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卫生部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卫生部制定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于近日发布。全文如下: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序 言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医药卫生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医药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2009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已达77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5人、注册护士1.3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0.53人。然而,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以及国......阅读全文

卫生部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卫生部制定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于近日发布。全文如下: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序

卫生部发布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发展十年规划

  卫生部日前发布《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为今后10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设定了总体目标。   卫生人员总量达1255万人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医药卫生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到2015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953万人,比2009年增长175万人;到20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医药卫生发展

   医药卫生科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多成绩,“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未来将怎么促进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他详细解答了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十二

白春礼:精准化解区域人才发展困局

参与“西部之光”计划的学者在野外实地调研。  【强国密码】  20年前,为了缓解西部科技人才匮乏之困,一项名为“西部之光”的区域性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率先启动推出。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在“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西部之光’计划”)的支持下,扎根西部,建功立业,构筑

《意见》解读:破除机制障碍 服务人才发展

  破除机制障碍 服务人才发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  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发展保障机制,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通过细化考核、优化服务,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制

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聚人才之力 筑复兴之基——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丁小溪、范思翔、张研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成就作出全面阐释——“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发布

  近日,由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潘晨光领衔主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在京正式发行。该书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视角诠释了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就,也剖析了各种错位、缺位现象,既有对过去的评估,又有对未来的预测。  蓝皮书指

李源潮: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协调会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大力度、加快推进重大人才政策创新工作,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

图书馆人才培育发展会议召开

近日,以“培养行业顶尖人才 服务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的图书馆人才培育发展高峰会议在贵阳举办。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贵州省图书馆学会、贵州省图书馆等承办,图书馆界和相关业界的7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1.2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参会。会议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

工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我国,对于工科教育的探讨已经持续多年。2016年,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这套基础框架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逻辑——工科教育离不开工程实践,工程人才培养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新工科不仅指专业设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