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促使北极闪电增多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一次虚拟会议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新发现,指出北极出现闪电的次数是十年前的数倍,而且这一频率很快就会翻倍。 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球变暖,地球气候可能会发生另一种变化,尽管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这种趋势是真实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物理学家、该研究的负责人Robert Holzworth辩护道:“我们正在见证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征兆。” 相关研究发表在预印本平台ESSOAr。 Holzworth是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WLLN,一种监测雷电发生的自动化的气象探测设备)的负责人,他利用该系统进行研究。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当对流风暴云中的冰晶(这些云中充满了由暖空气引起的翻滚的气流)碰撞并转移电荷时,闪电就形成了。电荷逐渐分离形成,直到达到临界值,然后雷击被释放。 一些研究人员预测,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多的对流风暴和闪电。尽管一些模型研究提出......阅读全文

气候变暖促使北极闪电增多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一次虚拟会议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新发现,指出北极出现闪电的次数是十年前的数倍,而且这一频率很快就会翻倍。 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球变暖,地球气候可能会发生另一种变化,尽管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这种趋势是真实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物理学家、该研究的负责人Robert H

冰岛火山伴随闪电喷发:披着紫色外衣的闪电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布了一组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展现了在闪电映衬下更显壮观和的火山喷发景象。     1.一场“白热秀”一场“白热秀”(图片提供:Peter Vancoillie, Your Sho

木星闪电-类似地球

科学家发现,木星闪电起始过程与地球云层中发生的闪电有类似节奏。这表明,虽然在大小和结构上差异巨大(木星是气态巨行星,而地球是岩石行星),这两个行星的有些雷暴过程可能类似。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人们已经知道木星上会发生闪电,但对闪电过程详情的了解受限于此前测量的时间分辨率。比较地球和木星的

北极海冰消退凸显北极航道战略价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592.shtm

“北极前沿”大会呼吁负责任开发北极资源

  在挪威北极圈内最大城市特隆姆瑟举行的第十届“北极前沿”大会1月26日呼吁各方负责任地开发北极资源,以长远眼光协调该地区的商业和环境利益。  当天的会议围绕“工业和环境”议题展开。冰岛工业和贸易部部长奥德纳多蒂尔表示,北极地区近年来发展加快,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应把北极当成一

为什么北极没企鹅,南极没北极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92.shtm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于本月12日正式起航,向着北极进发。总台央视记者王楠也随船出发,全程记录我国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带来《北极“楠记”》系列报道。在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2)》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756.shtm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2)》/会议主办方供图3月9日,《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2)》新书发布会暨“北极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立-北极航线有望开通

  10日,来自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中国等10家北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上海签署了《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宣布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极中心)正式成立。   北极中心将致力于增进对北极及其全球影响的认识、理解,促进北欧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与北极的协调发展,并将

欧洲首个闪电成像仪成功启用

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和欧洲航天局(ESA)发布欧洲首个卫星闪电成像仪拍摄的第一批图像及动画。  该闪电成像仪配备有四个摄像头,覆盖欧洲、非洲、中东和南美部分地区,每个摄像头每秒能够捕捉1000张图像,可在36000公里之外,持续检测云对地、云对云和云内闪电产生的光脉冲。EUMET

欧洲首个闪电成像仪成功启用

  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和欧洲航天局(ESA)发布欧洲首个卫星闪电成像仪拍摄的第一批图像及动画。  该闪电成像仪配备有四个摄像头,覆盖欧洲、非洲、中东和南美部分地区,每个摄像头每秒能够捕捉1000张图像,可在36000公里之外,持续检测云对地、云对云和云内闪电产生的光脉冲。EUM

什么叫实验室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由自然产生的称为自然等离子体(如北极光和闪电),由人工产生的称为实验室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是在有限容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产生的。

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概念

等离子体发生器(plasma generator)用人工方法获得等离子体的装置。等离子体由自然产生的称为自然等离子体(如北极光和闪电),由人工产生的称为实验室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是在有限容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产生的。

什么是等离子发生器?

等离子体发生器(plasma generator)用人工方法获得等离子体的装置。等离子体由自然产生的称为自然等离子体(如北极光和闪电),由人工产生的称为实验室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是在有限容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产生的。

简单介绍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发生器(plasma generator)用人工方法获得等离子体的装置。等离子体由自然产生的称为自然等离子体(如北极光和闪电),由人工产生的称为实验室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是在有限容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产生的。

全球暖化对美国闪电活动的影响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随着这个世界变得更热,地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雷击将会增加约12%。观察结果表明,气温较热时闪电会比较冷时更为频繁,但要知道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增加,我们应该预计闪电会增加多少是困难的。先前的雷击对温度变化敏感性的估计所用的是间接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像降雨率等物理因素不甚敏感;

肤姿美闪电瘦胶囊-涉嫌非法添加

  近日,广州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根据一段时期以来对网络销售保健食品摸查、梳理、暗访踩点掌握的确切信息,于近日联合广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干警对广州采词化妆品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一批肤姿美闪电瘦胶囊因涉嫌非法添加禁用化学物质西布曲明被查获,该物质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

