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

由吲哚、甲醛与氰化钾在150℃,0.9~1MPa下反应生成3-吲哚乙腈,再在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或由吲哚与羟基乙酸反应而得。在3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270g(4.1mol)85%在氢氧化钾,351g(3mol)吲哚,然后慢慢地加入360g(3.3mol)70%的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加热至250℃,搅拌18h。冷却至50℃以下,加入500mL水,再在100℃搅拌30min以溶解吲哚-3-乙酸钾。冷却至25℃,将高压釜物料倒入水中,加水至总体积为3L。用500mL乙醚萃取,分取水层,在20-30℃加盐酸酸化,析出吲哚-3-乙酸沉淀。过滤,冷水洗涤,避光干燥,得产品455-490g。......阅读全文

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

由吲哚、甲醛与氰化钾在150℃,0.9~1MPa下反应生成3-吲哚乙腈,再在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或由吲哚与羟基乙酸反应而得。在3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270g(4.1mol)85%在氢氧化钾,351g(3mol)吲哚,然后慢慢地加入360g(3.3mol)70%的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加热至250

关于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介绍

  由吲哚、甲醛与氰化钾在150℃,0.9~1MPa下反应生成3-吲哚乙腈,再在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  或由吲哚与羟基乙酸反应而得。在3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270g(4.1mol)85%在氢氧化钾,351g(3mol)吲哚,然后慢慢地加入360g(3.3mol)70%的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加热

吲哚-3-乙酸的作用原理

吲哚乙酸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

吲哚-3-乙酸的理化性质

熔点:165-169℃沸点:415℃闪点:204.8℃LogP:1.43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易溶乙醇、溶于丙酮和乙醚,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

吲哚-3-乙酸的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S22:Do not breathe dust.切勿吸入粉尘。 风险术语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刺

概述吲哚-3-乙酸的特征性质

  系天然植物生长素中在植物界分布最广的,作为确定植物生长素类的作用效价的基准物质。此物质在大肠杆菌等多数的细菌或一种根霉(Rhizopus su-inus)、酵母、玉米黑粉病菌等真菌类中能合成,据称绿色的鞭毛虫类或多数的藻类也能合成。在地衣类以上的植物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生理作用亦显著。虽也含于人尿

吲哚-3-乙酸的广泛应用

  吲哚乙酸广谱多用途,但因它在植物体内外易降解而未成常用商品。早期用它诱导番茄单性结实和坐果,在盛花期以3000毫克/升药液浸泡花,形成无籽番茄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插枝生根它是应用最早的一个方面。以100~1000毫克/升药液浸泡插枝的基部,可促进茶树、胶树、柞树、水杉、胡椒等作物不定根的形成,加

吲哚-3-乙酸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吲哚-3-乙酸外文名3-Indoleacetic acid别    名吲哚乙酸、3-吲哚乙酸化学式C10H9NO2分子量175.184CAS登录号87-51-4EINECS登录号201-748-2熔    点165 至 169 ℃沸    点415 ℃水溶性不溶外    观白色结晶性粉末闪  

吲哚-3-乙酸的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23、氢键受体数量:2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5、互变异构体数量:0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3.17、重原子数量:138、表面电荷:09、复杂度:205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

吲哚-3-乙酸的研究发现过程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1880年英国的达尔文(C.Darwin)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对胚芽鞘单向照光,会引起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用不透明的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用单侧光照射不会发生向光性弯曲。因此,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在单侧光下产生了一种向下移动的物质,引起胚芽鞘的背光面和向

吲哚-3-乙酸的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49.642、摩尔体积(cm3/mol):129.33、等张比容(90.2K):369.14、表面张力(dyne/cm):66.35、极化率(10-24cm3):19.67

吲哚-3-乙酸的主要用途

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分析试剂。3-吲哚乙酸以及3-吲哚乙醛、3-吲哚乙腈、抗坏血酸等茁长素类物质在自然界天然存在,3-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的前体是色氨酸。茁长素的基本作用在于调节植物的生长,不仅能促进生长,而且具有抑制生长和器官建成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细胞内不仅以游离状态存在,还可以与生物高分

简述吲哚-3-乙酸的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素。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天然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对植物抽枝或芽、苗等的顶部芽端形成有促进作用。其前体是色氨酸。 吲哚乙酸就是植物生长素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

吲哚-3-乙酸的性能和用途介绍

  性能  在光和空气中易分解,不耐贮存。对人、畜安全。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苯、氯仿;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使用纯品结晶配制时先溶于少量95%酒精,再加水溶解至适宜量。  用途  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分析试剂。3-吲哚乙酸以及3-吲哚乙醛、3-吲哚乙腈、抗坏血酸等茁长素类物质

