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生态葬”

据悉,武汉、福州等地在公墓选择不留灰、不立碑“两不留”的生态葬已经开展多年,赢得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相比传统葬,生态葬将骨灰掩埋在鲜花与草坪中,让骨灰降解干净化入泥土,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生态保护,值得点赞。 我国是人口大国,安葬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各地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树葬、海葬、深埋等节地生态葬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行生态葬,意义重大。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积极稳妥推进生态葬工作。 一是加强鼓励引导。对于生态葬不作硬性要求,而是通过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的安葬理念。有关部门可提出一系列鼓励举措,比如建立奖补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式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等。通过在群众中厚植符合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引导节地生态安葬。 二是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可在公......阅读全文

积极稳妥推进“生态葬”

  据悉,武汉、福州等地在公墓选择不留灰、不立碑“两不留”的生态葬已经开展多年,赢得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相比传统葬,生态葬将骨灰掩埋在鲜花与草坪中,让骨灰降解干净化入泥土,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生态保护,值得点赞。  我国是人口大国,安葬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

华盛顿州将允许人类遗体堆肥葬

  上周五,华盛顿参议院和众议院最终批准了第5001号法案(题为“关于人类遗体”),其中包括“有机还原”和“碱性水解”,这是一种溶解过程,有时称为“液体火化”,作为替代土葬和火葬最新方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然腐败,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这几乎是所有动物最自然的一种消亡方式,但就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而言,

民政部鼓励生态安葬骨灰-海葬树葬等或政府买单

  昨天,民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民政部称,将探索把告别厅租用、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这也意味着骨灰生态葬法将有望由政府来买单。   民政部提出,要鼓励生态安葬,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海、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争取对不保留骨灰的实行免费海葬、

昆虫照顾后代会改变生活方式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则化学生态学研究发现,大红葬甲(Nicrophorus vespilloides)的雌虫在其后代需要照顾时,会释放出一种抑性欲素来减少其雄性伴侣交配的企图。该项研究结果揭示了昆虫如何改变它们的行为以对后代提供照顾。  在动物世界中,做了父母的动物都面临着一个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在上海落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83.shtm 8月18日上午,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在上海福寿园院士苑落葬。家人、亲友以及复旦大学的师生们前来告别。 杨福家,1936年6月出生于

葬坑遗骸DNA研究或揭开史上最黑暗章节之谜

  1849年,英国主教Robert Gray曾描述过一艘运奴船在圣赫勒拿岛丢下船上的奴隶。“我从未见过比这更悲惨的场面。”他仔细打量过船上的人。一些人死了,更多人则濒临死亡。“他们神色疲惫、面容悲切,像打包的货物一样被丢进小船里,明显没有任何自我意愿。”  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英国海军反对奴隶贸易的难

武汉将建公益性公墓-采取树葬环保化

  缓解百姓“葬不起”难题  经营性公墓追逐“殡葬暴利”,令老百姓“葬不起”的呼声日益强烈。昨从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我市拟以政府投资为主建设一批“经济适用墓”,为群众“身后事”减负。昨日原则通过《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本市限制经营性公墓的建设,鼓励和推进公益性公墓的建设。  经营性公墓是指为

美发明水焚葬技术:尸体三小时内可完全液化

水焚葬公司创始人山迪·苏利文站在尸体液化机器旁,他声称这种机器是“卫生的,经过消毒的”绿色环保?这种液化机器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彻底液化一具尸体,而且使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达到最低限度  北京时间9月20日消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殡仪馆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尸体液化。他们希望这一服务能给死

Cancer-Res:凋亡和坏死细胞借助胞葬作用促进肿瘤进展

  体内每天都有数十亿的细胞因正常损耗、组织更新以及炎症反应而死亡,机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识别和清除死亡细胞,其中胞葬作用(Efferocytosis)就是一种在发生进一步的坏死并释放细胞内的炎症诱导成分之前清除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除此之外,胞葬作用还会增强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白细胞的聚集,可

科学家发现“胞葬作用”在心脏伤口愈合起关键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风险大,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将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孙爱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促进心肌梗死后,凋

环境保护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指导意见

  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  《意见》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意见》强调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意义,确立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

