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沙群岛美济礁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南沙群岛美济礁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启用,为长期开展热带海洋环境下的深远海生态、地质、环境、材料、海洋能利用等现场原位观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试验基地。 据悉,该中心始建于2008年,其前身是中科院设立在永暑礁附近海域的海洋观测潜标站,主要开展水文、生态的长时序原位观测,支撑南海海区海洋动力与全球变化研究等。2015年,随着南海岛礁建设完成,中科院为更深入、系统、稳定地开展南海及其岛礁的海洋科学研究工作,在美济礁部署建设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科研条件与功能配置。 南海岛屿众多,生态系统多样,海洋资源丰富,深入开展南海及其岛礁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海洋科学的研究,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的全球意义。 据了解,新启用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由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负责运维管理,设有生态、地质、环境、防腐等多个功能实验室,......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我国南沙群岛生态保护修复设施启用

  为加强南海生态保护,履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我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建设了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设施,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南沙群岛的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好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保障南沙群岛乃至整个南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新启用的设施将重点用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保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环境监测与能力升级改造》项目工作计划,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8-2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的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投入运行

  近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该系统的建成可弥补中国南海南部海域上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连续监测的空白,对开展南海海域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海域的最南端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营造“海底牧场”:海洋女科学家黄晖的珊瑚梦

  在海底种珊瑚,好比在陆地上植树造林,但要与天斗、与海斗,不知难上多少倍!海洋女科学家黄晖近20年来,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珊瑚梦”。她带领团队,已成功在南海海底种植了十万多平方米的珊瑚。▲黄晖团队在中科院南海所人工培育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西沙老龙头,面对南海万顷碧涛。呼啸海风,卷起层层叠叠海浪,击

苏纪兰院士:黑潮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苏纪兰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启动了我国首个黑潮南海综合科考航次,将重点考察和研究黑潮在吕宋海峡的路径、影响范围及其对南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黑潮是沿北太平洋西边界一股由南向北、高温高盐的强大暖流。这股强大暖流对邻近东亚地区的航海、渔业生产、海洋环境以及气候均有影响。”物理海洋学家、中科

宁津生院士:厚积薄发 宁静致远

 宁津生(1932年— ) 宁津生,1932年出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后即任教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与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一起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发布

  1月21日,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正式在京发布,6位个人、两个团队获得这一荣誉,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次评选表彰这一殊荣。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出席并颁奖,他表示,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向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

南海海洋所发现南海珊瑚礁夏季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

  日前,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研究团队撰写的《南海珊瑚礁夏季是大气CO2的源》一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2011年第6期上。  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长期以来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现代珊瑚礁究竟是大气CO2的“源”或“汇”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南海珊

国家海洋局:南沙岛礁扩建不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国际在线消息: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针对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由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质水文等专业的院士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科学论证。  一、工程建设坚持生态环保理念  南沙岛礁扩建工程坚持“绿

菲律宾:不顾中方反对 勘探南海油气资源

  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27日报道,菲律宾能源部长阿尔门德拉斯27日向投资者做出保证称,菲律宾巴拉望岛西北部的2个油气区块属于菲律宾的领土,外资可以在南海水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据了解,这2个油气区块是菲律宾能源部去年6月启动的第四轮能源承包项目中允许外资勘探油气资源的15个区块中的2

只有可燃冰可接棒石油天然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能源之争,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因争夺能源而屡次爆发战争。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中东战争、中日的钓鱼岛、中越的西沙、南沙群岛、中菲的黄岩岛之争等多与争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有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之争的焦点问题。在广泛开

调查表明人类开发活动致海岛消失加剧

  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历时6年的908专项(即“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已全面完成,掌握了我国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实现了我国海岛海岸带数据的全面更新。  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围填海的兴起以及港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海岸带自然岸线

南海南部一透镜状异常原因被揭示

  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科研人员日前成功揭示南海南部一透镜状异常原因。相关成果发表于《海洋科学》。   据介绍,利用反射地震研究水体结构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该所研究人员通过对南海南部一条地震测线进行水体结构成像研究,发现在南海海盆靠近南沙群岛一侧存在一透镜状异常,该异常位

珊瑚若消失,海洋会咋样?

  新闻缘起   近年来,自然因素造成海岛不断消失的情况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在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中,有些珊瑚礁岛的面积正在减少,有些岛礁甚至已经消失,渔民的破坏性捕捞作业方式为远海珊瑚岛礁的主要威胁。   珊瑚碓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最大程度上反映海洋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张偲院士

  3月25日,在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2019年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颁给了两位获奖者,其中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偲。在广东,张偲积极推动热带海洋生态工程技术落地应用,为广东海洋科技赶超全国作出重要贡献。  在张偲看来,获得突出贡献奖“是鼓励,更是鞭策”。他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