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二)

1.2.2 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引起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细菌DNA拓扑异构酶有I、Ⅱ、Ⅲ、Ⅳ,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拓扑异构酶Ⅱ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酶Ⅳ则参与细菌子代染色质分配到子代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中DNA促旋酶是喹诺酮类的第一靶位,而革兰氏阳性菌中拓扑异构酶Ⅳ是第一靶位。 当编码组成DNA促旋酶的A亚单位和B亚单位及组成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和parE亚单位中任一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均可引起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在所有的突变型中,以gyrA的突变为主,占80%左右,其次是gyrB、parC和parE突变。在所有这些突变类型中,若Ⅱ型拓扑异构酶上存在2个突变点(如gyrA和parC上),它们引起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远远大于只有一个突变点(如gyrA或gyrB上),前者是......阅读全文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R/DRS/20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三)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其中用于院内抗感染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滥用率为40%~80%,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我国的滥

“超级细菌”令世界紧张 新药研发赶不上变异

  比非典、甲流还可怕?十年内无药可治?容易扩散全球?最近,被部分媒体描述得可怕又致命的“超级细菌”成为热议话题。   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在媒体和民众表

血培养的临床常见问题解析

血流感染(BSI)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随血行播散的感染,可以表现为菌血症、真菌血症、病毒血症和脓毒症。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耐药机制详解之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抗感染治疗最普遍应用的一类抗生素,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和致病菌的变迁,产生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耐药发生率相当高。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另外约12%和8%病原菌的耐药分别与细菌细胞外膜通

“超级细菌”入侵日本 政府严盘查

  6日,日本独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方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日本出现首例感染超级细菌者。  一名去年前往印度就医的日本男子被确认感染,目前NDM—1已蔓延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7日说,一名曾于去年前往

细菌为何“超级”――抗生素滥用的背后原因

  “超级细菌”威胁人类,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抗生素滥用问题。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公众慎用抗生素,对抗生素使用要坚持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的“四不”原则;14日,卫生部官网发布《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再次重申这一意见。  虽然提醒和呼吁接踵而至,

医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中常见问题调研及改进对策探讨

医院微生物室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是防治感染性疾病和监测耐药菌株、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临床工作应该具有准确指导作用。然而,其实存在的问题较多,根据笔者的调研和体会,当前医院细菌培养及药敏技术虽本身已普及到县级医院,但是与此相关的若干不良现状却导致了药敏试验结果难以准确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新的合成分子可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据《自然》杂志网站8月5日(北京时间)报道,韩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合成分子有望成为治疗结核病的候选药物,小鼠实验已经证实了其疗效:该合成分子可以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同时,与现有的很多抗结核药物相比,细菌更难以对其产生耐药性。如果临床试验证明其对人类安全、有效,将有望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韩

新合成分子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有望成为治疗结核病候选药物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合成分子有望成为治疗结核病的候选药物,小鼠实验已经证实了其疗效:该合成分子可以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同时,与现有的很多抗结核药物相比,细菌更难以对其产生耐药性。如果临床试验证明其对人类安全、有效,将有望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韩国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学家凯文·派特领导的一个

中青报调查:六成受访者认为抗生素滥用系缺乏药物常识

  近日,福建一个11岁男孩因滥用消炎药,被查出携带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国内外因滥用抗生素而产生超级细菌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平时你是怎么使用抗生素的呢?你知道滥用的后果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调查显示(2001人参与),56.7%的受访者会在家中常备抗生素。57.9%

多篇文章细数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

  提及抗生素,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对抗生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其可以帮助杀菌,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的确,抗生素最初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人类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自此人类在抗生素的发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开展开来。  近年来,大量研究都发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