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糖肽骨架实现对跨膜受体的荧光检测

胞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可识别糖的跨膜受体,并可选择性地与糖类物质作用从而诱发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学事件。因此,设计并合成可与此类受体高亲和力结合的糖衍生物将有利于靶向释药及特异性疾病标记体系的发展。 基于对肝癌细胞表面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靶向检测的前期基础(Adv. Mater. 2013, 25, 4097,ZL公开号:CN 103145777 A;Sci. Rep. 2013, 3, 2293,ZL公开号:CN 102875623 A;Anal. Chem. 2014, 86, 550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组与华东理工大学陈国荣教授、贺晓鹏副研究员合作,针对传统酰胺肽骨架易被酶解且水溶性差的问题,合成了稳定、高水溶性的氨氧肽骨架,并应用“点击化学”发展了基于此类新骨架的多价乙酰氨基半乳糖肽模拟物。利用乙酰氨基半乳糖罗丹名染料分子实现了对多价糖肽与ASGP-R拮抗作用的荧光标记,为活细胞跨膜受体与配......阅读全文

新型糖肽骨架实现对跨膜受体的荧光检测

  细胞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可识别糖的跨膜受体,并可选择性地与糖类物质作用从而诱发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学事件。因此,设计并合成可与此类受体高亲和力结合的糖衍生物将有利于靶向释药及特异性疾病标记体系的发展。   基于对肝癌细胞表面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靶向检测的前期基础(Adv. M

新型糖肽骨架实现对跨膜受体的荧光检测

  胞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可识别糖的跨膜受体,并可选择性地与糖类物质作用从而诱发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学事件。因此,设计并合成可与此类受体高亲和力结合的糖衍生物将有利于靶向释药及特异性疾病标记体系的发展。  基于对肝癌细胞表面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靶向检测的前期基础(Adv. Mater. 201

跨膜信号传导的概念

穿膜信号传送即跨膜信号传导,生物体内的各种细胞总是不断地接受这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并根据这些刺激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功能状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有:1.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这些通道蛋白可以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同道三类,另外还有细胞间通道。2.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什么是细胞跨膜信息传递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不论是单细胞生物或组成多细胞有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在多细胞动物,由于绝大多数细胞是生活在直接浸浴它们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之中,因此出现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分子,是它们最常能感受到的外来刺激:这不仅是指存在于细胞外液

生物膜跨膜运输的内吞作用介绍

  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根据入胞物质的不同大小,以及入胞机制的不同可将内吞作用分为三种类型: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1、吞噬作用(phagaocytosis)是指摄入直径大于1μm的颗粒物质的过程。在摄入颗粒物质时,细胞部分变形,

膜受体的激素受体的相关介绍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如何产生生物效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设认为,作为第一信使的激素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并不进入细胞。结合激素的受体能使位于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从而使ATP转成环(化)腺苷酸(cAMP),后者称为第二信使,它能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产生最终生物效应。例如,肾上腺

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

  ⒈血影蛋白又称收缩蛋白 (spectrin),是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份,但不是红细胞膜蛋白的成份,约占膜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属红细胞的膜下蛋白,这种蛋白是一种长的,可伸缩的纤维状蛋白,长约100 nm,由两条相似的亚基:β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20kDa)和α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00kDa)

细胞骨架的荧光探针标记方法

细胞骨架主要有微管(micmtuble, MT),微丝(microfilament, MF),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 IF三种类型。它们分别由不同的蛋白单体组装而成,其中微管蛋白(tubulin)、肌动蛋白(actin)、波形蛋白(vimentin)等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

最轻松的糖肽鉴定——PLGS、BiopharmaLynx糖肽分析

糖基化蛋白质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生命过程,糖链的组成和结构对糖基化蛋白质的构象、功能以及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许多蛋白类药物都是糖基化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IgG等。蛋白糖基化一级结构的研究内容包括:糖链的糖型结构、糖基化修饰的氨基酸位点、以及两者间的对应关系。这些信息都集中于糖肽结构

什么是超滤系统的跨膜压差

跨膜压差,TMP(Trans - Membrane Pressure Drop),膜设备运行参数,跨膜压差被定义为驱动水透过膜所需的压力,为进水压力和过滤压力的差值,孔径较小的膜所需的跨膜压差也较大,在水温较低、通量较高以及发生污染时,跨膜压差也较高。跨膜压差=进水压力-过滤压力。超滤为一种加压膜分

关于膜受体的定义介绍

  细胞膜受体也是镶嵌在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膜蛋白质。受体蛋白质一般由两个亚单位组成:裸露于细胞膜外表面的部分叫调节亚单位,即一般所说的受体,它能“识别”环境中的特异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抗原、药物等)并与之结合;裸露于细胞内表面的部份叫催化亚单位,常见的是无活性的腺苷酸环化酶(AC)。一般将能

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油菜根部液泡的跨膜运输

2018年10月,湖南农大张振华教授团队针对影响稻田油菜养分高效利用的渍害问题的研究成果,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研究标题为“NRT1.1-related NH4+ toxic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disturbed balance between NH