科学家创造出“量子球状闪电”

量子听起来很高深,球状闪电听起来很科幻,两者结合会得到什么?美国和芬兰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一种奇特的物理结构,可能正是球状闪电的量子版本。球状闪电在都市传说和文学作品里十分常见,但可靠的科学观测很少,其本质尚无定论。有科学家认为,球状闪电是一团等离子体,其磁场就像许多套在一起的封闭圆

美科学家发现火星存在闪电现象

   2006年6月8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拍摄的火星尘暴照片,就是在这次的尘暴中地面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火星闪电现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火星尘暴也与地球尘暴和风暴一样,能够形成闪电,现在他们终于找到相关证据。在火星上的一次尘暴过

科学家发现全球闪电最密集地区

  专家建议,如果你不想被闪电击中,那么就别在开放区域或高大物体附近停留。但是如果你想更安全的话,请远离位于委内瑞拉中部的马拉开波湖。卫星数据表明,那里(位于南美洲北部)1平方公里区域每年发生的闪电多达200余次。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大气物理学家Robert Holzwort

国际北极论坛在俄举行-专家热议北极科学发展

  俄罗斯北极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等机构于29日至30日在俄西北部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举办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在20多场研讨演讲活动中,各国专家对北极应有怎样的未来畅所欲言,为北极科学发展提出诸多宝贵建议。  防生态灾难  俄总统北极和南极国际合作特使、极地学家奇林加罗夫在“北极—科学

小狼蛛对抗北极变暖

  1.25厘米长的狼蛛可能对北极气候产生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报告称,当温度升高时,这种好斗且善于伏击的蛛形纲动物会转换食谱,吃掉彼此而不是其他昆虫。这种昆虫还能抑制释放温室气体的真菌。因此,狼蛛可能间接减少了北极的温室气体,并且让该地区变得更凉爽。  狼蛛是北极数量最多且占主导地位的捕食者之一。

冷暖谁知北极熊

一只在北纬81毅北冰洋夏季浮冰上的北极熊 一只在北纬毅地区斯瓦尔巴群岛上度夏的北极熊   这个炎热的夏天,冰冷的北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位于北纬70°的挪威班纳克地区出现30℃以上高温,这样的温度让人忧心忡忡: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白色北极熊,它们还好吗? 毕竟,北极熊皮包骨头

北极油气开发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研究所   作者:瓦西里·博戈亚夫连斯基工科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研究所北极与全球海洋问题科研副所长,“大陆架”实验室主任   北极油气资源的开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资源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俄罗斯有40多年开采

警惕全球变暖,北极更甚

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1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气候变化论文报告称,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极变暖速度确实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快。极地加速变暖表明该地区对全球变暖的敏感程度高于当前的评估。 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但过去的报告称,极地变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地

中国北极科考队进入北极圈-将进行综合调查

  “雪龙”号7月31日电(记者郁琼源)北京时间7月31日上午8时50分,“雪龙”号进入北极圈。上午9时,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队员身着统一的红色队服,在“雪龙”号直升机停机坪组成“八北”字样庆祝进入北极圈。   同时,为迎接“八一”建军节,科考队员们又组成“八一”字样,八位曾当过兵的科考队员组成

“雪龙号”完成第8次北极科考-中国加大北极参与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雪龙”号此行历时83天,航行2万多海里,穿过了加拿大北极群岛,9日返回上海。  报道称,这艘极地考察船现在是中国第一艘完成三大北极航道航行的船只。在开始穿越西北航道约一周前,“雪龙”号穿越了北冰洋中央航道,2012年,它沿俄罗斯北极海岸穿越了北方海航线(

中国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

8月20日,考察队领队吴军(右)和首席科学家余兴光(左)到达北极点。  北京时间8月20日15时38分,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到达北极点,并随后进行了科学考察作业,创造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队到达北冰洋最北的考察纪录。  当天上午,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到达北纬88度2

研究显示闪电为地球生命诞生铺平道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65.shtm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参考消息》18日刊登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研究显示,闪电可能推动了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文章摘要如下: 地球是如何获得制造首批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分

中国首次拍到神秘球状闪电-曾被误认UFO

  它曾经被误认为是不明飞行物,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合理解释。但如今,我国科学家首次拍到在雷暴天气出现的球状闪电的视频。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这个难以捉摸的发光球。光球从地面升起,变成一道闪电,在地上穿行15米,然后消失。研究人员说,

北极地区的全球变暖助长了永久冻土上的大火

  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在2019年和2020年经历了异常数量的火灾。这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因为北极地区有大面积的永久冻土,这是一层永久冻结的底土,积累了大量的碳。火灾会破坏永久冻土层,并导致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排放。  一直没有答案的问题是,2019-2020年火灾的这种增加是一种特殊情况,还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