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星系间相互作用对星系结构形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吴许芬与教授孔旭合作的“星系间相互作用对星系结构形成的数值计算研究”取得新进展。该项目数值计算了盘状星系与矮星系通过偏心碰撞产生星系外环结构,分析了盘状星系的核球-盘质量比(英文缩写B/D)对星系外环结构的影响,发现B/D值越小的盘星系,碰撞后形成的外环结构越强。8月30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ApJ, 864, 72),该研究同时被美国天文学会AAS Nova Journals Digest栏目推荐介绍。 环星系是具有明亮环结构的星系,环的成分是气体和恒星。从形态上,环星系可分为无核球的空环星系、带核球的环星系及多结不连续的环星系(图1)。环星系的形成理论包括星系棒旋驱动的Lindblad共振、对邻近气体丰富的星系的吸积、星系的并合以及盘星系与其伴星系的近距离交会等。其中,盘星系与其伴星系的碰撞是形成环星系的重要机制,能直接解释多种形态的环星系形成过程,特别是偏心碰撞......阅读全文

王建宇:光子通信技术或将应用于深空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吴许芬与教授孔旭合作的“星系间相互作用对星系结构形成的数值计算研究”取得新进展。该项目数值计算了盘状星系与矮星系通过偏心碰撞产生星系外环结构,分析了盘状星系的核球-盘质量比(英文缩写B/D)对星系外环结构的影响,发现B/D值越小的盘星系,碰撞后形成的外环结构越强。8月30日

上海天文台在双棒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

  我们生活在银河系之中,曾经我们以为银河系是一个普通的旋涡星系,现在已知道它原来是一个棒旋星系。其实,大部分旋涡星系都像银河系一样,因星系盘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在星系中心形成由大量恒星聚集而成的“棒”状结构,这一类星系被称为棒旋星系。其中,还有一个子类的棒旋星系很特殊,它们包含两个棒,小棒嵌在大棒中,

上海天文台等首次探测到本星系群以外星系的蚕食事件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团和银河系结构课题组博士后Sakurako Okamoto为首的国际合作团队发现了一次星系蚕食事件——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之一M81正在逐步吞噬两个相邻的更小星系,这也是第一次探测到本星系群之外的星系蚕食事件,表明了星系尺度上的等级成团模型。目前该工作已经发表在国际核心

上海天文台揭示盘星系角动量方向与大尺度环境的关系

  根据等级结构形成理论,原初密度场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演化,促使暗物质聚集成团,小的结构首先形成,然后通过吸积和并合形成更大的暗晕结构。在暗晕提供的引力势阱下,重子物质坍缩其中,从而形成了最初的星系。在宇宙结构形成过程之中,星系、暗晕和周围环境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星系的各种性质和其所在的局部环境,所在

2018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酸碱体质居首

  过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为看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新闻而努力让自己变成碱性体质;也可能因问题疫苗事件的爆发而对疫苗失去信任……事实是这样吗?  在10日举行的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暗能量首席科学家陈学雷,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等1

2018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酸碱体质居首

  过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为看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新闻而努力让自己变成碱性体质;也可能因问题疫苗事件的爆发而对疫苗失去信任……事实是这样吗?  在10日举行的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暗能量首席科学家陈学雷,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等1

盱眙近地天体望远镜银河系反银心方向数字巡天计划完成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及中科院-国家基金委天文联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刘晓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与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赵海斌、姚进生研究员通力合作,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2010年9月至

与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研究项目指南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李国鼎基金会)就联合资助海峡两岸科学家合作研究达成的协议,从本通告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2016年度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

美籍华裔天文学家何子山受聘为国家天文台特聘研究员

  2013年1月16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京区各天文单位的中外学者聚集一趟,聆听新年以来的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来自美国著名机构卡内基天文台的访问学者何子山博士作了“黑洞与星系是否共同演化?”的精彩报告。报告会后,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代表台长严俊,向何子山授予国家天文台

地球20亿年后被撞出银河系?别杞人忧天了

   从月球是空心的到宇宙完全被“墙”包裹,再到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关于宇宙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引发一次舆论风暴。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撰文指出,大麦哲伦云(LMC)可能在20多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  消息一出,各种猜测如潮而至。比如有人说,两个星

欧洲红外望远镜新发现银河系96个暗弱星团

这是此次新发现的96个星团中的30个  北京时间8月5日消息,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VISTA红外巡天望远镜,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日前成功地在银河系中新发现了96个原先被尘埃掩蔽的疏散星团。其中的30个被合成进了文中所附的这张图像中。  这些暗弱的星团在原先进行的可见光搜寻中是看不到的

日本科学家绘制3D宇宙图 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

  据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官方网站报道,一个由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布了首份由 FastSound项目给出的宇宙3D图像。FastSound项目旨在对距离地球90亿光年范围内的星系进行详细巡天观测并绘制地图。借助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

哈勃发现钩状星系 环绕尘埃带直径3万光年

太空发现钩状星系:弧状尘埃带直径3万年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拍到一张引人注目的新星系图,该图显示了一个位于众多恒星中间的奇怪钩状星系。  这个编号为NGC 4696的星系,是其他同类椭圆星系中的一个异类。椭圆星系一般是圆形,看起来始终像个光球,没有像螺旋星系一

