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同济大学等处Genes&Dev揭示DNA修复的新型调节因子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将UHRF1确定为DNA修复的一个新型调节因子,并揭示了一种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磷酸化-去泛素化级联反应动态地调节着BRCA2–RAD51通路。这一研究结果发布在12月9日的《Genes&Development》杂志上。 美国梅奥诊所临床中心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的楼振昆(Zhenkun Lou)教授,和同济大学医学院的袁健(Jian Yu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袁健教授一直致力于DNA损伤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工作重点集中在DNA损伤诱导肿瘤相关重要因子去泛素化及去乙酰化修饰与肿瘤发生信号调控网络相关性研究。 2014年11月,袁健教授和楼振昆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SIRT1-TopBP1信号轴发挥转换开关作用,调控了代谢检查点反应和DNA损伤检查点反......阅读全文

RNA修复模板在植物中实现CRISPR/Cpf1同源重组修复

  借助 CRISPR/Cas 系统介导的 HDR,实现优异等位基因替换和基因定点插入,进而创制农作物新种质,是农作物基因组编辑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之一。但目前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仍十分具有挑战性,主要原因在于:1)CRISPR/Cas系统引起的基因组靶位点DNA序列双链断裂(Double-stran

科学家以RNA为模板首次在植物中实现同源重组修复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使用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的模板,并分别利用核酶自切割和具有RNA/DNA双重切割能力的基因编辑系统,获得后代无转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水稻植株。该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利用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模板,开辟了利用植物RNA作为同源供

专访张博:两篇Nature子刊技术论文开创同源重组新方法

  2011年在我们还不是十分熟悉它的名字的时候,它被评为了当年Nature Methods杂志的年度技术,2012年在这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类体外培养细胞、酵母、线虫、斑马鱼、植物、大小鼠等多个领域之后,它又入选了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这就是TALEN (Transcription

RNA为模板 首次实现植物同源重组修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使用核糖核苷酸(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HDR)的模板,成功获得后代无转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水稻植株。这是在植物中首次成功利用RNA作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同源重组修复模板。相关研究论文北京时

我国学者使用RNA模板首次在植物中实现同源重组修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使用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HDR)的模板,并分别利用核酶自切割和具有RNA/DNA双重切割能力的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成功获得后代无转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水稻植株。该研究是在

Nature惊人发现:RNA,修复损伤的模板

  能够准确地修复自发的错误、氧化或诱变剂导致的DNA损伤对于细胞生存至关重要。这种修复通常是利用完全相同或同源的完整DNA序列来实现。但科学家们现在证实,在一种常见芽殖酵母细胞内RNA可充当模板用来修复破坏性最大的DNA损伤——DNA双链断裂。  尽管较早的研究表明了将RNA寡核苷酸导入到细胞中可

DNA修复出错何以致癌?

  最近,日本大阪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DNA受到辐射损伤的时候DNA损伤应答(DDR)不起作用,那么,那些应该被去除的蛋白质反而会保留下来,遗传信息的丢失可能被刺激,当被错误修复的时候,这会导致肿瘤的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Genetics》杂志。  人们认为,细胞癌变的原因之

Nature: 在非分裂期细胞中实现基因打靶的可能

  基因打靶技术,是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建立基因定点敲除细胞系或获得基因定点敲除动物。无论CRISPR/Cas还是TALEN,都是通过造成靶位点的双链断裂,诱导靶基因产生突变。而通过同源重组实现的DNA修复在G1期的细胞中是高度抑制的,以确保有丝分裂只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因而只也是在DNA复制之

DNA损伤修复机制——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生命极其脆弱,我们每天在电子辐射、紫外线、雾霾等等各种外部环境及细胞代谢产物等内源因素影响下,我们生命的核心-DNA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SBs,Double strand breaks)是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然而生命却又极其强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伤,也无时无刻不在自

DNA损伤修复机制——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生命极其脆弱,我们每天在电子辐射、紫外线、雾霾等等各种外部环境及细胞代谢产物等内源因素影响下,我们生命的核心-DNA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SBs,Double strand breaks)是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然而生命却又极其强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伤,也无时无刻不

DNA损伤修复机制——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干货】拯救你受伤的DNA-NHEJ与HR生命极其脆弱,我们每天在电子辐射、紫外线、雾霾等等各种外部环境及细胞代谢产物等内源因素影响下,我们生命的核心-DNA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SBs,Double strand breaks)是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然而生命却又极

DNA重组(DNA recombination)技术:DNA重组与鉴定-1

重组DNA是在体外用限制性内切酶,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特异地切割,获得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与载体重新连接,从而组成一个新的DNA杂合分子。重组的DNA分子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相应的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无性增殖,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此过程称基因克隆。重组的DNA分子也能够在

于洋博士等发现基因组长片段DNA插入的新机制

  我们身体中每个细胞的基因组DNA每天都会面临成千上万次的损伤。所幸的是,细胞中有一套能够修复各种类型损伤的机器来保证基因组的完整性(genome integrity)。修复DNA损伤的机器在从酵母到人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是非常保守的,因此酵母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DNA修复(DNA repair

