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发现27T稳态强磁场影响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张欣课题组与陆轻铀课题组以及哈佛医学院Timothy Mitchison合作,利用强磁场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四号水冷磁体,首次发现27T强稳态磁场能够显著改变人类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排布方向及形态,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例20T以上强稳态磁场下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该研究成果以27 T Ultra-high Static Magnetic Field Changes Orientation and Morphology of Mitotic Spindles in Human Cells 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学期刊eLife上。 细胞有丝分裂是亲代细胞将遗传物质等精确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的过程,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步骤,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有丝分裂纺锤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形似纺锤结构的特殊细胞器,并伴随着有丝分裂的进程而高度动态变......阅读全文

科学家发现27T稳态强磁场影响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张欣课题组与陆轻铀课题组以及哈佛医学院Timothy Mitchison合作,利用强磁场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四号水冷磁体,首次发现27T强稳态磁场能够显著改变人类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排布方向及形态,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例20T以上强稳态磁场下的细胞

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

  由微管蛋白聚合成纺锤体微管的过程。微管蛋白的聚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我装配型,另一种是位点起始装配型,后者有特殊位点作为聚合的起始部位,前者没有这种特殊位点。形成纺锤体时的位点统称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中心体和着丝粒都是MTOC,它们在离体情况下都能表现出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能力

上海生科院发现蛋白质通过相变促进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

  9月17日,Cell(《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和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郑诣先研究组的合作论文Phase Transitions of Spindle-Associated Protein Regulate Spindle Appa

合肥研究院实现27T磁场下的原子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陆轻铀研究组首次在水冷磁体中实现了27特斯拉强磁场环境下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分辨率成像,得到了石墨样品的原始成像数据(raw data image)。这一试验的成功为强磁场STM实验研究提供了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为在即将竣工的45T混合

合肥研究院实现27T磁场下的原子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陆轻铀研究组首次在水冷磁体中实现了27特斯拉强磁场环境下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分辨率成像,得到了石墨样品的原始成像数据(raw data image)。这一试验的成功为强磁场STM实验研究提供了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为在即将竣工的45T混合

2017中科院亮点: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2017年9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稳态强磁场项目团队经过艰苦努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开拓了强磁场下的多种科学实验方法,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建成了磁体技术和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显著超过国

什么是纺锤体?

  纺锤体(Spindle Apparatus),形似纺锤,是产生于细胞分裂前初期(Pre-Prophase)到末期(Telophase)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其主要元件包括微管(Microtubules),附着微管的动力分子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s),以及一系列复杂的超分子结构。一般

什么是纺锤体?

纺锤体(Spindle Apparatus),形似纺锤,是产生于细胞分裂前初期(Pre-Prophase)到末期(Telophase)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其主要元件包括微管(Microtubules),附着微管的动力分子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s),以及一系列复杂的超分子结构。一般来讲

Nature子刊:细胞分裂的一个关键组分得以揭示

  一个细胞分裂为二需要丝分裂纺锤体的组装,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结构,是众多蛋白质的协同行动和它们活动的精细平衡的结果。细胞分裂需要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组装有丝分裂纺锤体,从表面上看,有丝分裂纺锤体就像一个具有橄榄球形状螺纹的球。  纺锤体最丰富的成分是微管。巴塞罗那生物医药研究所(IRB)的细胞生

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原理:细胞中的DNA受1NHC1,60℃水解作用以后,核酸中的嘌呤碱很快完全被除掉,使脱氧核糖中潜在的醛基获得自由状态。水解后,组织要经水洗再移至希夫(Schiff)试剂 中,希夫试剂 即同露出来的醛基发生反应,呈现紫红色。这个反应是Feulgen在1942年提出来的,是DNA的一个特异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