上海天文台精确测量银河系中尘埃分布的尺度

  银河是夜空中最壮美的景观。在银河繁星中,存在一些肉眼可见的“黑色星云”(图1)。这些“黑云”由恒星之外的中性气体和固体颗粒所构成,是新一代恒星的诞生地。这些固体颗粒被通称为星际尘埃。  星际尘埃主要产生于恒星演化的后期阶段,它们吸收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能量(形成黑云),并在红外波段发射。尘埃不仅有

5月2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大小的确很重要  狐獴是小型群居肉食性动物,在每一群内一个居支配地位的繁殖对垄断繁殖活动,而它们的后代则由所有群体成员来抚养。争夺繁殖角色的竞争是激烈的,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取决于其大小和重量。Elise Huchard等人研究了野生喀拉哈里狐獴的一个天然种群,发现它们在不断估计彼此的

我国天文学家给出的模型获美最新观测结果验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长久以来,天文学家观测和研究了宇宙中的众多星系,但对我们居住其中的银河系,却一直不能窥其全貌。近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俊太参与完成的关于银河系棒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由沈俊太通过计算机模拟给出的棒/核球模型,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对银河系的认识。

最新观测19个类星体都存在神秘“光晕”

  目前科学家使用甚大望远镜观测了19个遥远类星体,发现它们都被光晕环绕,而之前研究称仅有十分之一类星体存在光晕。  腾讯太空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类星体是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释放的明亮光源,之前研究研究表明,大约十分之一类星体被一个柔和“光晕”环绕,这个柔和的光晕收集星系之间的气体。目前,最新一

我国学者在超大质量黑洞产生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图 模拟形成的核环结构与观测到的NGC 4314的星系核环非常类似。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773052, 11333003,11322326)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俊太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杰瑞▪塞尔伍德(Jerry Sellwood)教授合作提出在宇宙早期不通过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现新的星系团

  宇宙中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使得宇宙在百万光年尺度上呈现纤维状、巨墙和空洞等多种结构特征。星系团是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组成的集团,是宇宙纤维结构中星系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是宇宙中最大的自引力束缚系统,它们的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1014-1015倍。证认出宇宙中的星系团是探索它们的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电脑运算显示20%小行星可能拥有卫星

这张图片上显示的是一颗围绕着小行星运转的卫星。这是科学家首次拍到这样的照片。慧神星极像行星的结构让天文学家对小行星有了新的了解。  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你如何看透小行星?答案是用两部射电望远镜,经过数十年对可见光的扫描,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电脑运算。  慧神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

“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德马普伙伴小组启动仪式

  10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马普伙伴小组启动仪式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来自德国马普天体物理所(MPA)和马普天文所(MPIA)、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中科院基础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南京分院、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在银河系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徐烨、李晶晶及其合作者在银河系旋臂结构领域取得新进展。它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银河系结构的认知。利用美国的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在解决了一系列挑战性技术难题以后,他们在银河系结构研究中获得了空前的测量精度,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发现

重磅:2018年国家优青获得者出炉!

2018年度国家优青项目名单序号依托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批准金额1安徽大学 仿生智能系统的理论、算法及应用张兴义 1302安徽师范大学 活动星系核结构和宇宙早期星系舒新文 1303北京大学 几何分析周斌 1304北京大学 植物幼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加入“斯隆数字化巡天”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该台近日正式加入“斯隆数字化巡天(第四期)”(SDSS-IV)国际合作组织,成为SDSS-IV的所级成员单位。   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侯金良担任SDSS-IV顾问委员会的代表,参与对SDSS-IV的监督和决策;研究员李成担任上海天文台的SDSS-IV首席科学家,负

最大规模宇宙观测-超灵敏相机助望远镜“看透”宇宙星际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25日消息称,伴随望远镜的重磅升级,天文学家计划“一眼看透”宇宙星际气体。其技术核心是世界上最灵敏的毫米波极化相机,完成后将联合大型毫米波望远镜展开迄今为止最深远、最大规模的宇宙观测。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目前正在开发这种被命名为托尔特

超灵敏相机助望远镜“看透”宇宙星际

  超灵敏相机助望远镜“看透”宇宙星际  将开展迄今最大规模宇宙观测  大型毫米波望远镜(资料图)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大众科学》杂志25日消息称,伴随望远镜的重磅升级,天文学家计划“一眼看透”宇宙星际气体。其技术核心是世界上最灵敏的毫米波极化相机,完成后将联合大型毫米

科学家首次用计算机模拟出类银河星系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9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瑞士苏黎世理论物理研究院科学家首次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了6000多万个暗物质和气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经过超级计算机9个月的漫长运算,仿照银河系生成了相同形状的旋臂星系结构。该模型解决了当前主要宇宙模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成为该

银河系中心附近耀斑的特征性“晃动”:证实黑洞存在

银河系中心不仅有超大质量黑洞,还有一个庞大的核心团  北京时间1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在一个大质量黑洞的喷流周围存在着围绕其运转的“热斑”(hotspot),并且表现出特征性的红外辐射“晃动”,这为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新的证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天文学家艾弗里

国家天文台利用哈勃望远镜发现一批全新强引力透镜系统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宇宙结构起源”的支持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舒轶平和研究员毛淑德(兼清华大学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了17个全新的星系强引力透镜系统(如图)。这一样本对研究暗物质的本质以及高红移莱曼alpha发射体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