中科院Cell Res揭示DNA修复新机制

  来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go2通过同源重组促进了Rad51招募以及DNA双链断裂修复。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3月25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杨运桂 (Yun-Gui Yang)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的戚益军(Y

Nature发表基于选择性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基因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核酸酶介导的靶向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迅速,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其简便性、高效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CRISPR/Cas9系统对致病基因突变进行纠正通常是利用DNA同源重组修复来实现的,该过程需要同时提供一个外源DNA作为供体以重新编码DNA序列达到基因编辑的目的。但伴随而来

港台科研人员近期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9月,来自香港大学的范上逵教授在《PNAS》上发表了肝脏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来自台湾中研院的王惠钧副院长和同事也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有关DNA损伤修复和重组酶的重要文章。 港大范上逵教授等《PNAS》文章 在9月4日的《PNAS》杂志的网络版上公示了一篇由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和肝病研究中

Nature子刊:提高CRISPR-Cas9保真度

  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三处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了题为“APOBEC3 induces mutations during repair of CRISPR-Cas9-generated DNA breaks”的文章,证实了APOBEC在CRISPR/Cas9引发的同

我国学者引入MS2-RecA复合蛋白系统恢复部分视觉感光能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薛天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基因编辑技术,首次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法(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在小鼠视网膜非分裂感光细胞中实现精准基因修复,使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重

倒计时:给肿瘤细胞下套的PARP抑制剂来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年初的“兄弟自制药救母事件”。徐荣治及其兄长因母亲罹患卵巢癌,国内无药可医的情况下,毫无医药相关背景的兄弟俩开始着手自制靶向药救母。而他们制作的药物就是奥拉帕利。  奥拉帕利是全球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2014年12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以治疗铂敏感复发卵巢癌。201

遗传发育所解析同源重组保障的新机制

  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母细胞会主动产生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 DSB),起始同源重组。同源重组正常发生在同源DNA之间,若在非同源DNA之间发生重组,则会导致后代基因组的紊乱。为此,生物体进化出了一套完善的体系,避免在序列相似的非同源DNA之间发生重组。但是目前对该

揭示APOBEC3介导的DNA修复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中突变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杨力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陈佳研究组、南京医科大学沈彬研究组合作研究揭示了胞嘧啶脱氨酶(APOBEC)在CRISPR/Cas9引发的DNA断裂修复过程中产生突变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基因组编辑保真度提供了新思路。  C

基因敲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敲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基因敲除技术|转基因研究|基因克隆|基因靶向操作|基因敲除技术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1987年Thompsson建立了完整的ES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 。近年来新兴起了ZFNs、TALENS、Cas9等多

基因敲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敲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基因敲除技术|转基因研究|基因克隆|基因靶向操作|  基因敲除  技术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1987年Thompsson建立了完整的ES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 。近年来新兴起了ZFNs、TALENS、Cas9

科学家在植物中实现超长基因片段高效精准无赘敲入

  5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gene targeting in Arabidopsis using sequential transfo

修复人类DNA损伤 科学家从植物中找到新线索

   生物体包括我们人类每天都会受到紫外线辐射、自由基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诱变,造成体内遗传物质DNA的损伤。在DNA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十字叉状的DNA连接体——霍利迪连接体,必须将其“拆解”,才能让染色体正确分离和复制。然而目前,对于负责“拆解”工作的解离酶,科学界还未能揭开其背后隐藏的工作

德国院士Cell获蛋白修饰新发现

  来自德国马普生物化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DNA双链断裂修复作为例,解析了类泛素蛋白SUMO的作用新机制――SUMO化修饰过程靶向的是一组蛋白,而负责特异性修饰的则是局部修饰酶和高特异性启动过程。这一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德国马普生物化学研究所分子细胞生物学系主任St

奥拉帕利(Lynparza)欧盟获批用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奥拉帕利片剂(300mg,每日两次)近日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铂敏感型复发性、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在含铂化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进行维持治疗,无论这些患者是否携带BRCA突变。  阿斯利康执行副总裁兼肿瘤事业部负责人Dave Fredrickson表示:“随着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XRCC4基因突变

【摘要】   目的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惨煸此链分析对鼻咽癌患者XRCC4基因突变进行筛查与鉴定,研究鼻咽癌患者XRCC4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 DHPLC在筛查相关基因突变、预测放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HPLC筛查88例鼻咽癌患者X

自然子刊:揭示基因组编辑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杨力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陈佳研究组、南京医科大学沈彬研究组合作研究揭示了胞嘧啶脱氨酶(APOBEC)在CRISPR/Cas9引发的DNA断裂修复过程中产生突变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基因组编辑保真度提供了新思路。  C

Nature子刊:TALEN/CRISPR介导的新型替代基因敲入技术

  来自广岛大学的专任讲师Tetsushi Sakuma、Takashi Yamamoto教授,专任副教授Ken-Ichi T Suzuki及同事们在《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报告了一种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替代基因敲入方法的精简实验方案。这一创新方法被称作为PITCh系统(精确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