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解析杂交水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课题组和上海师范大学黄学辉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应用多套群体解析杂交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遗传基础”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该研究解析了我国当前杂交水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学基础。 水稻粒型和垩白性状解析是当前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水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基因发掘已有一些相关报道,但这两种性状在杂交稻中的遗传基础尚不明晰。研究人员在前期完成水稻产量杂种优势遗传解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涵盖籼籼交和籼粳交在内的17套代表性F2群体的水稻外观品质性状,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解析了杂交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各显著位点的遗传效应,同时建立了基于基因型的水稻品质表型的预测模型。该研究对于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和水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高效分子育种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阅读全文

解析杂交水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课题组和上海师范大学黄学辉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应用多套群体解析杂交稻粒型和垩白性状的遗传基础”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该研究解析了我国当前杂交水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学

白度仪分析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关系其商品价值的高低。改良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品质育种的效率。为了改善杂交水稻的品质,我国学者在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李欣等采用种子性状双列资料遗传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粳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表达的特点,认为

揭示了番茄株型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叶志彪教授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对27个株型相关产量性状进行了系统的高通量遗传解析,揭示了番茄株型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为番茄高产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以“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

使用检验碾米机做好稻米垩白观测工作

在稻谷收购、大米加工,稻米如果发生黄粒、病斑、腹白及不完善粒等,都会影响加工产品的品质,因此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在稻谷收购、大米加工等部门,就需要使用使用检验碾米机来做好稻米垩白等的观测工作,从而保证原料的品质。 原粮的收购其实对于生产加工的产品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原粮收购工作没有做到位,会直

稻米品质分析仪是垩白检测中的“神器”

    通常,我们会从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和卫生品质六大类来检验大米质量。其中外观品质尤为重要,包括垩白米率与垩白大小,精米长、精米粒型(长宽比)与米粒透明度等指标。垩白的有无、大小是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最重要的性状,垩白米率越低,其米质越优。    那这么多的指标又该

垩白粒率检测,使用米质判定仪更高效

在稻米品质检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垩白这样的词语,对于懂行的人就会知道它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垩白是指稻米胚乳组织疏松而形成白色不透明部分。稻米垩白粒的多少,不仅关系到稻米的外观与否,而且还会影响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因此在稻米品质检测中,垩白粒率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现代使用米质判定仪可以十分高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让水稻既优质又高产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课题组27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可以让稻米品质和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基因,厘清了植物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种子大小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应用到新品种水稻培育中,有望让水稻好吃又高产。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

解析了直立穗基因和粒形基因间的分子和遗传互作效应

  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归功于株型的改良。而粳稻育种中,由弯曲穗型到直立穗型是十分重要的株型转变,但直立穗品种一般表现出外观品质较差等不良效应。水稻粒形、垩白等外观品质性状均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育种家很难通过传统方法来高效地改良水稻外观品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得到含有优异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

稻米品质分析仪为稻米外观品质把关

优质的稻米一般来说是具有良好的外观、蒸煮、食用以及营养都比较高,而在大米商品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大米价格不同,优质的稻米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为了做好 品质把关工作,生产企业会利用专业的大米检测仪器来进行检测,稻米品质分析仪是测定稻米外观品质的专业仪器,应用该仪器为稻米外观品质把关,稻米的外观品质检测工作

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系统检测大米垩白可不可靠?

    大米之所以会产生垩白,往往是以为灌浆期胚乳淀粉粒和蛋白质颗粒排列疏松而充气形成。垩白通常以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来表示。米粒垩白区是胚乳淀粉及蛋白质颗粒积累不够密实所致,加工时容易破碎,因此作为衡量大米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垩白直接影响了大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而利用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