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Commun:揭示人类肠道菌群抵抗霍乱弧菌定植机制

霍乱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200年里,这种急性腹泻疾病已经发生了七次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霍乱每年仍然造成多达14.3万人死亡,并感染多达400万人,大部分在贫穷或不发达国家。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霍乱弧菌是一种水传播的病原体,当饮用受污染的水时感染人类肠道。在摄入后,霍乱弧菌开始在肠道内表面定植,并在上皮细胞上释放一种毒素。该毒素破坏了整个肠道壁的离子平衡,导致排泄出水样腹泻。严重的霍乱可导致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但这并不是霍乱弧菌的全部作用。2015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Melanie Blokesch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显示这种细菌在其环境栖息地中生长时,使用一种带有弹簧的长矛来刺伤邻近的细菌并窃取它们的DNA(Science, 2015, doi:10.1126/science.1260064)。这种称为“VI型......阅读全文

Nat-Commun:揭示人类肠道菌群抵抗霍乱弧菌定植机制

  霍乱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200年里,这种急性腹泻疾病已经发生了七次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霍乱每年仍然造成多达14.3万人死亡,并感染多达400万人,大部分在贫穷或不发达国家。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霍乱弧菌是一种水传播的

Nat-Commun:肠道菌群可阻止急性砷中毒

  砷中毒影响着大约2亿人,这些人通过喝受到砷污染的饮用水摄入它。过去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细菌能够通过生物化学的手段将土壤或岩石中天然存在的砷转化为毒性较低或较强的砷形式。但是,人们并不清楚在砷被人体摄入之后人体肠道中的哪些细菌如何处理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

Cell-Rep:测序揭示人类肠道菌群的进化

  与狩猎者相比,西方人的肠道微生物种类较少,但这些微生物群为什么会有此差异,一直都是一个谜。2月25日,在《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中非共和国班图人群体的肠道微生物,这个传统的人类群体,有一些西化的生活方式。这一发现,对于“什么因素可能会引起我们肠道菌群的差异——

植物激素影响人类肠道菌群

  一碗沙拉里不仅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植物激素。近日,科学家发现人类肠道微生物和细胞可能会对这些植物激素产生反应,甚至产生相似的分子。在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杂志的文章中,法国研究人员探讨了植物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这些生物可以合成植物激素影响人类,

Nat-Commun:揭示特殊癌细胞的生存机制

  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称之为端粒,正常细胞中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变短,进行性的缩短会引发细胞增殖停滞或细胞死亡,癌细胞会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克服这种记录细胞分裂次数的控制机制,其中一种策略就是端粒通路选择性延长(ALT,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

Nat-Commun:Tempol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降低肥胖

  2013年9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抗氧化剂Tempol通过改变小肠微生物群来降低小鼠的肥胖。这项研究提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药物作用和体重调控中都有所涉及的另一个例子,同时也揭示了小肠中一个可能会被证明是减肥药物有用目标的信号通道。   Fr

Nat-Med:剔除肠道菌群竟然可以阻断肥胖!

  肠道微生物组对机体健康非常关键,但一项对小鼠进行的研究却发现,在涉及胰岛素敏感性和肥胖症上,肠道微生物组或许并不像科学家们认为的那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没有肠道菌群的动物或许会表现出更好的葡萄糖耐受性

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引发肥胖机理

  本周英国《自然》上的一则与代谢相关研究论文称,面对高脂饮食时,肠道菌群会产生乙酸,从而影响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这项在啮齿动物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乙酸这种短链脂肪酸有着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能力。而无论是乙酸生成增加,还是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都可能为治疗肥胖提供新的途径。   肠道菌群是生命

研究揭示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GW)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National Institute)的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营养和饮食对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成具有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一系列代谢,激素和神经系统过程。相关文章发表在《Nutri

Nat-Commun:揭示EBV病毒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发生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之后,这种病毒在人的一生当中持续存在于人体内,而且通常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然而,大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感染者会患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被称作腺热或接吻病),不过病情通常会在几周后消退。但是,在罕见的情形下,这种病毒也会

研究揭示食蟹猴肠道菌群节律性波动影响的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57.shtm昼夜节律紊乱可引发心血管、消化道、神经退行性和肿瘤等多种疾病。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密切互作,其昼夜节律稳态的维持受宿主调控并在宿主营养代谢、发育、免疫和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揭

从肠道菌群到肠道病毒群

  肠道菌群早以已经成为热点科技新闻概念,其核心要点是肠道内细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肠道菌群自己身体内也有另外一种生命,就是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最近有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感染的噬菌体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病毒无法裸露生活,都必须隐藏在细菌体内寄生。这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的肠

Cell揭示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大影响

  结合4000多名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证实,肠道细菌可以改变血小板功能,及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一类血栓相关疾病的风险。  当人体摄入胆碱(choline,在肉和蛋黄一类的动物产品中富含这种营养物质)时,肠道细菌会发挥作用分解它,

