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际空间站添新房

国际空间站将增加一间新房,但在此之前,空间站的飞行员们需要先把它“吹”起来。近日,国际空间站将接收2011年以来的首个添加模块,但是与空间站其他由笨重的铝制作的部分不同,毕格罗可充气活动模块(BEAM)将被叠起来放在SpaceX货运飞船上送入轨道。 BEAM由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毕格罗航天公司生产。该模块由柔软的、可折叠的适应太空严酷环境的纤维构成,其确切材料现在仍是商业机密。该模块将在轨充气,这样可以被放在SpaceX龙飞船紧凑的空间中,而不是像国际空间站大多数建筑那样,需要重型航天飞机运输。BEAM预计5月8日将作为SpaceX最新货运飞船的一部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奔赴国际空间站。 毕格罗在2006和2007年曾先后发射过体积更小的独立模块,但这将是首个与国际空间站相连的模块,并将由宇航员对其进行切身体验。“宇航员踏进这个模块的一刻,将会成为历史性的一刻。”毕格罗公司的Mike Gold说,“这对那名......阅读全文

全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武汉宣言》主旨正式发布

   11月17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首届国际地下空间探测与利用学术大会上,全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武汉宣言》主旨正式发布。这是继28年前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发布《东京宣言》后的再次发声,意味着地下空间协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教授在致辞中讲述

盘点在太空中进行的7大奇异实验

  航天机器人Robonaut-2(R2)和欧洲空间局的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在一起   “素食者”植物生长室   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装卸操作集成中心    NASA新建的老鼠生存舱   地球之上240公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展示自己的精湛足球技

中加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论会在京举行

  5月5日至7日,中国和加拿大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中心等单位的中方专家代表,以及来自阿尔伯塔大学(

国际纳米众创空间揭牌迎创客

  1月25日,在“纳米科技产业工作推进会暨北京纳米盟理事会议”上,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为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国际纳米众创空间(筹)授牌,标志着位于雁栖经济开发区的国际纳米众创空间正式开启迎接创客之门。同时揭牌的还有位于北京化工大学的“未来之星”纳米众创空间(筹)。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从创新,激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果综述

空间探测里程碑   “尽管双星计划数据采集早就结束了,但这些数据今天依然进行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与其他探测数据配合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史建魁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为发展我国空间探测,1997年初,中科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

  空间天文学家在北京说,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将为空间天文提供重要平台,进行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天体物理研究,认识宇宙基本规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天

阴和俊出席第39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并颁发赵九章科学奖

  7月14日至22日,第39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39th COSPAR Assembly)在印度迈索尔举行,共有来自54个国家与地区的20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率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会,并在开幕式上颁发了由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和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联合签发的CAS/COSPAR

访ISSI-BJ执行所长:携手共探宇宙奥秘

Maurizio FalangaMaurizio Falanga  1年前,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ISSI-BJ)作为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SSI)在全球的唯一分支机构落户北京,经全球范围征集、候选人应聘、选聘委员会面试等环节,瑞士、意大利籍空间科学专家Maurizio Falanga成为IS

江绵恒出席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

  7月18日至25日,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在德国不莱梅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率团赴会,并在开幕式上代表中科院向凯文·斯威夫特(C.T.Swift)教授颁发了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联合签发的赵九章科学奖,并宣读颁奖词。   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与CO

国家航天局局长:我国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来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展空间探测活动坚持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是:坚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创新,与人类不断增长的探索需求相统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相结合;坚持“大航天”的观点,与各类航天活动的开展相统筹;坚持大科学大系

中国科学家获颁“欧洲空间天气奖”

  第14届“欧洲空间天气周”27日在比利时奥斯坦德开幕。当天,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获颁“马塞尔·尼科莱男爵空间天气和空间气候奖”,以表彰他在国际层面推动空间天气合作所作的突出贡献。  “欧洲空间天气周”是全球三大区域性空间天气研讨会之一。受会议组委会委托,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代办陈

微生物侵入空间站 俄拟启用特殊装置紧急应对

  国际空间站远离尘世,似乎与病菌、微生物这些地面上的俗物毫无关联,然而近日俄罗斯科学家惊呼,国际空间站正在遭受微生物入侵。“国际空间站发现了危险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阿纳多利·格利高里耶夫4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一个科学论坛上透露了该消息。   阿

首个世界遗产空间技术应用机构落户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成立大会7月24日在北京举行。   该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将依托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建设,旨在利用对地观测中心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为联合国

5位外国科学家获2010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3位德国科学家、1位美国科学家和1位法国科学家1月14日被授予201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

