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生科院揭示水稻籽粒大小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团队在水稻控制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克隆和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粒长与千粒重的关键基因GLW7,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及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于3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 水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域栽培的优良品种,在这些丰富多样的品种中蕴涵着许多重要的农艺性状基因。世界上的栽培稻主要是亚洲栽培稻,而亚洲栽培稻又被分为粳稻与籼稻两个亚种。籼稻比较适于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大部分粳稻品种比较适于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也有一部分品种适于种植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因此粳稻又可以分为温带粳稻(Temperate japonica)和热带粳稻(Tropical japonica,又称爪哇稻)。热带粳稻与温带粳稻在粒型、穗型、株型等方面......阅读全文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4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

水稻产量调控“密码”破解 年增产或达2300万吨

  武汉大学李绍清、福建农业科学院赵明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和李云海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朱旭东等科学家分别组成的三个科研团队,近日发现了一种调节水稻籽粒大小和产量的新分子模块。三个科研团队的三篇独立论文于12月22日在线发表在本周《自然·植物》学术期刊上。   根据研究成果显示,三个研

研究揭示超级稻粒宽粒重基因调控产量机理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模块创制创新团队在《新植物学家》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QTL/基因并开展了功能分析,为阐明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和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此前,科学家已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重要基因/QTL,但水稻粒形和粒重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

研究揭示超级稻粒宽粒重基因调控产量机理获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模块创制创新团队在《新植物学家》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QTL/基因并开展了功能分析,为阐明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和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及产量。水稻所供图  此前,科学家已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重要基因/QTL,

Nature Plants:我科学家揭示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研究组,在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揭示了控制水稻粒宽与粒重关键基因GW5通过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onsteroids, BR)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新机制,初步阐述了其功能作

水稻籽粒糊粉层厚度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刘春明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员对水稻籽粒糊粉层厚度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为水稻及其它禾本科农作物营养品质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育种思路,安诺基因为本项研究提供了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的实验及分析服务,助力OsROS1调控

高少培博士在富锌水稻培育及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人体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素,还需要铁、锌、硒、碘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13种维生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智力低下、发育不全、劳动能力丧失等各种健康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现象称为“隐

中国科学院: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培育富锌水稻

  人体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素,还需要铁、锌、硒、碘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13种维生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智力低下、发育不全、劳动能力丧失等各种健康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现象称为“隐

Science Advance|​农科院揭示lncRNAs调控水稻农艺性状变异机制

  2019年12月18日,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庆文团队、刘君团队和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Ken Olsen团队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lncRNA的注释,结合多重组学方法研究了水稻lncRNA的进化历史,从全

一文了解超级稻为何超级?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基因TGW2,并开展功能分析,阐明了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团队成员、中国水稻研究所

我国在富锌水稻培育及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通过育种来提高农作物中微量营养素含量,不需要人们改变现有的饮食习惯和加工方法,就能让人们从食物中安全地获取所需的营养是长期以来科学家的追求目标,也是改善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不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水稻是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粮,但其籽粒中锌含量很低,因此,研究水稻籽粒吸收转运富集锌的分子调控机制,利

富锌水稻培育及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人体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素,还需要铁、锌、硒、碘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13种维生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智力低下、发育不全、劳动能力丧失等各种健康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现象称为“隐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籽粒大小同产量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种子大小的重要基因,但水稻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与浙江省农科院王俊敏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柴团耀团队合作,揭示了OsMPK1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上起重要作用,对提高作物产量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籽粒大小同产量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种子大小的重要基因,但水稻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与浙江省农科院王俊敏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柴团耀团队合作,揭示了OsMPK1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上起重要作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有潜

城环所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解析水稻籽粒砷的转运过程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和博士后郑茂钟等通过同步辐射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揭示了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砷的转运过程。   该研究针对水稻砷污染研究中对不同砷形态从土壤向籽粒中运输动力学和空间分布动态研究的不足,全面分析了水稻各个器官中的砷浓度和形态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内的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植物所等在低镉水稻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然而,水稻容易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元素镉,使得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稻米镉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其中南方稻米镉污染情况尤为严重。我国栽培稻分成籼、粳两个亚种,籼稻主要在南方地区种植,较粳稻具有更强的镉积

研究在低镉水稻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然而,水稻容易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元素镉,使得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稻米镉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其中南方稻米镉污染情况尤为严重。我国栽培稻分成籼、粳两个亚种,籼稻主要在南方地区种植,较粳稻具有更强的镉积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 “垃圾 DNA” 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 DNA 来说,仅有不到 5% 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 DNA 转录成 RNA 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 RNA 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 “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 “垃圾 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 “垃圾 DNA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DNA来说,仅有不到5%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DNA转录成RNA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RNA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垃圾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垃圾DNA”的重要性才开始为人们所了解。

遗传发育所等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半数人口以水稻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水稻籽的大小及形状与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密切相关。近年来虽然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关键基因,但对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了解仍然不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

彼昂院士团队探明植物响应重金属27个关键蛋白

   谈到重金属污染,公众首先想起的就是镉大米及其危害,而这只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起点。他们想搞清楚,受到重金属污染时,植物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哪些响应机制与重金属污染有关。更现实一点,有没可能让重金属污染集中在蔬菜或水稻的非食用部位,从而减少其对人体的影响?  这些正是广东省首批领军人才、华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转基因项目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遗传发育所揭示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

   籽粒大小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个关键因子,然而控制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课题组通过大规模筛选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一个水稻籽粒显著变大的突变体材料,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表明,该表型是由于编码一个细胞色

植物细胞扩展与细胞壁加厚协同调控研究新进展

  植物为膨压驱动的可塑性固着生长模式。植物的生命活动取决于细胞的分化、增殖、生长和成熟等过程。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特征性结构,参与了植物生命活动的众多方面,尤其在细胞形态与功能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细胞生长包括细胞扩展和细胞壁加固两个过程。细胞扩展需要松驰细胞壁,而细胞扩展过程中细胞壁需要加固以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一等奖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专家1Z-105-1-01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韩 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钱 前(中国水稻研究所),王永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学辉(中国科学院

213项基金委与香港研究资助局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双方每年共同资助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研究人员间的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公开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申请239份。经初步审查并与香港方核对清单,确定有

2项新冠研究入选,2020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

科学家解析水稻小穗变性机制 为增产提供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近日对水稻小穗的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进行解析,为水稻小穗“变性”提高每穗粒数、从而实现水稻增产提供了可能。该研究由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植物学国际期刊《植物生理学》上。 “水稻产量的构成有‘三要素’——亩穗数、

Affymetrix水稻芯片在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分子机制...

Affymetrix水稻芯片在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Guohui Zhu, Nenghui Ye, Jianchang Yang, Xinxiang Peng, and Jianhua Zhang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of starch synt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