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温度的响应机制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是,人们尚不清楚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暖或变冷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香真课题组芮俊鹏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汪诗平合作,在青藏高原利用土壤移植野外定位试验,将海拔3200m的土体,移植到3400m、3600m、3800m,模拟气候变冷的情况;同时将3800m的土体下移到3600m、3400m、3200m,模拟温度提高的情景。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体移植2年后,土壤细菌群落与目的地海拔的细菌群落结构越来越相似,与原来海拔处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越来越大。增温使Alph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和Actinobacteria 的相对丰度提高,而使Acidobacteria, B......阅读全文

提高土壤肥力的四个有效方法

提高土壤肥力的四个有效方法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及根系、土壤、土壤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土壤的生态系统。土壤生物是土 壤生物系统中及其重要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壤生物及其过程一旦受到严 重干扰和损害,土壤养分转换循环的生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耕地资源短缺与粮食生产需求的矛盾异常突出,不可能将污染土壤进行大规模休闲、种植非粮食作物或开展植物修复;工程措施则代价高昂难以实施,且污染土壤填埋并不去除重金属类污染物,所以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而言,切实可行且能保证作物安全生产的修复措施应是化学钝化,尤其是对中轻度污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污泥、废弃物进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污染态势日趋严峻。据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的调查,我国土壤各种污染物超标点位占调查总点位的16.1%;而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污染情形不容乐观。      由于我

南京土壤研究所揭示了生物炭负激发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土壤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碳库,土壤有机碳封存可以缓解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并提高土壤肥力。生物炭应用已被广泛证实是一种有效促进土壤有机碳封存和提高产量的方法(Woolf et al., Sustainable biochar to mitigate global climate change, N

生物炭负激发效应的微生物关键物种竞争作用机制

  土壤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碳库,土壤有机碳封存可以缓解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并提高土壤肥力。生物炭应用已被广泛证实是一种有效促进土壤有机碳封存和提高产量的方法(Woolf et al., Sustainable biochar to mitigate global climate change, N

沈阳生态所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覆盖了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70%的裸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养分循环、抵御土壤水蚀风蚀、影响土壤水分运移等生态功能,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不同领域学者在生物土壤结皮的时空分布、生物组分、内部结构、生态功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化学固化方法盘点

  化学固化是改变土壤重金属赋存状态、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化学处理方法,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技术、土壤重金属化学固化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重金属在土壤中理化性质相对稳

我国学者发揭示南方草坡草地细菌群落主导因素

  理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区域构建过程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pH值是决定区域水平上细菌分布的重要因子,然而由于我国南方草坡草地斑块化分布,和土壤植被环境的高度异质性,我们对该区域细菌群落分布格局和潜在的影响因子还没有充分的了解。植被和土壤非生物因子对南方草地细菌群

东北森林国家级保护区植物群落和土壤生物调查即将展开

  东北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占东北有林地面积的7.03%,涵盖了区域内绝大多数森林群落类型,且保护区内自然土壤特征显著,开展对东北森林国家级保护区及毗邻区植物群落和土壤生物的系统调查,对于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部分自然保护区开展

南京土壤所土壤真核微生物海拔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大型真核生物(如宏观动植物)的多样性一般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土壤原核微生物(如细菌)却并不一定呈现出明显的海拔分布模式。因此,细胞结构与生物尺寸大小的差异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分布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454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长白山土壤真核

研究揭示树种菌根类型对温带森林群落结构的调控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而针对森林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林业生产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对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土壤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近期大量的控制实验研究表明,土壤微

揭示树种菌根类型对温带森林群落结构的调控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而针对森林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林业生产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对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土壤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近期大量的控制实验研究表明,土壤微

土壤养分测定仪对植物生产中土壤养分的一些分析

土壤养分一直就是植物生产与植被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土壤养分的情况可以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来进行测试分析,要想更完善的分析土壤情况可以借用土壤分析仪,更加直观准确的分析土壤中养分、微量元素等等。土壤养分全量一定程度代表着土壤养分的源与库和该养分的供应潜在水平,而有效养分则反映植被利用的 有效性,两

退化土壤中微生物类群和功能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    土壤退化是一个及其严重的全球问题,长期连作和滥用化肥会造成土质变差。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40%的农业土壤发生严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续恶化。在中国,农业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积累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但是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退化及生

退化土壤中微生物类群和功能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    土壤退化是一个及其严重的全球问题,长期连作和滥用化肥会造成土质变差。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40%的农业土壤发生严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续恶化。在中国,农业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积累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但是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退化及生

退化土壤中微生物类群和功能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土壤退化是一个及其严重的全球问题,长期连作和滥用化肥会造成土质变差。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40%的农业土壤发生严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续恶化。在中国,农业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积累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但是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退化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反

污染场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

华南植物园土壤微生物对不同形态氮富集响应研究获进展

  大气氮沉降增加可能对不同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对大气氮沉降量增加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氮沉降组分变化带来的影响认识薄弱。不同培养阶段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对不同形态N添加的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毕业生危晖、研究员申卫军等科研人员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

土壤动物肠道中砷转化微生物及其代谢方面获进展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且毒性较强的环境污染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砷制剂通过工业排放、畜牧养殖及农业生产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系统,不仅对土壤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储存库,经常被用做评价土壤健康水平和质量的生物

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寒旱所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继亮、李锋瑞等科研人员在黑河中游荒漠灌丛斑块地面甲虫群落分布与微生境的关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此项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进一步解析气候变化

“专性猎杀” “精准靶向”——噬菌体的强大之处远不止如此

   噬菌体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此前,科学家对噬菌体能否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不甚了解。  当地时间12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噬菌体不仅可以“专性猎杀”和“精准靶向”土传青枯病的病原菌,降低其生存竞争能力;同时还能够重

污染场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

深刻认识我国耕地质量内在悬殊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从南到北纵贯7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横跨4000米高差,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不相同。 我国耕地便是广泛分布于如此多样化的本底条件下,既有雨热同期、风调雨顺下的雨养农业,又有完全依赖灌溉的绿洲农业;既有高度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连片农场,又有错

华南植物园研究发现持续大气氮沉降下负生态效应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变化重大问题之一。至今温带地区的欧洲和北美已在大气氮沉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不过,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N沉降下土壤和水酸化、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养分循环、温室气体(CH4和NO2等)排放,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而对于生物

我学者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响应规律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正经历着氮沉降急剧增加和降水变化的生态影响过程。高寒草甸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5%,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虽然氮沉降和降水的变化会引起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但对由此导致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

亚热带生态所发现土壤微界面有机质层增厚证据

  长期以来,有机质在土壤和沉积物中长期保护机制被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壤的复杂性,科学家主要基于传统的组分提取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研究,并提出不同的有机质保护机制。在这些稳定性机制中,有机质的物理化学机制和生物保存机制间存在争议。科学家通过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追踪技术,发现微生物能产生多种且稳定的有机质,

华中农业大学连发两文 揭示重金属汞与微生物相互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环境微生物团队刘玉荣教授课题组关于重金属汞污染与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分别以“Consistent responses of soil microbial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attributes to mercury pollu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的

南京土壤所在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显得迫切需要。为探索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评价不同修复材料和植物联合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静研究员课题组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微/纳米材料对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及其示范(2013CB934302)”、国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