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分析介绍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有利于止血。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不足,从而引起出血。发病原因如下: 1.母体缺乏维生素K 母体缺乏维生素K至维生素K经胎盘转运不足,经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部分新生儿脐血中维生素K缺乏。 2.孕期药物影响 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及合成的药物导致新生儿期维生素K的缺乏。 (1)广谱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如长期应用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的药物,象广谱抗生素和肠道内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能抑制肠道内寄生的非致病菌,减少肠道内维生素K的合成,导......阅读全文

分析介绍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不但是凝血酶原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检查

  1、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出血时间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数延长至正常对照的2倍以上,轻度维生素K缺乏只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临床无出血倾向。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活性明显降低,第Ⅶ因子首先降至最低,第Ⅶ因子减低后凝血酶原水平即下降,但较缓慢,第Ⅸ、Ⅹ因子也有不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鉴别

  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及颅内感染性疾病相鉴别。迟发性新生儿出血症,大多首发表现为颅内出血,突然起病,但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贫血发展迅速而严重,加之给予维生素K后,病情好转,故可与颅内感染相鉴别。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治疗

  轻症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补充维生素K及输血为主;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急性期以止血、输血、营养支援疗法、对症处理治疗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营养脑细胞,加强功能锻炼为主。  1.立即补充维生素K 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 2mg,可迅速改善出血症状。严重者或有失血性贫血者可输新鲜全血

关于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诊断介绍

  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及颅内感染性疾病相鉴别。迟发性新生儿出血症,大多首发表现为颅内出血,突然起病,但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贫血发展迅速而严重,加之给予维生素K后,病情好转,故可与颅内感染相鉴别。

关于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基本介绍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deficiency of vitamin K)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影响某些凝血因子激活,发生凝血障碍而出血。 本病为新生儿、婴儿期常见疾病,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的叫晚发性或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因肝

关于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基本介绍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deficiency of vitamin K)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影响某些凝血因子激活,发生凝血障碍而出血。 本病为新生儿、婴儿期常见疾病,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的叫晚发性或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因肝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症状体征

  多发生于出生后1个月左右,约90%以上见于单纯母乳喂养儿,如合并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肝胆疾病和长期禁食患儿则更易发生。  1、起病急骤 病情严重,多见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养儿。  2、颅内出血 大多首发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为多见,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机制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K1(从植物中提取)和K2(从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肠内细菌制造),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即K3和K4(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为重要。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

关于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检查方法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1.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出血时间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数延长至正常对照的2倍以上,轻度维生素K缺乏只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临床无出血倾向。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活性明显降低,第Ⅶ因子首先降至最低,第Ⅶ因子减低后凝血酶原水平即下降,但较缓慢

简述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症状体征

  多发生于出生后1个月左右,约90%以上见于单纯母乳喂养儿,如合并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肝胆疾病和长期禁食患儿则更易发生。  1.起病急骤 病情严重,多见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养儿。  2.颅内出血 大多首发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为多见,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检查及鉴别

  检查  1、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出血时间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数延长至正常对照的2倍以上,轻度维生素K缺乏只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临床无出血倾向。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活性明显降低,第Ⅶ因子首先降至最低,第Ⅶ因子减低后凝血酶原水平即下降,但较缓慢,第Ⅸ、Ⅹ因

概述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机制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K1(从植物中提取)和K2(从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肠内细菌制造),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即K3和K4(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为重要。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

用药治疗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简介

  轻症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补充维生素K及输血为主;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急性期以止血、输血、营养支援疗法、对症处理治疗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营养脑细胞,加强功能锻炼为主。  1.立即补充维生素K 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 2mg,可迅速改善出血症状。严重者或有失血性贫血者可输新鲜全血

概述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预防护理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需维生素K参与,而人体所需维生素K一方面来源于食物,另一方面由肠道细菌合成。如果孕妇及小儿因疾病而使用抗凝药、大量抗生素时,或单纯母乳喂养而母亲少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或双胎、早产及患有慢性肝胆疾病小儿,则易导致维生素K缺乏。因此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预防孕妇、乳母维生素K的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机制及症状体征

  发病机制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K1(从植物中提取)和K2(从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肠内细菌制造),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即K3和K4(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为重要。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不但是凝血酶原

