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德国“科学船”起航展示未来科技

德国2012年“科学船”活动5月30日在柏林正式启动。这艘载有丰富科技展品的游船将在5个月的行程中途经德国和奥地利的36座城市,为沿途民众展示未来科技。 “科学船”活动由德国教育和科研部发起,自2002年起,每年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主题的科技展示。今年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整个展览围绕“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管理”和“我们如何保护环境”三大问题展开。 这座移动的科学殿堂中,人们可以看到未来城市的身影。市场、游乐园、博物馆、电影院……未来生活中的场景通过各个展台呈现在眼前。在“居家生活”展台上,拉开洗衣机的洗衣粉盒,里面竟是油菜籽、稻草和葵花籽。科学家以此告诉民众未来洗衣粉将可用这些可再生原料制作。在“超市”展台,参观者可以用超市常见的条形扫码仪,查看各种食品背后“隐藏”了多少生产它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另外,互动式展示也是“科学船”的特点之一。在其中一个展台上,体验者站在屏幕前,通过手臂的运动控制......阅读全文

德国举办科学长夜活动 多家科研院所对外开放

  德国首都柏林6月2日进入“科学长夜”,70多家科研院所对外开放,展示各自工作内容、研究成果,为民众答疑解惑。  类似的“长夜”活动每年举办,敞开大门的不仅有科研院所,还有博物馆、图书馆、戏院。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参观引导,抑或交通配套,一个又一个“长夜”的组织工作到位,德国民众则积极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重磅!广东省实验室(第三批)启动建设

  8月29日上午,广东省实验室(第三批)建设启动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3家广东省实验室授牌。  会上指出,启动建设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是我省落实“1+1+9”工作部署、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推

展望2014:大国科研有何新亮点

  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依旧面临增长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大经济体并未放松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来开发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寻找新增长点、带动稳定复苏已成为共识。进入2014年,全球科研大国的钱会投向哪里?各科研“国家队”又有哪些引人注目的新项目?   美国:“脑计划”进入快车道   美国

打造中国自己的《自然》《科学》

  11月29日,《中国物理B》(英文版)主编欧阳钟灿院士、《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编照日格图、《地震学报》(英文版)主编陈运泰院士等35家英文科技期刊的负责人,在京分别与中国科协就一项期刊支持计划签约。   这35家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首批支持的期刊。该计划是中

陈洪渊:BCEIA2019十场国际学术盛宴 新增3大亮点

  “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心系祖国,志在奉献”陈洪渊院士慷慨激昂的对着来访的一行人讲到。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9”将于2019年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包括分析测试百科网等数家媒体组成联合报道组,在会前采访到本届BCEIA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洪渊院士

印度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升空 携带11种探测仪器

  新华网快讯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2日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新华网简讯 新华网孟买10月22日电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2日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据印度电视台的直播画面,当地时间6时22分(北京时间8时5

汪品先: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汪品先开玩笑说,“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辆从高加索山上下来的卡车底朝天翻倒在黑海岸边,被压在底下的莫斯科大学地质队员里,有个叫汪品先的中国学生。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前面等待着他的,是要比翻车更糟

揭秘中国深部探测计划:资源短缺成最大动因

  编者按   在7月刚刚公布的中国“科技十 二五”中,强调了对“三深”、“三极”的科学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这些过去只能在科幻书籍中研读的领域,正吸引着中国科学 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指出的,“空间、海洋和地球深

黄鸣龙:严谨治学,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物简介  黄鸣龙(1898—1979),江苏扬州人,有机化学家,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  早年研究中药延胡索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后研究甾体化学,发现了甾体的双烯酮酚反应,并应用于山道年及其

卢宇源:在团队建设中如何发挥团队的最大效能

  青年科技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得以持续的重要力量。如何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已成为当前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该学会是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转基因之争:科学还是政治?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社会舆论中争讼最为激烈和持续的焦点话题之一,是一个普通人看似几乎插不上嘴的专业科学问题:转基因农作物应不应该商业化?   而有关转基因问题的论战,现在越来越异化为不同政治立场之间的纷争,乃至谩骂。它实际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最初的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范畴,沦为一场迷失了目标的情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高福:办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

  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发现者而获得诺贝尔奖,她当年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是认定其为该成果之首创者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科技期刊在认定和记录科研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也是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

江苏检验检疫局科学布局多方联合着力打造技术之盾

  “围绕‘为依法行政提供支撑、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主线,科学规划全省系统实验室布局,持之以恒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为服务江苏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月5日召开的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科技大会上,江苏检验检疫局局长王伟的话,让与会人员信心倍增。  目前,江苏局已建成十大检测中心、52个实

315特辑: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

   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专家深陷“造假门”,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而种种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钟一样告诫后来者——科研没有捷径。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  学术女神STAP细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

化学担当——记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放射线概述

一、放射线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一切的活动,以及生物生命的运转均需要一种力量,即所谓“能”(energy)。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能可说是百分之九十九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只有极少部份是近代人所发现的核能(nulear energy)。实在说,太阳所产生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科学新闻》:地心争夺战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2月9日11:30,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专项(SinoProbe)首席科学家董树文和他的伙伴们站在了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年会新闻中心的主席台上。   在这场题为《SinoProbe:一个前所未有的洞察地球最大大陆内部的科学计划》的新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到底有多厉害?

  材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历来是生产力的标志,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新材料则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新材料种类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现状我国新材料生产情况  几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国都能够生产并且正在生产,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未来20年重大关键工程技术前瞻

编者按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设立联合基金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其宗旨是着眼于满足2030年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竞争力、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6月8日,

"海洋地震"难以预测?厘米级传感新技术是福音

美国西海岸正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家住华盛顿州的杰瑞·帕罗斯担心大地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他的乡里。与其他人干着急不同,帕罗斯尝试用实际行动规避风险。他发明了用于地震监测的石英传感器,以此建立公司开展业务赚了大钱。地震传感器最初用于化石能源开采等相关行业,现在,帕罗斯打算使用自己的发明,

海洋溢油事件频发 油指纹鉴别技术是时代之需

  溢油事故:超级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1976~2006年,我国沿海平均每4天发生一起溢油事故,其中,溢油量在5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60多起。”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高振会告诉记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不断加大、海上石油运输日益繁忙,加之我国未来

充分利用国內期刊获取“首发权”

一、做研究要发论文吗?五百年前,哥白尼发现太阳中心说后,没发论文(当时也没有学术期刊可以发论文),却把他的发现写成一本书,在临终前正式出版。[Copernicus 1543]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米林·昂内斯(Heike Kammerlingh Onnes)首次发现了超导之后,实验结果发表于莱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盘点2010年度中国环境十大关键词

  前言:生物多样性、绿色经济、低碳社会、气候谈判、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从诫、“三牧”问题、环保产业。2010年,中国环境领域大事不断,一次次突发性事件触目惊心。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三起事件,从表面上看,

人造生命引科学界激辩:成果重要性被指夸大

科学怪兽克莱格・文特尔       美国科学家克莱格・文特尔20日宣布成功制造出人造细胞“辛西娅”之后,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文特尔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也再次来到媒体的聚光灯前。有评论说,如果能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