吲哚-3-乙酸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的幼嫩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生长素在植物体中运输有三种方式:横向运输、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引起的胚芽鞘尖

吲哚-3-乙酸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的最适浓度约为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约为10-8mol/L,茎的最浓度约为10-5mol/L。在生产上常常用生长素的类似物(如萘乙酸、2,4-D等)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如生产豆芽菜时就是用适宜茎生长的浓度来处

简述3-甲基吲哚的合成方法

  3-甲基吲哚存在于粪便,甜根,蜜腺樟木,煤焦油等中。可从粪便中提取制得。也可用苯肼与丙醛生成腙在氯化锌催化加热下制取。也可从煤焦油中提取。  制备方法:3-甲基吲哚存在于灵猫香、人粪、干酪、牛奶和茶中。用苯肼以苯稀释,在搅拌下滴加丙醛苯溶液,在回流温度下反应。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

乙酸的制备方法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乙酸,尤其是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通过生物法制备,而发酵法又分为有氧发酵法和无氧发酵法。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杆菌属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

乙酸的制备方法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乙酸,尤其是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通过生物法制备,而发酵法又分为有氧发酵法和无氧发酵法。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杆菌属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

乙酸的制备方法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乙酸,尤其是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通过生物法制备,而发酵法又分为有氧发酵法和无氧发酵法。有氧发酵法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杆菌属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

关于3-甲基吲哚的简介

  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9H9N,有粪臭,又名粪臭素(skatole),白色或微带棕色结晶。对光敏感,久置逐渐变棕色,能溶于热水、醇、苯、氯仿及醚类,与亚铁氰化钾和硫酸作用显紫色,可用作生化试剂,也可用于调制香料。

关于吲哚的制备方法介绍

  吲哚及其同系物可用多种方法合成,其中以费歇尔合成法最普遍,它是用酮或醛的芳香腙在酸性条件作用,发生重排反应而制成。在这一反应中,所用的酮必须有一个一级碳原子与羰基相连,才能得到吲哚。简易制法:可由煤焦油的220℃~260℃馏分分出,或由靛红用锌粉还原而制得。

概述乙酸的制备方法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乙酸,尤其是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通过生物法制备,而发酵法又分为有氧发酵法和无氧发酵法。

概述3-甲基吲哚的应急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

简述3-甲基吲哚的主要危害

  实验显示,粪臭素会造成山羊、绵羊、大鼠与某些品种小鼠的肺水肿。其似乎会选择性攻击Clara细胞,亦即肺中细胞色素P450酵素主要的集中处。这些酵素会将粪臭素转换为反应性中间体3-亚甲基假吲哚,此产物与蛋白质形成加合物而伤害细胞。

乙酸酐的制备方法

1、乙酸裂解法(烯酮法)以丙酮或乙酸为原料,首先热分解生成中间体乙烯酮,然后将含乙烯酮气体在两个串联的填充塔中用乙酸和乙酐的混合物(循环液)淬冷同时进行化学吸收,生成乙酐: H2C=C=O+CH3COOH—→(CH3CO)2O工艺过程如下:将乙酸在蒸发器内气化,于20kPa,负压下与磷酸催化剂混合并

关于3-甲基吲哚的技术参数

  干燥失重≤0.5%  含量≥98%  贮存条件:密封避光保存  危险说明:对人及某些动物有一定危险性  危险代码:Xi  危险等级:R36/37/38  安全等级:S22-26

乙酰乙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制备方法一般都是在0°C时制备,而且现配现用。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脑脊液5-羟吲哚乙酸的概述

  5-HT是一种吲哚胺,5-HT能神经元在脑内主要集中在位于脑干正中线的中缝核群内,其纤维向上至大脑皮层、纹状体、血脑和下丘脑等,下行至脊髓灰质的胶质区、侧角和前角。5-HT的合成是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作用下生成5-羟色氨酸(5-HTP),又在5-羟色胺酸脱羧酶催化下脱去羧基生成5-HT。在单胺氧

尿5-羟吲哚乙酸的概述

  5-羟吲哚乙酸(5-HIAA)是人体5-HT的代谢产物。一般采用化学显色法测定尿液中5-HIAA含量用以诊断类癌瘤。其基本原理是:5-HIAA与1-亚硝基-2-萘酚和亚硝酸偶联呈紫色,颜色的深浅与尿尿中5-HIAA含量呈正比,因正常人尿液一般不会显紫色,故定性试验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