上海生科院PNAS解析泛酸跨膜转运蛋白

  12月15日,PNA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组题为Structure of a pantothenate transporter and implications for ECF module sharing and energy co

关于膜受体的化学组成介绍

  由于细胞内受体含量极微,有些受体稳定性又差,因此受体的分离、纯化比较困难。迄今只有从电鳐和电鳗的电器官中分离的乙酰胆碱的烟碱胆碱能受体和从正常人胎盘中分离的胰岛素受体已经得到纯度很高、数量足够的样品,因而对它们的结构也有了较多的了解。电鳐的乙酰胆碱的烟碱胆碱能受体是由分子量为26000~6400

血小板膜表面受体的标记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后,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的小块细胞质,它的表面富含糖蛋白和一些酶,是血小板表面特异吸附的血浆成分,也是血小板粘着、聚集的反应部位。目前认为与血小板功能有关的血小板膜受体有2b、3a、2b-3a复合物,FCM检测血小板膜受体,从分子水平诊断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异常,能灵敏的从大量血

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与脂溶性的化学信号不同,亲水性信号分子(所有的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和各种细胞因子等)均不能进入细胞。它们的受体位于细胞表面。这些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可以诱导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从而使细胞的功能如生长、分化及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分布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微环境的变化和机体整体需要。这一过程可以称

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的相关介绍

  1、血影蛋白又称收缩蛋白(spectrin),是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份,但不是红细胞膜蛋白的成份,约占膜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属红细胞的膜下蛋白,这种蛋白是一种长的,可伸缩的纤维状蛋白,长约100 nm,由两条相似的亚基:β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20kDa)和α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00kDa)

大连化物所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筛膜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李砚硕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分子筛膜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上(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5483-154

血小板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

(1)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管、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2)细胞器和内容物:电镜下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α颗粒(含量最多)、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三种。三种血小板颗粒及其内容物致密颗粒(δ颗

仿生人工跨膜信号转导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教授包春燕课题组利用折叠体的可控构象改变,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人工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分子,该受体分子在插入磷脂膜后可通过加入不同信号分子,实现可逆的折叠和解折叠的跨膜构象改变,进而调控膜另一侧催化水解反应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可控跨膜

荧光膜和夜光膜有什么区别

1、原理不同荧光膜原理是在光源的激发下,可见荧光色,移去光源后,荧光不可见;夜光膜原理是经光源激发后,移去光源,能长时间发光,发光时间由道夜光粉的量和夜光粉的性质决定,有长效(长专余辉)和短效(发光时间较短)之分,蓄光时间较好。2、用途不同荧光膜比较显眼,常在白天使用;夜光膜常在疏散通道属和地下作业

关于膜受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细胞膜受体(cell membrane receptor)是细胞表面的一种或一类分子,它们能识别、结合专一的生物活性物质(称配体),生成的复合物能激活和启动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导致该物质的最终生物效应。细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是通过细胞膜受体的作用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

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的介绍

  一种细胞膜可以含有几种不同的受体,如脂肪细胞膜上含有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近10种激素受体。它们的数目互不相同。同一受体在不同细胞膜上的受体数目也是不同的。一般的受体的密度为103~104个/细胞,但电鳐电器官上的乙酰胆碱的受体的密度和数量较大,分别为104~105微米2或1011个/细

关于细胞凋亡的膜受体通路介绍

  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我们以Fas -FasL为例:  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引起细胞凋亡。它的活化包括一系列步骤:首先配体诱导受体三聚体化,然后在细胞膜上形

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揭示细菌脂多糖跨膜转运机理

  4月10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亿华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by ABC t

Nature:揭示膜固醇激活七跨膜蛋白SMO的机制

  Hedgehog信号转导是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组织再生的基础。异常的出生后Hedgehog信号转导导致几种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和儿童成神经管细胞瘤。Hedgehog蛋白结合并抑制跨膜胆固醇转运蛋白Patched-1(PTCH1),从而允许七跨膜转导蛋白Smoothened(SMO)激活,但是人们

生物物理所揭示细菌脂多糖跨膜转运机理

  4月10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亿华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by ABC t

G蛋白的传递相关内容介绍

  细胞表面的受体通过与其相应配体作用后,可经不同种类的G蛋白偶联,分别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与G蛋白偶联的多种受体具有共同的结构功能特点:分子量40-50kDa左右,由350-500氨基酸组组成,形成7个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α螺旋区段,反复7次穿越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肽链的N末端在胞膜外,C末端在细胞

G蛋白的传递途径和特点

细胞表面的受体通过与其相应配体作用后,可经不同种类的G蛋白偶联,分别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与G蛋白偶联的多种受体具有共同的结构功能特点:分子量40-50kDa左右,由350-500氨基酸组组成,形成7个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α螺旋区段,反复7次穿越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肽链的N末端在胞膜外,C末端在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