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欲用卫星监测植物光芒评估全球碳收支状况

叶绿素荧光能被探测到 这是小学的一堂课:阳光洒在叶片上,催化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吸收并被固定在糖分子中。但是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额外描述:叶片会重新放射出1%的阳光,发射出红色光晕。 数十年来,植物生理学家已经对叶绿素荧光有了一定了解。但直至近几年,科学家才开始能在太空中描绘这种微弱信号。现在,科学家正打算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将于7月1日发射的轨道碳观测卫星(OCO-2)更清晰地观察叶绿素荧光。 耗资4.68亿美元的OCO-2将替代5年前坠入大海的碳观测卫星。实际上,荧光图谱并非OCO-2原始任务的一部分。但其项目团队的很多成员表示,目前荧光图谱已经成为该项目的任务之一。“在我看来,这是该卫星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测任务。”该任务的项目科学家、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Mike Gunson说。 光合作用的其他变量(例如绿度和叶片面积)也会出现问题:例如一片常绿林全年常绿,即便冬天吸收的二氧化碳很少。相......阅读全文

科学卫星闪耀太空

  自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卫星系列。其中,科学实验卫星从探索无尽的宇宙,到追寻微观粒子和生命起源,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我国诞生最早、家族成员最为庞大,并广泛用于科学探测

实验卫星:空间科学“群星”闪耀

  从“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到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到“慧眼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5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科学实验卫星,取得了一批先进科研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和2017年新年贺词中两次提到科学卫星,表明他对我国空间科

“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设立

  为了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奖励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经国家测绘局审查同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登记,中国全球定位系统

暗物质卫星:照亮中国空间科学

   5月29日,上海,一群“白大褂”围在一起,为一个刚刚诞生的“宝宝”称重。  这温馨的一刻发生在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卫星总装测试厂房里。这一天,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由四层粒子探测器组成的科学探测有效载荷联试成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预计今年年底在

量子卫星:科学与实用的双重“呼唤”

2011年,中国科学院论证并启动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011年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正式立项。铸剑五载,如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工程总体与六大系统 根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项目设置了工程总体和六大系统。 工程总体负责制定工程研制计划,编制工程顶层文件

科学家研发卫星用新型铰链

  日前,天仪研究院的“湘江新区号”和“亦庄·全图通一号”两颗卫星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不久后星箭顺利分离并展开太阳能帆板,这标志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为两颗卫星研制的新型微小卫星星箭分离机构铰链和太阳能帆板铰链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微小卫星星箭分离机构和太阳能帆板展开机构

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观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13日表示,中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近年来已有长足进步,在大力发展业务卫星的同时,建议以应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全球变化问题为主要科学目标,构建中国的全球变化科学卫星观测系统。  2014亚太遥感国际会议当日在北京开幕,郭华东在作大会主题报告时有此表述。  根据国

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良云研究员科研团队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成功获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此次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能够清晰显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

欧洲地球科学任务选定森林测量卫星

“生物量”探测器   这看起来合乎情理,欧洲下一步的地球观测科学任务将获得批准,从而建造一个名为“生物量”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将能够在前所未有的范围和准确度上测量地球森林的碳含量。“生物量”是欧洲空间局(ESA)地球科学咨询委员会的3个候选任务之一,该委员会曾于上个月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

SMILE计划入选中欧科学卫星任务

  北京时间6月4日,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联合公布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遴选结果。由中科院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共同提出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olar wind Magnetosphere Ionosphere Link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