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所揭示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周围多年冻土特征

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又称热融。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前者主要产生在平坦地面,冻土层内地下冰融化使地面发生沉陷,出现沉陷漏斗、浅洼地,如果洼地集水成湖,称热喀斯特湖,也称热融湖;后者主要发育在斜坡地面,由于坡地冻土层地下冰融化后饱含水分,使土体沿融冻面滑动,称热融滑塌。热喀斯特的发生发展与寒区生态环境、水资源及寒区工程密切相关,已成为目前冻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具有厚度薄、地温高等显著特点。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冷生过程在融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形成的热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基于对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天然形成的湖塘(该湖塘为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下部及其周围地温的监测分析,发现湖塘下部多年冻土上限变化较大,湖......阅读全文

寒旱所揭示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周围多年冻土特征

  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又称热融。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前者主要产生在平坦地面,冻土层内地下冰融化使地面发生沉陷,出现沉陷漏斗、浅洼地,如果洼地集水成湖,称热喀斯特湖,也称热融湖;后者主要发育在斜坡地面,由于坡地冻土层地

青藏科考:可可西里热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研究员林战举团队参与的青藏科考指,可可西里多年冻土呈现快速退化状态,并由此诱发大量的热喀斯特地貌发育。  可可西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无人区,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目前被纳入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

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

  喀斯特生境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15%,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特有种丰富。喀斯特也是一种脆弱的生境,受到破坏之后较难恢复。研究喀斯特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可为喀斯特生境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破坏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喀斯特稻田土壤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

“热喀斯特”湖加速全球变暖

  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导致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从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全球变暖。研究显示,冻土层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导致地表发生凹陷,之后雨水和融水将其填充为“热喀斯特”湖,湖水又会导致岸边和湖底冻土层突然融化。   由于北极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

青藏高原大范围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遥感研究取得进展

  已有观测和模型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大,年平均地温升高和热融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面形变是多年冻土退化的重要指示器,然而目前地面形变的研究多集中在较小空间尺度的研究上,并且对多年冻土区冻融过程的时空异质性考虑不足,大尺度大范围地表变形的空间特征以及控制因子仍不清楚。  

地化所在贵州高原晚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中取得进展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贵州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地理格局的重要过渡区段,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区内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于新生代沉积分布零星、不连续,目前对贵州高原新生代的地质、地貌演化历史研究还比较薄弱。贵州喀斯特地区河谷发育多层溶洞,记录了河流下切历史,是研究高原隆升的宝

罗维均:致力喀斯特洞穴研究

  科学研究要注重国际前沿的探索。我们意识到喀斯特地区地气交换对于区域和全球碳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在王世杰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又“大手笔”地对喀斯特地区大气、土壤和洞穴碳循环进行自动监测和采样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惊奇的初步成果。  在中国西南的广大领域,

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能力项目通过验收

  针对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日趋严重、生态功能衰退等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区域生态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场、动态监测样地、辅助性样方等,开展了喀斯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能力、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

中国洞穴鱼类金线鲃全基因组成功解译

  2016年1月4日,BMC Biology 在线发表了该杂志新年开篇的第一篇论文——来自中国的洞穴鱼类金线鲃全基因组研究。该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团队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教授石琼团队合作完成。  洞穴生物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长期生活于黑暗无光的洞穴深处,由

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亟须得到保护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林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与环境学院段一凡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保护中国喀斯特洞穴生境”的文章,呼吁重视喀斯特洞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拥有非常辽阔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喀斯特地貌孕育着大量的特有物种,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

云南发现半叶趾虎属2个新种

图为思茅半叶趾虎。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供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8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国际研究生Ade Prasetyo Agung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被鉴定为云南半叶趾虎的标本中存在多个“隐存种”。其中,发现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和普洱市思茅区及宁洱县的半叶

环江县党政代表团与亚热带所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环江县党政代表团与亚热带所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1月2日至3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书记覃永和政法委书记谭勉率该县党政代表团一行13人赴湘慰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并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代表团一行与该所领导和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主要科研骨干围绕“十二

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性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其养分限制性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功能生态学》上。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李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地化循环过

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性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其养分限制性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功能生态学》上。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李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地化

我国学者在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养分限制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其养分限制性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和养分限制比较示意图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地化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微生物生长及其一系列活动往往受养分有效性的

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3日,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正式揭牌。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实验室进行验收评定。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计划书所确立的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

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3日,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正式揭牌。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实验室进行验收评定。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计划书所确立的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

喀斯特地区固碳机制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正确评价我国西南喀斯特石灰土固碳现状和潜力、制定区域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分别在《应用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西北植物学报》上发表。   土壤有

基金委与贵州共建喀斯特科研中心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签署了联合资助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的协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出席仪式并签约。  据介绍,该科研中心的建立,旨在大力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促进

青藏高原所改进模型减小青藏高原蒸发预估误差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86.shtml   蒸散发是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中碳循环和水热循环的关键过程,深刻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气候和及亚洲季风系统演变。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浅层土壤水状况反映了

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面临石漠化

  专家将中国南方喀斯特比喻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态孤岛’”,以揭示目前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正面临的石漠化威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在12日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修复”主题论坛上说,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

岳跃民等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

  经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包括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岳跃民研究员在内的3位科学家近日荣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亚热带生态所作为获奖专家推荐单位获中科院通报表彰。  在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项目连续资助、国家外专局高端外

中国科学院发布表彰先进名单:14个单位、20位个人入选

  近日,中国科学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评选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83号)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推荐、审核,并经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和复审,拟表彰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14个、中国科学院先进

高光谱设备揭秘九寨沟喀斯特湖泊不同颜色

九寨沟五花海取样点实时湖泊颜色 图片来源:李小辉  九寨沟是享誉世界的自然旅游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多项国际桂冠。景区内遍布着众多的岩溶湖泊,清澈的湖水与湖底广泛分布的钙华沉积物、藻类等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湖泊景观。  然而,关于九寨沟风景区内蓝色喀斯特湖泊的颜色形成机制,水

一洞一新种:救救喀斯特洞穴生物

  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林,山水闻名于天下。当人们游览那些天然喀斯特洞穴时,可曾想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岩洞中,竟然也拥有着丰富、多样而独特的生物群落。  然而,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  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题为“保护中国喀斯特洞穴生境”的评述文章,呼吁重视喀斯特洞穴的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斯特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

   中国南方喀斯特起源古老、分布广泛,被认为是生态与进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团队等完成了首个喀斯特植物怀集报春苣苔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喀斯特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对喀斯特植物的多样性起源和适应性进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成效评价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