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接受现场评估

7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包翠艳,沙国河院士、桑凤亭院士,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以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评估活动。 评估专家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主任金玉奇的工作报告以及4位科研骨干的学术报告。经过核实评估数据、抽查实验数据、座谈和访谈,评估专家对实验室在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凝练学科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验室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研究方向符合中科院与依托单位的总体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合理,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和奖励;实验室有很好的技术积累,在化学激光新技术、新体制研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部署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实验室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发展态势良好;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实......阅读全文

大连化物所和浙师大合作重点研发激光仪器设备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浙江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校区为基地,共同建设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浙江分中心,加强区域合作。  重点在新型激光仪器设备研发、应用催化和新能源境外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技术研发和

大连化物所揭示化学激光腔镜薄膜自洁净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激光研究室研究员金玉奇、李刚团队在化学激光腔镜薄膜与增益介质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揭示了环境吸附对化学激光腔镜薄膜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引入纯化和钝化处理工艺,实现了对薄膜亲疏水特性的显著调控,为解决环境污染易影响高品质强光元件的损伤阈

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化物所召开会议

  1月25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院士主持,学委会委员卢佩章院士、姚守拙院士、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江桂斌院士、刘虎威教授、张祥民教授、张涛研究员、邹汉法研究员、关亚风研究员

大连化物所举办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为增进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6月4日下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交流会由重点实验室各研究组研究员主持,来自六个研究组的12位研究生代表分别从仪器的研制、代谢组学、创新药物的开发、生物样品的分离表征、生物分离新材料新技术

中科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接受现场评估

  7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包翠艳,沙国河院士、桑凤亭院士,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以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评估活动。   评估专家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听取了实验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连续波千瓦级燃烧驱动HBr化学激光器

  近日,我所金玉奇研究员、多丽萍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了连续波千瓦级燃烧驱动HBr化学激光器,该激光器在4.0-5.0微米波段的输出功率是目前文献可查的同类激光器的最高记录。此外,该激光器的输出谱线丰富,可为长波中红外激光应用提供良好的高能激光光源。  该激光器采用NF3和D2燃烧高温热解过量的NF3

大连化物所-碧辟能源创新实验室揭幕

  9月14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大连化物所-碧辟能源创新实验室揭幕仪式”。BP集团研发技术总监David Eyton、炼油市场研究技术总监Charles Cameron、BP中国区科技副总裁Angelo Amorelli,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副所长刘中民,能源创新实验室BP方

大连化物所在模式选择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刘舒、研究员张东辉在模式选择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证实了H+H2O振动激发反应中的局域模式图像。相关研究成果以A local mode picture for H atom reaction with vibrationally

大连化物所石墨烯表面化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继在石墨烯生长机理和大尺度石墨烯结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系列进展(ChemComm 47, 2011, 1470; Nat Commun 3, 2012, 699)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和界面研究组采用自行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等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凤亭:台阶上的攀登

激光,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科学家寄予厚望,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化学激光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白手起家,已历经50余年峥嵘岁月,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逆袭”,背后更是凝结着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