地球微生物或可污染地外天体环境

导语:地球微生物可污染地外天体环境?据国外媒体报道,外层空间对生命而言是个非常极端的环境,但科学家发现一些顽强的生命能够在外太空生存。而这些微生物可能会污染地外天体环境,导致不清楚地外生命的起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生命是否能够在外太空存活?外层空间对生命而言是个非常极端的环境,但科学家发现一些顽强的生命能够在外太空生存。2014年,俄罗斯的调查报告称浮游生物出现在国际空间站上,这是一个奇特的报告,以至于美国宇航局官员都反对,认为这个结论缺乏证据。此后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几个理论,比如上升流假说,认为浮游植物可通过上升气流抵达近地轨道,不过这些结论最后都没能站稳脚跟。可以肯定的是,科学家发现一些微生物在航天器洁净室内出现,这意味着它们杀不死。 前往其他天体的航天器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消灭所有微生物,因为一些航天器的任务需要在地外天体寻找生命,如果地球生命污染了地外天体,那么所有的数据就变得不太可靠了。尽管如此,科学家......阅读全文

科学家阐述环境微生物大规模迁徙机制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领衔的国际团队系统阐述了微生物通过人与动物、污水及其他物质的流通在全球范围的迁徙及其环境与生态效应。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数十亿年来,微生物及其所携带的基因在空气和水的自然驱动下发生迁移。此时,自然驱动力形成的对微生物的生物地理作用模式类似于它

科学家阐述环境微生物的大规模迁徙机制

  9月15日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领衔的国际团队系统阐述了微生物通过人与动物、污水及其他物质的流通在全球范围的迁徙及其环境与生态效应。今天,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   数十亿年来,微生物及其所携带的基因主要在空气和水的自然驱动下发生迁移。此时,微生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模式类似

水环境生物监测

在我国,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多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准确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时污染状况,对污染物监测的连续性不够,难以对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时预警,不能反映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长期综合效应;而生物监测技术,因反应灵敏、成本低、直观,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日益受到环境监测领域的重

指示生物按环境分类

指示生物按环境可可分为水污染指示生物、大气污染指示生物、土壤污染指示生物。

科学家发现微生物群重塑肿瘤微环境的新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影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重塑肿瘤微环境。该研究在《Cell》上发表,题为:Microbiota triggers STING-type IFN-dependent monocyte repr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沃尔沃环境奖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11月26日在斯德哥尔摩领取了沃尔沃环境奖。沃尔沃环境奖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高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沃尔沃环境基金会此前宣布,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获奖,主要是基于他长期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

科学家再现超级地球内部极端环境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合作进行了新的激光驱动冲击压力实验,在实验室再现太阳系外超级地球和巨行星深内部的极端环境,以及类地行星诞生时的混乱环境,利用超快光学测量技术揭示了构成行星的重要物质性质,这些物质决定了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23日的《科学》杂志上。  石英(SiO2)是组成岩

科学家实验室里复制金星环境

在模拟金星环境下样品的热红外照片 模拟金星环境下存放二氧化碳样品的容器   北京时间8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正努力在实验室里复制金星上的环境,以便更好的解读从这颗行星获取的地表和大气数据。对于金星环境演化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外空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以及岩石行星的可

古核生物的生存环境

很多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一些生存在极高的温度(经常100℃以上)下,比如间歇泉或者海底黑烟囱中。还有的生存在很冷的环境或者高盐、强酸或强碱性的水中。然而也有些是嗜中性的,能够在沼泽、废水和土壤中被发现。很多产甲烷的古核生物生存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如反刍动物、白蚁或者人类。通常对其它生物无害,且未知有

生物学术语内环境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又称细胞间隙液)和淋巴。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稳态的概念扩大到泛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与发展

生物燃料对环境应更友好

  在人们的印象中,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而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则颠覆了人们的这一传统印象。欧美研究人员发现,生物燃料可能因其未完全燃烧而转化为乙醛,进而污染空气。近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认为,这种污染在2020年之前会导致欧洲每年有1400人早亡。

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在土壤环境、海洋环境、淡水环境中的生物降解率

本文内容及数据摘自:《可降解塑料应用效果评估综述》,蔡力萍,张淼,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2022年2月。湖北洛克泰克是国内少有的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提供材料生物降解性能测试设备和服务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为广大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RTK PBDA塑料生物降解分析仪、RTK PBD 全自动塑料崩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生物测试法(二)

2、发光细菌法(1)方法原理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射出肉眼可见的蓝绿色光(450~490nm)。当样品毒性组分与发光细菌接触时,可影响或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使细菌的发光强度下降或不发光。在一定毒物浓度范围内,有毒物质浓度与发光强度成负相关线性关系,因而可使用生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生物测试法(一)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生物测试法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该方法有静水式生物测试和流水式生物测试两种。前者是把受试生物放于不流动的试验溶液中,测定污染物的浓度与生物中毒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污染物的毒性;后者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获沃尔沃环境奖

