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Horton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Horton综合征远比偏头痛少见。国内郭述苏等(1986)26省市调查结果患病率为6.8/10万,男性11.7/10万,女性1.9/10万,男女之比为6.2∶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男性为25~44岁,女性40~59岁,儿童少见。......阅读全文

关于Horton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Horton综合征远比偏头痛少见。国内郭述苏等(1986)26省市调查结果患病率为6.8/10万,男性11.7/10万,女性1.9/10万,男女之比为6.2∶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男性为25~44岁,女性40~59岁,儿童少见。

关于Horton综合征的基本介绍

  Horton综合征(cluster headache,CH)以往又称组织胺性头痛、睫状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多见于中年男性的、周期性丛集性发作的、部位固定于一侧眼眶及其周围的头痛。男女之比为6.2∶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男性为25~44 岁,女性40~

关于Horton综合征的治疗介绍

  Horton综合征的治疗基本与偏头痛相同。发作时可口服麦角胺1~2mg,或者在每天发作前服。预防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连服10~14天。舒马普坦(舒马坦))是5-HT受体激动药,与5-HT受体结合,从而抑制5-HT的扩血管作用,使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口服、滴鼻、皮下或静脉注射,1~2mg

关于Horton综合征的预后预防介绍

  1、预后  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CH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  2、预防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

概述Hort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Hort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观点可供参考:  血管源说  某些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组胺、乙醇等可诱发CH发作,而缩血管药物,如麦角胺、去甲肾上腺等可使之缓解。有研究发现CH发作时痛侧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管径扩大,发作停止后变小。经颅多普勒检查,CH发作时痛侧大脑中动脉平

简述Hort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Horton综合征分为发作性和慢性。发作性CH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发作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60%~70%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

关于Bartter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1962年Bartter首次报告2例,以后陆续有类似报告本病较少见,迄今报告几百例,国内已报告几十例。但更多病例可能被漏诊。据瑞典28例回顾性研究,估计发病率为19/100万世界各地及所有种族均有报告,但黑人发病率偏高,女性稍多于男性明确诊断年龄最早为孕20周最晚至50岁本病常见于儿童,5岁之前

关于心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急性心脏病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精密检测仪器的问世而有所增高,如冠状动脉造影、高速或超高速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经颅彩色超声监测(TCD)、心脏及大动脉微栓子经颅彩色超声监测仪心脑长时程监测电生理仪等先进技术。抗生素的使用,发病年龄增高

关于雪泼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雪泼综合征最早于1961年首先由Sipple报告一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两侧甲状腺瘤合并单发性甲状旁腺瘤;1965年Williams确认甲状腺全属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全是双侧性的;同年Schimke将其称为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综合征;1967年Ljungberg等将本征又称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

关于李德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李德氏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因检查方法或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据报道一组年龄在17~35岁的女性人群中,听诊发现有李德氏综合征者17%,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为21%。根据较大系列的研究结果提示,李德氏综合征发病率在5%~10%,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瓣膜病变。李德氏综合征在青年人中女性

关于林岛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VHL综合征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为1/85000~1/36000,患者子女有50%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VHL综合征是由VHL基因突变引起,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是其最显著特点,同一家族内不同成员常患有部位及组织学各不相同的各种肿瘤。   患者的中位存活年龄是49岁,最常见的

关于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本病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啮齿类。目前已证实鹿鼠是辛诺柏病毒的宿主动物,白足鼠主要携带纽约病毒和纽约1 型病毒。稻田大鼠携带长沼病毒,棉鼠携带黑港渠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和分泌物如唾液等,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此外,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亦可感染。阿根廷报告存在人与人之

关于肌紧张不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1988年美国明尼苏达地区调查显示,广泛性肌张力障碍和局限性(身体某部位)肌张力障碍年发病率分别为0.2/10万和2.4/10万,患病率分别为3.4/10万和30/10万。东欧地区年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为明尼苏达的2倍。我国尚无肌张力障碍流行病学资料。

关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GBS的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欧美发病年龄有双峰现象,即16~25岁和45~60岁出现两个高峰。我国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似乎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国外一般认为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我国GBS发病似有地区和季节流行趋势,上世纪后期我国河北与河南