关于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并发症和预后介绍

  1、并发症  颅内出血、肺出血及出血性贫血,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后遗症。  2、预后  只要对本症有足够的认识,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病只要治疗及时予维生素K治疗,效果良好,数小时或24h后出血倾向明显好转。如为严重颅内出血,预后欠佳。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不

关于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1.摄入不足 如孕妇营养适当,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发病较少。但如孕妇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正常人乳含维生素C约227.2~397.6μmol/L(4~7mg/dl),可满足一般婴儿的需要。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与乳母

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维生素B2在体内存贮很少,当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时,则可发生维生素B2不足。  1.摄入不足 核黄素缺乏多见于长期以大量淀粉类膳食为主食,而又少食动物性蛋白质及新鲜蔬菜者。  2.吸收障碍 营养不良,慢性胃肠疾患、胆道狭窄、肝炎等均可影响核黄素吸收。  3.需要量增加 如灼伤、创伤、结核病或长期

小儿维生素B1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1.摄入不足 母乳中维生素B1的含量较牛乳低,母乳中的含量为16μg/ml,牛乳中的含量为 42μg/ml,但母乳中的维生素B1含量,对婴儿的生长需要已足够。如果乳母膳食中维生素B1的摄入量缺乏,则会引起母乳中的维生素B1不足,如不及时补充,此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将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对于已添加辅

关于小儿叶酸缺乏病的病理病因介绍

  1.摄入不足 母亲在哺乳期少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肝、肾、鸡蛋、豆类、绿叶蔬菜等;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人工喂养不当及严重挑食、偏食的小儿易患此症。叶酸不耐热,经加热后约50%~90%被破坏。  2.需要量增加 本病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相对增加,若未及时添

关于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免疫缺陷病可以是由于某一细胞系所产生的某一蛋白质缺陷所致,也可以是多系统缺陷所致,下述为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病因。  1.遗传缺陷 在多个组织表达的单基因缺陷(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腺苷脱氨酶(ADA)缺乏症等)、局限于免疫系统的单基因缺陷(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伴酪氨酸激酶缺乏、有ε链的T细胞

关于小儿维生素B6缺乏病的病因分析

  1.维生素B6缺乏症  (1)膳食组成的影响:蛋白质代谢需要维生素B6的参与,当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高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也多,如以蛋白质摄入量为基础计算,摄取100g蛋白质,每天需摄入维素B6 1.5~2.5mg,每天适宜摄入量:婴儿为0.1~0.3mg,儿童为0.5~1.5mg。  (2)

维生素A缺乏病的病因介绍

  1.原发性因素  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病。  2.消化吸收影响因素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胡萝卜素在小肠的消

关于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分析

  1.摄入不足  食物特别是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K,且肠道细菌又可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合成内源性维生素K。下列条件下可致摄取不足:  ①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  ②长期低脂饮食,维生素K为脂溶性,其吸收有赖于适量脂质;  ③胆道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道术后引流或瘘管形成等,因胆盐缺乏导致维生素K吸收

维生素B6缺乏病病因分析介绍

  维生素B6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尽管食物维生素B6的来源广泛,偶尔仍可发生因食物摄入不足引起的缺乏,或患有Crohn病或腹腔疾病引起吸收不良。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最重要的是异烟肼,它与磷酸吡哆醛形成的复合物使其失去作用。其他有环丝氨酸、青霉胺、口服避孕药、左旋多巴等均能使维生素B6失去活性或排泄增多

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预后介绍

  按以上疗法处理,轻症一般在1~2天内局部疼痛和触痛减轻,食欲好转,约4~5天后下肢即可活动,7~10天症状消失,体重渐增,约3周内局部压痛全消。同时毛细血管脆性也恢复正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维生素C及叶酸等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骼病变及骨膜下出血所致血肿的恢复需时较长,重者需经数月消失。即

关于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后介绍

  及时补充维生素A,疗效迅速而有效,预后良好,夜盲症可于治疗后数小时内明显好转,干眼及角膜混浊于2~3天后明显改善。但角膜坏死、虹膜脱出,已至失明者,效果不佳。皮肤角化丘疹要在治疗1~2个月后才恢复。严重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常为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病死率为50%或以上。维生素A缺乏后果的严重性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