研究首次发现GSDME调控中性粒细胞死亡方式

  1月9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副研究员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罗鸿博教授合作一篇题为“Gasdermin E dict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controlling the mode of neutrop

科研人员揭示CD147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和边惠洁教授团队阐述了CD147在斑块动态进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证实抗人CD147抗体可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上。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和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研究

成都现4500年前人骨-有助破解史前人DNA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17日宣布,该单位在对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发现距今约4500年前的史前墓地,墓中人骨保存状况良好,有助于破解史前先民DNA,此外还发现象牙手镯等珍贵遗物。  2012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山古城遗址内外区域进行了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截

科学家基于植硅体证据揭示新石器时代的叶葬习俗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反映着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宗教观念和人伦关系。由此可见,探究丧葬文化可望复原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侧面。然而,颇为遗憾的是,与丧葬文化密切相关的生物质材料难以保存至今,深入的研究自然更无从谈起。然而,近年来,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炜林和郭小宁发掘的陕北神

重大生态工程将成生态文明建设抓手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会议指出,未来将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大生态工程将成为生态文明落地的重要抓手。由于重大生态工程

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建设仍“在路上”

  当前绝大多数地级以上城市都把“生态城市”作为建设目标,但生态城市究竟该如何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20日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

生态专家呼吁:水域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生态文明2011年策会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与会专家共提交了33篇关于水生态保护与利用的专业论文,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与数据。   据了解,我国水域面积日渐减少,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人水矛盾日趋突出,保护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全球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

专家:警惕“生态旅游”潜藏“生态危机”

  “一定要警惕有些地方以生态旅游之名,行破坏生态环境之实。”在日前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专家学者呼吁,警惕当前生态旅游热的背后潜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加强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监管,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近年来,各地生态旅游渐趋升温,以生态旅游为名义的景区开

生态环保已成地标标准-生态属性突出物业受宠

   炎热的夏季气温,雾霾天气频繁侵扰,在PM2.5居高难下的时代,选择一个优美的生态楼盘,成全自己“归田园居”的梦想,是不少高端置业者看重的因素。作为高端置业者所青睐的地标物业,生态环保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生态环保是社区建设的大势所趋。根据国家《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显示,“

我国要为海洋生态划红线-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罩上“保护罩”,开出“提醒单”,建起“防火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不菲成就,这种态势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更加深化,并融入到“美丽海洋”的海洋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   在刚刚召开的年度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新任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王宏说,过去一年海洋综合管理进一步强化,已确定了

分子生态学词汇基因生态同类群

中文名称:基因生态同类群英文名称:genoecodeme定  义:存在于一个特定生境中的具有相同基因型特征的地区性自交种群。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分子生态学(二级学科)

沈阳生态所举办2021“应用生态学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科研人员知识面,提高研究所人员整体科学研究水平,2021年10月21日科技处组织的第四期“应用生态学论坛”开讲了。本次论坛邀请的专家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兴义研究员。共有30多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科技处副处长刘丽主持活动。   围绕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生态建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

广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8日,广西生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彭清华指出,大力发展生

光明日报: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

  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他们反对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并早在西周时期便设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政府部门――虞官,对采伐林木和猎取鸟兽等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管理。如今人们不得不采取的“休渔”“休猎”“封山育林”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做法,在

长江生态行:以绿为媒扮靓生态底色

  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家家户户都是别致小院,门前花草绽放,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格局,可谓中国美丽乡村的“样板”。   绿色,是安吉的生态底色。二十多年以绿为媒,昔日“白纸一张”的山区小县,将发展触角深入绿水青山,以建设中国最美县域为统领,以乡村旅游为窗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

生态环境中心在生态补偿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作为联系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整合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补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受益者的成本效益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生计变化关注很少,影响着生态补偿项目的公平性与效率。尤其是生态补偿项目参与者受到补偿后的生计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区域经济结构

生态固碳/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项目联合启动

  3月28日,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及相关问题”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碳专项)的统一安排,“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以下简称生态固碳)和“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量评价”(以下简称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项目启动会和技术标准研讨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生态中心在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宏观生态学(macro-systems ecology)是国际上新近提出的生态学前沿领域,重点关注大尺度生态监测、模拟和管理等。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并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宏观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护和恢复等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中国科学院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