关于动脉肝脏发育异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本征于1932 年首先由Sweet 报道,在一个家族中发现3 例肝外胆道闭锁,其中2 例伴有先天性心血管异常。1956 年Alagille、1973 年Watson、1976年Greenword 又分别报告了此征。

关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本病几乎发生于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在阿根廷印度、法国及美国等地为常见病,英国发病率为0.2~4.0/10万儿童,美国为0.2~3.4/10万儿童阿根廷最高为22/10万儿童,且有增高趋势日本近5年发病率增高了4倍本病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为0~5%个别报告达10%~30%,在存活者中

关于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介绍

  LEMS是一种少见疾病,报道的发病率在每百万人0.84。但是在这个报道后的5年里,荷兰发病率上升到每百万0.75,患病率每百万3.42,这可能是由于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对LEMS的最初描述是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仅仅是副肿瘤形式的疾病(SCLC-LEMS)。这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的中位数是60岁,6

关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的流行病学介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的报告不一为4.6%~17%,而有眼底改变者的发生率较高,在53%~86%。在眼底改变中,以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狭窄最常见,发病范围36%~67.3%小动脉硬化占1%~3%视网膜病变占6.5%~29.7%。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生育年龄的妇女,初产或经产均可发生,有报告初产妇

关于Crow-Fukase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Crow-Fukase综合征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27~80岁),约25%为40岁以下发病。男女发病比例为2∶1。国内1987~1993年间文献报道5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7.5岁,男女比例为2.3∶1,与国外相近。

关于法氏囊的流行病学介绍

  3-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病鸡为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间接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感染后3天出现伤亡,5-7天达到最高峰。发病鸡自身免疫感染程度不一,伤亡率不等。有混合感染的,还有可能提高伤亡率。

关于肾癌的流行病学介绍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各不相同,总体上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

关于ATIN的流行病学介绍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为双侧非化脓性肾间质病变。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且轻型或亚临床型容易漏诊,故确切的发病率不清楚,据调查统计,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占病因不明急性肾衰竭的8%~13%,由于这些回顾性调查仅包括需要就诊治疗或肾活检的严重的病例,而未包括只有轻微和暂时性血清肌酐增高的大多

关于梅毒的流行病学的介绍

  1.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早期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很大。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

关于腺热的流行病学介绍

  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呈散发性,也可引起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晚秋至初春为多。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及粪便传播,关于宫内传播

关于痢疾阿米巴的流行病学介绍

  本病流行于全世界,多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较寒冷的地区,甚至北极圈内也有阿米巴感染和流行。其感染率高低与各地环境卫生、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受染,有的地方感染率可高达50%。在我国的分布一般农村高于城市,近年来由于我国卫生状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阿米巴痢疾

关于骨质软化的流行病学介绍

  骨质软化症的流行特点与生活环境、营养程度和生活习惯等有重要关系。以前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哺乳条件差的婴幼儿、多产妇及长期哺乳的妇女,但此种情况罕见。长期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足及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居民中的本病反而多见。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佝偻病及骨质软化症在中国南方的发病率远低于冬季较长、日照时

关于SARS病毒的流行病学介绍

  SARS是一种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被传染的病人多数都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或生活在流行区内。临床上表现为缺氧、紫绀、38℃以上高热、呼吸加速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气促等,X片表现为肺部不同程度改变。  也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

关于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介绍

  智利1995年发现首例HPS病人,1995年10月至1997年7月发病仅8例,1997年10~12月发病20例,涉及全国11个地区,平均发病年龄29.7岁,病死率61%。病毒基因分析表明,发病主要由Andes病毒引起。作者认为,HPS病例的增加与当地汉坦病毒宿主动物数量的增加有关。  俄罗斯19

关于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介绍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主要在水体和土壤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如浴盆、肥皂盒等处。该菌粘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粘附,而可能成为贮菌源。此外,本菌还存在于健康人皮肤(25%)、咽部(7%),也存在于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感染源可以是病人自身(内源性感染),亦可以是不动杆菌

关于眼内炎的流行病学介绍

  感染性眼内炎是由于微生物侵入眼内组织生长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最终可能累及眼的各种结构。外源性眼内炎是在眼球壁出现破口后微生物侵入而发生的;而内源性者较为少见,是由身体内其他部位的微生物扩散到眼内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细菌,也可由真菌、寄生虫和病毒引起。病程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