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构建藏族人群全基因组水平的适应性遗传变异图谱

8月7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Prioritizing natural selection signals from the deep-sequencing genomic data suggests multi-variant adaptation in Tibetan highlanders”。该研究通过分析深度基因组测序数据和藏族表型数据,构建了藏族人群全基因组水平的适应性遗传变异图谱,首次系统地将藏族人群基因组中与适应性进化相关的功能性变异呈现出来。 经过国内外近十年的密集研究,人们对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学基础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其中EPAS1目前领域里普遍认为是藏族适应高原的关键基因,特别是由于在其他高原物种中也发现EPAS1的适应性进化的迹象,因而备受关注。但是迄今未能确定EPAS1......阅读全文

西藏大学等在线发布了第一个藏族人群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10月23日,《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在线发布了第一个藏族人群高质量参考基因组。该成果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课题组、西藏大学欧珠罗布与崔超英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徐书华课题组、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吴天一课题组等,经过两年多联合攻关完成的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研究发现RNA甲基化调控果实成熟的作用机制

  8月7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Prioritizing natural selection signals from the deep-sequencing gen

研究构建藏族人群全基因组水平的适应性遗传变异图谱

  8月7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Prioritizing natural selection signals from the deep-sequencing gen

昆明动物所等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课题组与西藏大学、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彭忆,西藏大学教授崔超英,昆明动物所博士生和耀

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Qi et al Mol Biol Evol 2013)。然而,藏族人群的遗传适应是如何通过分子水平的精细调控实现心、肺等氧交换和氧运输器官在高原低氧下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仍是未解之谜。宿兵课题组与西藏大学高原医学中

中科院宿兵小组研究证明藏民确实耐缺氧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团队发现了藏族人群特异的高原适应性功能位点。该研究对阐明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为功能验证实验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数据。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   据介绍,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是研究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的最佳候选人群。2010年以来,

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关键基因被发现

  近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研人员和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学生共同发现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该成果的研究论文《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院本科生金鑫参与组

我国完成首部高原濒危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12月25日,由青海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发起并承担的藏羚羊基因组序列图谱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宣告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绘制完成的高原濒危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基因组科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其生存环境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在喜

张亚平等揭示青藏高原家犬低氧适应机制

  记者8月27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张亚平课题组与云南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青海大学等合作发现,藏犬群体表现出与藏族人群非常相似的高原适应性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杂志。  据了解,家犬自古以来跟随人类活动迁徙和扩散,即使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依然表现出与

中美学者发现两种藏族适应高原环境特殊基因

  由中国青海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犹他州大学盐湖城分校学者组成的联合科研小组经过大量科学探索,在青藏高原成功发现了两种藏族人适应高原环境的特殊基因,这一成果日前由国际权威自然科学杂志《科学》发布,有关专家认为,它对于人类预防和治疗高原疾病将产生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是

藏族人群高原适应机制有新说

  10年前西方学者研究发现,高海拔藏族人群与低海拔人群相比,血液一氧化氮水平高出10倍以上。因此医学界一直认为,一氧化氮升高是藏族人群特有的高原适应生理特征。果真是这样吗?我国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成果澄清了这一假说。  一氧化氮在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前的研究缺乏生

科学家发现藏族进化遗传关键因素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研究组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检测到一段藏族特异的拷贝数缺失区域,有可能解决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高原极端环境生物学适应机制问题。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  在该研究中,徐书华等发展了一种搜寻人群特异拷贝数变异的新方法,在DNA微阵列芯片的原

《科学》:研究发现有助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

  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盐湖城分校,青海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可帮助西藏人在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学》杂志上。  青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当生活在低海拔

基因组所有关高原低氧适应遗传研究论文在PNAS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曾长青研究组,通过与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研究合作,发现了藏族人群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并且免于罹患高原疾病的一个重要遗传机制——EPAS1基因的多态性。其相关研究成果已于6月7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发表。   该

全球首个青稞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揭示其驯化栽培过程

  青稞经过藏族人民长达3500—4000年的驯化栽培,已经完全适应了极端的高原气候,成为了藏族人民的主食。全球首个青稞基因组图谱由我国科学家正式绘制成功,1月13日,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PNAS杂志上。研究成果揭示了青稞的高原适应性机制,解读其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  科学家对西藏的地方品种青

科学家揭示藏獒低氧适应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亦学课题组与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通过对生存在不同海拔的犬类群体基因组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了犬类的高原适应机制。研究还揭示了高原犬类(如藏獒)和高原居住人群在高原适应过程中的趋同进化过程。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研究》杂志。   据

人活着赖着一口氧气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中国有句老话,人凭一口气。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也是这么想的。  北京时间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

人活着赖着一口氧气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中国有句老话,人凭一口气。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也是这么想的。  北京时间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

新发现对防治高原病具有重要意义

  由青海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世界首部青海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并发现青海蒙古族人具有高原适应的特殊遗传基因。7月18日,这一成果由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正式发布,专家认为,它对防治高原病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人是一个中亚族群,公元1

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12月18日举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上揭晓。  2012年度高校这十大科技进展是:安徽医科大学主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学主持的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的先

低氧适应新基因在实体瘤中有重要潜在功能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新近揭示了在低氧适应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一种扩增出的蛋白的重要功能和分子调控机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的陈勇彬学科组,与从事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研究的吴东东学科组合作,利用进

低氧适应新基因在实体瘤中有重要潜在功能

   记者11月3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新近揭示了在低氧适应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一种扩增出的蛋白的重要功能和分子调控机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的陈勇彬学科组,与从事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研究的吴东东学

低氧适应新基因在实体瘤中有重要潜在功能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新近揭示了在低氧适应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一种扩增出的蛋白的重要功能和分子调控机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的陈勇彬学科组,与从事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研究的吴东东学科组合作,利用进

藏族人适应高原又有新的基因秘密

  据《科学》杂志官网4月4日报道,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迄今最大藏族人种基因组样本的最新调查显示,新增加的7个基因变异能导致体重指数(BMI)和体内叶酸升高,以适应平均海拔1200米的高原生活。  科学家早就知道,藏族人可在比海平面氧气含量低40%的地方行动自如,是因为他

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

张亚平、吴东东Cell Res解析高原适应遗传机制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

昆明动物所在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

追记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他是扎根山川大地研究植物的科学家,是春风化雨培养人才的教育家,还是为科普事业尽心尽力的社会活动家。他用53年时间做了别人用100年才能做完的事。  他是钟扬。  从复旦大学出来,灰暗的天空飘起小雪花,上海迎来2018年第一场雪。  时隔近半年,同事和学生们还没适应离开钟老师的日子。  “有我在,

西藏成功绘制出全球首个青稞基因组图谱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华大科技2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继全球首个大麦基因绘制成功后不久,他们率先在世界上完成青稞基因组图谱的绘制。该项科研成果将为深入揭示西藏青稞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等提供坚实的遗传学基础。   青稞,在藏语中称为“乃”,在分类学上是一种裸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经过3500—4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