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热含量研究获进展

3月10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成里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朱江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改进的历史(1960-2015)海洋热含量变化估计》(Improved estimates of ocean heat content from 1960 to 2015)。该成果迅速得到气候变化科学家和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温室气体不断排放使得地球系统“困住”了更多的热量,直接驱动了全球变暖。这些能量90%以上都存储在海洋中,因此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指针,对过去海洋热含量进行估计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过去海洋到底变暖了多少?这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不同国际机构基于海洋观测得到的估计各不相同、差异极大。海洋观测的不足及其分布的不均匀是过去海洋热量变化估计不准确的最大原因。过去海洋观......阅读全文

观测表明:我国温室气体浓度又攀升

  与2012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1年WMO温室气体公报(总第8期)》相呼应,中国气象局今天发布了《2011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期)》。《公报》显示:2011年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大气中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年平均浓度分别升至392.2ppm

中国将建自己的温室气体观测网

    记者31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为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国将积极推进自己的温室气体观测系统的建设。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31日在中国气象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中国气象部门将努力增强我国温室气体观测和分析能力,在中国气象局区域大气成分观测站基础上,组织温室气体、气溶

日本成功发射“呼吸”号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日本今日用一枚H2A火箭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发射升空。卫星将用高精度的传感器观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本次发射中还有7颗由日本大学和民间企业等研制的小型卫星“搭便车”升空。   日本当地时间1月23日12时54分(北京时间11时54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我国首个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立

   12月1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这标志着经过近40年建设,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此举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布局,提升气候变化监测评估能力,持续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科学评估与碳排放核算提供数据支撑。  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恶化最主要的大气成分

雾霾或可提升海洋吸收温室气体能力

  “雾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陆地生态系统,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李卫军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时宗波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颗粒物有可能增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部分延缓全球变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李卫军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科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环境监测与能力升级改造》项目工作计划,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8-2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的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

历时近40年-国内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12月1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这标志着经过近40年建设,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此举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布局,提升气候变化监测评估能力,持续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科学评估与碳排放核算提供数据支撑。  温室气体是引起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投入运行

  近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该系统的建成可弥补中国南海南部海域上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连续监测的空白,对开展南海海域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海域的最南端

温室气体高排放或影响近九成海洋生物生存

英国《自然》杂志22日刊载的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说,若是持续高能耗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到2100年,将有近九成海洋生物面临生存危机。研究人员分析了动物、植物、细菌等约2.5万种海洋生物,综合考虑它们对气候变化敏感度、适应性以及未来可能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后,发现如果按“高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S

温室气体的检测

温室气体的检测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如下:1、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测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进行评估的。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气体分析仪、数据记录器和各种传感器等设备对温室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使用燃烧测试、化学分析和质量平衡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2、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监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能源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如下:1、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测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进行评估的。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气体分析仪、数据记录器和各种传感器等设备对温室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使用燃烧测试、化学分析和质量平衡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2、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监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能源

温室气体通量箱原理

室气体通量箱原理是隔绝箱内外气体的交换,随时间的变化测定。温室气体通量箱的工作原理是用特制箱子罩在一定面积的下垫面上方,隔绝箱内外气体的交换,随时间的变化测定,箱内温室气体,根据计算得出气体交换通量。主要分为3种类型:密闭式静态箱、密闭式动态箱和开放式动态箱。

海洋观测站点和海洋观测资料管理办法发布实施

   6月7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73号、74号部令,分别发布施行《海洋观测站点管理办法》和《海洋观测资料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落实《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以保障国家基本海洋观测活动的有序开展。  《海洋观测站点管理办法》对统一规划、设立和调整国家、地方基本海洋观测站点作出相应制

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海洋酸化速度前所未有

  世界气象组织9日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均创下新高。  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相当于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初步数据显示,受地球生物圈吸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要求,11月3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黄海站)和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东海站)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会由资环局副局长常旭主持。验收专家组组长

痕量气体观测仪简介

  痕量气体观测仪是一种用于农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5年03月30日启用。  技术指标  系统采用红外光声谱测量技术,通过选选择不同的滤波镜选择要测量的气体。最多同时选择5个不同的滤波镜(外加水汽滤波片),这样,可同时测量5种气体和水汽。检测限达ppb级。主机系统内设有气泵,可抽取50米外的气体

阳光刺激北极土壤释放温室气体

高纬度土壤储存着的碳至少是大气中的2倍,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种土壤中的碳可能被释放出来并且在接触阳光的时候转化成温室气体。Rose Cory及其同事分析了34个北极地点,其中一些地区目前正在经历着显著的永冻土融化。 当这种富含冰的土壤融化的时候,它会崩溃而且常常导致侵蚀和滑坡。这种稳定性的丧失会向

中国不靠排放温室气体促发展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会合理增长,但我们绝不能重复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道路,也不应靠无约束的排放温室气体来实现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气候变化绿皮书的主编王伟光近日在《2010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切叶蚁“堆肥”产生温室气体

  切叶蚁以产生大量垃圾而闻名。事实上,这种蚂蚁可以制造出浴缸大小、齐膝高的垃圾堆,里面不仅有树叶,还有蚂蚁的粪便、细菌和死蚂蚁。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巨大的垃圾堆也是温室气体的有力来源。  研究人员分析了哥斯达黎加西南部22个切叶蚁丘的气体排放情况。他们发现,在这些“垃圾堆”潮湿、缺氧的环境中

“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温室气体的最大危害就是造成温室效应,温度上升,南北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制造碳酸饮料。而甲烷则是天然气和煤气,沼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燃料。甲烷易与卤素反应,四个氢可被卤素取代反应生成不同的卤代物。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发布

  5月20日,国家海洋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在京联合发布《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首部关于海洋观测预报活动管理的法律规范,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有六章四十条,从加强海洋观测预报管理,规范海洋观测预报活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

甲烷温室效应获实验室外观测证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俄克拉何马州南大平原观测站十年来获得的对地球大气的综合观测数据,首次直接证明了甲烷导致地球表面温室效应不断增加。  从大气中吸收热量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会吸收地球发出的某些波长的能量。科学家估计,随着这些气体在大

我国首个温室气体管理国标出台

  国家标准委19日首次发布温室气体管理国家标准,包括《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以及发电、钢铁、化工、水泥等10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上述标准将于明年6月1日起实施。 //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规定了工业企业

石家庄立法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石家庄市年耗煤总量达到4000多万吨。作为石家庄市首部关于低碳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石家庄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全市温室气体的减排。  5月25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石家庄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从当日起正式公布施

韩国公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韩国知识经济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并向377家企业下达了减排指标。据悉,以二氧化碳为标准,2013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达5.7亿吨,韩国计划限定排放量为5.53亿吨,工业及发电领域377家企业的减排量为1720万吨,减幅3.02%,减排量是今年的2.1倍。   韩国201

日本公布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日本环境省4月13日宣布,日本201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约合12.58亿吨,比2009年增加4.2%。   日本环境省称,之前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此番重现上升趋势,可能是经济开始走向恢复,工业领域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致。

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

英国宣布温室气体减排远期目标

  英国政府17日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减排远期目标,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就2020年之后减排目标做出法律规定的国家。  英国能源大臣胡恩当天宣布,这是联合政府公布的第四份“碳预算”方案。方案规定,到2025年为止,英国将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2030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