丁肇中演讲: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的体会

丁肇中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所经历的实验,讲我所做的实验,我的实验包括两种,第一种,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另一种是寻找宇宙的起源,在国际空间站上。  我小时候在重庆长大,那个时候常常有日本飞机徘徊在上空,所以我没有机会上学,同时,那个时候我对上学特别没有兴趣。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人们对基础学科的

天宫实验室:孕育重大突破

   9月15日夜,伴随着轰隆巨响,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升空。  这一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于技术中心副主任、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心中也感概万千——此次天宫二号搭载的3大领域、8大主题的十余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每一项都是他的心头肉。  “我们应用系统团队在

CIS推选关亚风、年夫顺、张化光、刘亮参评院士候选人

  经我会2019年2月21日召开的推选院士专家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东北大学张化光同志、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亮同志、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年夫顺同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同志获得我会院士准推选人资格,我会拟向中国科协推选张化光同志、刘亮同志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

我国行星际扰动传播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数值模型网格系统和太阳风暴事件扰动传播示意图  太阳风暴从爆发到最终影响地球,需要三四天时间。按照过去的模拟计算模型和计算机运算速度,在人们计算出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的结果前,太阳风可能早已到达地球了。   如何提前几小时或几天,快捷有效地预报空间天气,不仅是空间天气研究的重要课题,

空间中心代表团参加美国空间天气研讨会

  4月26日至29日,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环境研究预报室(以下简称预报室)一行三人赴美参加了空间天气研讨会(Space Weather Workshop)。此次会议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空间天气预报中心(NOAA/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主办。 

孟晓林博士:中国地理空间信息研究开始走向世界

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英方主任孟晓林  9月9日至10日,第二届国际形变监测学术会议(JISDM)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召开。会议期间,科技日报记者就中英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合作等问题采访了诺丁汉大学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英方主任孟晓林博士。一场学术会议,50余位中国学者  对于形

为分子医学创业者搭个“舞台”

   “依托平台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联合研究院2015年在天津建立了首家生物医药类专业众创空间——TjAb众创空间。经过一年的运营,通过创新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及成果转化的特色基地。”11月10日,科技部调研团走进TjAb众创空间时

美宇航局公布国际空间站十佳地球照片

美国宇航局网站近日公布了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的十佳地球照片,展示了从距地面240英里的国际空间站上俯瞰地球的壮观画面,使我们能够以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看到这个神奇的蓝色星球。 以下就是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到的十佳地球照片: 1.克利夫兰火山喷发壮观场面  这张照片是

丁肇中谈暗物质发现:不知道让我赢得信任

CFP供图  “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我不知道。”  “您认为发现暗物质的价值在哪里?”  “我不知道。”  10月14日下午,在东南大学介绍由他主持的国际空间站上AMS实验的最新实验结果时,丁肇中连说“不知道”。  “不知道”,是丁肇中回答问题最常用的答案。丁肇中说,他不知道是真

我国学者在态空间维度提高百亿倍,波色取样逼近里程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实验室尤立星以及德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输出量子态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达到三百七十万亿(等效于48个量子比特)。这个工作同时在光子数、模式数、计算复杂度和态空间这四个关键

丁肇中谈与国内科学家合作40年体会

   11月7日,83岁的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国际战略研讨会上,回顾了40年来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的物理学研究成果。  “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研究,继续为人类知识作出

丁肇中:十六年来我只做一件事

  “16年来我只做一件事!”这是记者11月20日在中山大学黑石屋采访著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自1994年以来,丁肇中领导了由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研究机构参与的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以下简称AMS-02)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我国首台空间摩擦学原位分析系统研制成功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系统的研制”,成功地实现了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分析功能,为准确获取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样的物理与化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可靠的分析测试手段。该项目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在空间中心成立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简称ISSI-BJ)7月16日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机构由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成立,将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开展国际化水平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并将为我国空间科学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窗口。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瑞士

2012年或将遇世纪一遇太阳风暴 中国专家解读

中国科学家:太阳风暴影响未必严重    ――专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首席研究员王华宁   近来美国科学家向世界提出持续警告:2012年是第24太阳活动周峰年,有可能发生“世纪一遇”的“超级太阳风暴”,对地球产生重大影响。“超级太阳风暴”会不会发生?会给人类带来哪

张双南:中国科技创新的两个优势和两个短板

  中美贸易大战刚刚打响,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要谋求继续发展就必须避免将来在高技术方面受制于美国,因此就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高技术和工业化持续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他指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