PNAS:揭示肠道菌群负面影响机体血糖水平的分子机制

  全球数百万人都经历着引发糖尿病的严重血糖问题,近日,来自福林德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影响血清素从而负面影响机体血糖水平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  血清素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科学家们将其称为“快乐激素”,正常情况下,血清素能调节机体睡眠和代谢,但

动物所揭示野生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生理适应机制

  表型可塑性是生物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决定物种的适合度和分布范围。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会面临周期性的环境温度波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在夏季也会面临热浪的胁迫,以及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面对周期性的低温或高温暴露,野生动物及其共生微生物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低温或高温经历是否会提高动

Nat-Commun:磷脂膜“沦陷——衣原体侵染人类细胞新机制

  衣原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感染人和动物细胞的微生物。肺炎衣原体(Cpn)和沙眼衣原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肺炎衣原体能够侵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引发支气管炎,鼻窦炎和胸部感染。这种细菌的感染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  由于衣原体仅在细胞

Nat-Commun:磷脂膜“沦陷——衣原体侵染人类细胞新机制

  衣原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感染人和动物细胞的微生物。肺炎衣原体(Cpn)和沙眼衣原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肺炎衣原体能够侵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引发支气管炎,鼻窦炎和胸部感染。这种细菌的感染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  由于衣原体仅在细胞

肠道菌群能控制人类大脑意识和行为举止

  肠道细菌有几种可能机制潜在影响大脑,其中包括:通过迷走神经(肠道和大脑之间连接的主要神经组织)、免疫系统和荷尔蒙变化进行交流通讯。  5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正常大脑功能的进化可能依赖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预计人类肠道内菌群总量可达到100万亿个,可能对我们的生理机能构成深远影响,其

《科学》揭示母亲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孩子肥胖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很多新研究让我们注意到,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卒中等肥胖相关的问题,除了遗传因素外,背后往往还有肠道菌群在发挥作用。而根据最近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肠道菌群对肥胖的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娘胎”。  日本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母亲怀孕时的肠道菌群对

Nature新文章为人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结构基础

  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结构生物学方法深入了解了肠道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过程,这为众多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人类肠道中定植着极端丰富的细菌群体,我们称之为肠道菌群。最近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与自身免疫疾病,

肠道菌群和人类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体中最多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还是细胞呢?NO,NO,是机体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  肠道菌群是指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总和,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

细菌定植与定植抵抗力

     (一)细菌的定植  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通俗地说:定植就是指局部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但是病人没有表现出感染

肠道菌群的基本介绍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

肠道菌群“大有作为”

最近肠道菌群研究大热,肠道菌群并不安分在消化系统中,人们发现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作用,今天,小鱼就跟大家盘点一下近期大牛杂志里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看看肠道菌群都干了些啥?    1.Cell:小小肠道菌“调教”大大免疫细胞    最新一期Cell杂志,刊登了两篇文章,皆是讲述肠道细菌对免疫

肠道菌群随季节改变

  对现存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狩猎—采集者群体开展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  来自“人类食物工程”的Jeff Leach及其团队用一年多时间收集了生活在坦桑尼亚的350名哈扎人的粪便样本。“人类食物工程”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旨在研究微生物组

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

  影响肠道菌群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人体自身的因素(肠道的酸碱性,胆汁及消化酶的分泌,肠道的蠕动,肠道黏液的分泌,肠道表皮的脱离等)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因素(压力,出差等);人体摄入的饮食(可消化的食物与不可消化的纤维、药物等);细菌自身因素(细菌的黏附能力,繁殖能力,营养需求量,抗消化酶能力等);细

肠道菌群诱发机体衰老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栖息于人类机体肠道中的不同细菌群落是如何对机体功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包括机体免疫系统等;肠道菌群有时被称为“共生菌”,其存在于所有生活在一定功能平衡下的动物机体中,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后就会诱发宿主机体出现共生失调(commensal dysbiosis)的表现,比如疾病或

肠道菌群的分类介绍

  根据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类在肠道菌群中,可以培养到的细菌有400余种,依据其数量多少可以分为主要(优势)菌群(predominant microflora)和次要菌群(sub—dominant microflora)。  ①主要(优势)菌群:指肠道菌群中数量大或种群密集度大的细菌,一般在10~10

研究揭示腹足纲动物肠道菌群的传播模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904.shtm

中外科学家Nature绘制人类肠道菌群图谱

  所有人的肠道中都生存着上万亿的细菌。如果要以一个尺度来衡量它们,它的重量大约达到了1.5 kg。由于从前很难或是不太可能在实验室中培养它们,大部分的这些“看不见的乘客”都不为人所知。但在过去的5年里,由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Jouy-en-Josas研究中心的S. Dus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