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将投入大庆6600米井深钻探

由吉林大学自主设计的中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地壳一号”在家乡吉林省短暂休整后继续上路,将于20日晚抵达最终目的地大庆安达,开展科研工作。 据介绍,“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的研制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3月通过验收。该万米钻探钻机设计装机高60米,占地1万多平方米,其钻进能力达到1万米,钻机科学钻探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地壳一号”于15日从生产地四川启运,19日晚抵达吉林省,在长平高速公路的陶家屯服务区进行休整。20日上午8时30分,50辆拉载着拆分后钻机的重型运输车整齐列队上路,前往目的地为黑龙江省大庆安达松科2井井场。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地壳一号”万米钻机课题总负责人孙友宏说,“地壳一号”运抵黑龙江大庆安达后,经过组装调试,将投入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其设计井深6600米,将实现国内大陆科学钻探的重大突破。“地壳一......阅读全文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成功首秀 完钻井深创出新纪录

6月2日,吉林大学负责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正式宣布完成首秀,在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二井(以下简称“松科二井”)工程中成功应用。完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在“向地球深部进军”的路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领域的空

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将投入大庆6600米井深钻探

  由吉林大学自主设计的中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地壳一号”在家乡吉林省短暂休整后继续上路,将于20日晚抵达最终目的地大庆安达,开展科研工作。   据介绍,“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的研制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3月通过验收。该万米钻探钻机设计装机

7018米!中国科学家“向地球深部进军”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整机系统(6月2日无人机拍摄)。 6月2日,中国超级钻机“地壳一号”正式宣布完成“首秀”:以完钻井深7018米创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当日,吉林大学组织召开的“地

7018米!中国科学家又迎来历史性突破

继“神舟”上天、“蛟龙”下海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又迎来历史性突破!在松科二井拍摄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整机系统(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2日,吉林大学主要承担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正式宣布完成“首秀”:完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

卤阳湖科学钻探项目启动

  随着一串鞭炮燃响,在陕西省蒲城县卤阳湖的盐碱滩上,隆隆钻机日前开始转动,标志着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执行的“卤阳湖科学钻探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中国目前现存的盐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问世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1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12月20日在成都竣工出厂。这标志着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我国“入地”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记者了解到,整套钻机装备高达60米、重达1000吨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将探求地球深部奥秘

挺进地心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将亮相大庆   高达60米、重达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计划今年初将运抵大庆油田。中国科学家将联合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在此实施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井(简称松科2井)工程,计划钻进6600米,与已经完成的“松科1井”一起

“科学一号”胜利返航

  1月5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西太平洋海洋科学共享航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等到码头迎接。   “科学一号”自2010年11月15日从青岛起航,历时52天,航程8300多

中国展开地球深部探测计划 将进行超万米钻探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已全面展开,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勘探计划。  在海拔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罗布莎地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罗布莎科学钻探实验正在紧张进行。除罗布莎之外,山东莱阳、云南腾冲等地的6个钻探项目也进行中,国家将从这7个钻探点中选择一处进行超越1万米

过去10年的重大装备:拓展人类探索视界

十年来,科技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墨子号”探路量子通信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