  瑞典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10月21日宣布,中国冰川学和气候学专家秦大河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以表彰他在气候变化领域所作的贡献。   评委会在当天发表的公报中说:“秦大河博士长期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他主要参与

科学家发现环境驱动进食的神经回路

  近期,新加坡科学家发现了驱动进食的神经回路,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标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excessive feeding driven by environmental context in mice”。  研究发现,小鼠下丘

科学家用环境DNA研究最大鱼类

  新技术可廉价简单的分析海洋动物种群及健康情况  科学家如今仅仅通过漂浮在海洋中的废弃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已经能够确定地球上最大和最神秘的鱼类——鲸鲨的种群规模以及遗传特征。  这项工作标志着研究人员第一次能够利用所谓的环境DNA(eDNA)评估一种水生物种的遗传特征,并且这种技术能够帮

我国科学家首提“环境型鉴定”概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徐云碧博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环境型(envirotype) 和环境型鉴定概念,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理论与应用遗传学》(Theor Appl Genet)。“环境型鉴定”概念的倡导,为作物育种在内的作物科学

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同志逝世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同志逝世,享年51岁。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逝世

科学家发现未知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通常分为植物、动物、真菌和被称为原生生物的微小多细胞生物4个界,涵盖了地球上找到的几乎所有真核生物。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达尔豪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网站上发文称,他们发现了生命之树上的新分支——一种以前未知的新型真核生物,或许应该使其所在的“门”升级为新的“界”。   该论

有机分子可在非生物环境下形成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天文学研究,在实验室的标准天体物理学条件下,美国科学家在紫外线辐射冰混合物后产生的残留物中,检测到了2-脱氧核糖(DNA的糖组分)和若干脱氧糖衍生物。这项研究还首次在碳质陨石样本中鉴定出了若干脱氧糖衍生物,但目前无法明确证实更大的糖类(如2-脱氧核糖)的存

有机分子可在非生物环境下形成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天文学研究,在实验室的标准天体物理学条件下,美国科学家在紫外线辐射冰混合物后产生的残留物中,检测到了2-脱氧核糖(DNA的糖组分)和若干脱氧糖衍生物。这项研究还首次在碳质陨石样本中鉴定出了若干脱氧糖衍生物,但目前无法明确证实更大的糖类(如2-脱氧核糖)的存在

空气中环境微生物如何检测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在环境空气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它们附着于尘埃或液滴上,随载体悬浮于空气中。在湿度大、灰尘多、通气不良、日光不足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微生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存活时间也较长。微生物污染空气,可使空气成为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需要对

高新生物技术助力环境修复

  前些日子几位朋友邀我到北京周边考察河道污染情况也看了垃圾堆积的场地,还到一些园区采集土壤样品,开始多种微生物的分析……这让我思考良多。   对于河道生态修复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模拟地球湿地的生态系统。   人口剧增,资源匮乏,人类已经感受到我们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活动还是

微生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要求的营养物质必须包括组成细胞的各种原料和产生能量的物质,主要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细胞的分子式:C5H7O2N(或C60H87O23N12P)。对营养的需求:好氧微生物: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BOD5:N:P=400:5:

生物安全柜是保障生物和环境安全的重要设备

 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的重要设备。其主要是凭柜体内的高效滤网过滤进排气并在柜体内产生向下气流的方式来避免感染性生物材料污染环境与感染操作人员,亦或是实验操作材料的交叉污染,是一种保障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设备。   生物安全柜主要是在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

微生物残体循环的环境和微生物控制

  人们普遍认为,微生物残体碳是稳定土壤碳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对碳稳定过程的控制因子尚不清楚。在稳定过程之前,微生物残体可能被微生物群落循环再利用。我们认为,这种再利用的效率是土壤碳稳定率的关键决定因素。本文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和指示种分析法,探讨了英国27个草地的土壤微生物残体再利用效率的控制因素。

美国环境科学家获2011年斯德哥尔摩水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研究所3月22日宣布,美国环境科学家卡彭特(Stephen R. Carpenter)因其在湖泊生态系统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2011年斯德哥尔摩水奖。   卡彭特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动物学和湖沼生物学教授。斯德哥尔摩水奖评选委员会说,卡彭

中德科学家联手为长江水环境“体检”

  7月8日,在长江航道管理局的协助下,中德科学家完成了为期5天的长江武汉段水环境首次联合科考。据悉,本次科考堪称长江武汉段史上最全面的考察。   科考采用了当前国际先进的在线水环境监测设备,依靠该设备强大的数据捕获和分析能力,借助设备的“游泳”能力,对长江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捕获水域生态环境的实时

中国科学家发现早期鸟类可随环境而“变形”

  一类名为“迷惑巾帼鸟”的早白垩世原始鸟类,可能是目前已知仅晚于“孔子鸟”的、最原始的具有“短尾巴”的鸟类。但它又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其珍贵程度毫不逊色于“孔子鸟”。  这只距今约1.27亿年前的巾帼鸟,2017年发现于河北围场地区的热河生物群。其属名取自“巾帼”,寓意其“珍贵”,以此致敬所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