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1)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2)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3)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伤口愈合不良的人,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凝血酶原时间(PT)注意事项: 检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阅读全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块收缩时间

血块收缩时间介绍:  血块收缩时间(CRT)或称血块退缩试验,是反映血小板血栓收缩蛋白功能的试验。测定方法有常用的全血法和定量法。血块收缩时间正常值:  筛 法:1h开始收缩,24h达顶点。  半定量:析出血清。  0:无 (0:无);  +:0.05-0.10 (+ :5%-10%);  ++:0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游离肝素时间

游离肝素时间介绍:  游离肝素时间又称甲苯胺蓝纠正试验,人体除天然的抗凝血物质(抗凝血酶和蛋白C系统)外,在病理情况下可产生病理性抗凝物质,如类肝素物质等。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及类肝素物质。游离肝素时间正常值:  TT延长,加入甲苯胺蓝或硫酸鱼精蛋白后的凝血酶时间恢复至正常或缩短5s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蝰蛇毒时间

蝰蛇毒时间介绍:  蝰蛇毒是因子Ⅹ的强激活剂,在无因子Ⅶ的参与下,可与因子V、X及血小板因子3(PF3)结合形成外源性凝血酶原酶而使血液凝固。当受检血浆缺乏因子Ⅱ、Ⅴ、X时,血液凝固即会发生障碍,当受检血浆因子Ⅱ、Ⅴ、X含量正常时,即可加速血液凝固。蝰蛇毒时间正常值:  13-14s,比正常对照超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蕲蛇酶时间

蕲蛇酶时间介绍:  蕲蛇酶是一种具有凝血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仅在ⅩⅢa的参与下使血液凝固。蕲蛇酶时间正常值:  14.8±1.5s。蕲蛇酶时间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 受检血浆若TT延长,且可被甲苯胺蓝纠正,同时蕲蛇酶时间正常,提示受检血浆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  (2) 若受检血浆中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介绍:  凝血酶时间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尤其可了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是否含有足够量的纤维蛋白原及其结果是否正常。凝血酶时间正常值:  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凝血酶时间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成为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PT)、PT测定是外源性系统理想和常用的筛选实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凝血固定做定量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主要用于(1)外源性系统理想和常用的筛选实验(2)外源性途径凝血固定做定量试验(3)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实验方法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成为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不溶性纤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介绍:  血液凝固机制分为内、外凝血系统,内源凝血系统包括因子Ⅻ、Ⅺ、Ⅸ、Ⅷ、Ⅹ、Ⅴ、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等,可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为筛选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  男性:31.5-43.5s,女性:32-43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临床意义:  (1) 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