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组蛋白变体H2A.Z组装失败引发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s, ULs)作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女性50岁之间的累计发病率高达70%,约1/4的患者会表现出相关症状,比如疼痛、经血过多、腹水、生育能力下降。近年来对ULs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ULs至少与3种基因的异常有关:70%的ULs病患携带有MED12基因的突变,10-15%的病患会出现染色体异常引起的HMGA2基因活化【1】,1%病患完全丢失FH基因【2】。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并不能清楚阐释ULs发生的具体分子机理。 2021年8月4日,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Lauri A. Aaltonen和Eevi Kaasinen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ficient H2A.Z de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genesis of uterine leiomyoma的研究论文。通过对2263例ULs肿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进行多组学......阅读全文

怎样检查子宫肌瘤?

  1.超声检查  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2.诊断性刮宫  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子宫腔大小及方向,感觉宫腔形

子宫肌瘤的治疗

    治疗    1.随诊观察    如患者无明显症状,且无恶变征象,可定期随诊观察。    2.药物治疗    (1)** 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nRH-a有亮丙瑞林(抑那通)、戈舍瑞林(诺雷德)、曲普瑞林(达必佳)等。GnRH-a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仅用于手术前的预

子宫肌瘤的基本介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病因分析

    病因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生长激素(GH)与肌瘤生长亦有关,GH能协同雌激素促进

子宫肌瘤的诊疗分析

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占51.2%至60%,35-50岁年龄妇女约20%一25%患有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确切病因不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该部

子宫肌瘤出血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30岁以上的妇女,20%有子宫肌瘤,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引起子宫不正常出血,或者经量增多,或者经期延长,或者两种症状同时并存。 那么究竟是哪些情况下会引起子宫出血呢?       第一种情况就是肌壁间肌瘤往粘膜层生长,这样的情况会引

解读《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导读: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60岁女性,患病率较高可达18-33%。治疗需要根据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和病情状况综合考虑。今日门诊值班,朋友因健康体检发现子宫肌瘤,甚是担心焦虑,来找咨询,经详细讲解后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完毕担心给朋友的治疗建议有失合

子宫多发肌瘤病例分析2

初步诊断:子宫多发肌瘤,原发不孕,瘢痕子宫诊疗计划: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术前积极纠正贫血,限期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二、诊治经过手术经过:患者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于2019-11-08行“经腹子宫颈肌瘤剔除术,子宫阔韧带肿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盆腔病损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大

子宫多发肌瘤病例分析4

二、子宫肌瘤的诊治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全面考虑。包括有:1.观察随访;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包括①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②子宫肌瘤

子宫多发肌瘤病例分析3

术后情况: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因血色素仍偏低,术后第1天、第2天分别再次输注红细胞3u纠正贫血及抗感染治疗。术后恢复可,无明显腹痛、发热不适,于术后第6天出院。术后常规病理:(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部分细胞较丰富,(子宫颈)多发性平滑肌瘤,(阔韧带)平滑肌瘤,(盆腔包块)纤维囊壁组织,未见衬覆上皮

分析子宫肌瘤的形成病因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生长激素(GH)与肌瘤生长亦有关,GH能协同雌激素促进有丝分裂而促进肌瘤生长,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流血或月经过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子宫多发肌瘤病例分析1

一、病历简介患者,女,32岁,己婚,0-0-0-0,因“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发4年”入院。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7-30天,经期7-10天,量稍多,伴小血凝块,色红,无痛经,白带无明显异常。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5日,量及性质同前。4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宫

子宫多发肌瘤病例分析5

分析2该患者既往已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且术中出血较多,术后予GnRHa药物减少肌瘤复发,但效果差。故本次手术术前评估患者盆腔内存在较严重粘连,且手术大出血风险极高。故术前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术后生育能力未知,除上述常见盆腔粘连致不孕外,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影响多器官功能,例如席汉综合征直接造成中枢缺血

巨大子宫肌瘤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女性,42岁,工人【主诉】发现子宫肌瘤10年余【现病史】已婚中年女性,孕3产2,顺产2次,人工流产1次。患者10余年前发现子宫肌瘤,当时未予治疗,2017-9-12外院B超显示后壁子宫肌瘤,最大约41*29*44mm。定期行B超检查发现肌瘤增大,2018-8-9省医B超提示子宫肌瘤,最大

概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1)子宫出血 为子宫肌

子宫肌瘤自我检查方法的介绍

  一、观察出血  即阴道出血,为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严重的甚至出现贫血症状。  二、观察白带  粘膜下子宫肌瘤常引起白带增多,可呈脓血样,伴有臭味。  三、自摸肿块  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

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简介

  通过将超声波聚集,局部在肿瘤内部将温度提升到65℃以上导致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治疗可以使得肌瘤发生萎缩,缓解症状。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治疗后无手术瘢痕,术后恢复快是其优点。副反应有皮肤烫伤、临近肠管损伤、血尿等报道。

关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简介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肌瘤可被挤出宫

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简介

  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肌瘤变性需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在宫腔镜下肌瘤切除,突入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可以经阴道摘除。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肌瘤过大继发严重贫血或者疑似有恶变的患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关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简介

  子宫肌瘤的数目过多或肌瘤过大时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存在小肌瘤容易残留和残腔缝合止血困难的缺陷,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恰能弥补此类缺陷而又不失微创。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  1、对于腹腔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无腹壁疤痕;  2、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3、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发生率低。  4、术后使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相关介绍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肌瘤可被挤出宫

粉碎术切除子宫肌瘤或致癌

子宫中的平滑肌肉瘤可能因粉碎术而扩散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建议,外科医生不要使用组织磨削工具移除子宫或子宫肌瘤,因为这种手术增加了散播未知癌症的风险。它还要求制造商对相关设备(组织粉碎器)的标签进行检查,并正在考虑加设“黑匣子”警告——这是FDA能够发出的最强烈警告。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介绍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可经腹部亦可经阴道进行,也可行内镜手术(宫腔镜或腹腔镜)。术式及手术途径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有否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  (1)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介绍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nRH-a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GnRH-a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仅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症状;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这种副作用。  (2)米非司酮 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

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诊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女,38岁,律师。【主诉】进行性痛经加重3天。【现病史】育龄女性,孕1产1,患者末次月经2018-4-27,患者末次月经来潮后,出现痛经逐渐加重,无法忍受,B超示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可能,患者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以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收入院,病程以来,患者无明显早孕反应,无发热,无恶心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专家共识》...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专家共识》解读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年5月第53卷第5期刊发了“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专家共识”一文(作者:郎景和、陈春林、向阳等),现初步解读如下:一、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适应症:1、有保留子宫且有生育功能需求患

多发子宫肌瘤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病例分析

病例女,47岁,子宫肌瘤4年,外院复查发现盆腔肿物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触及大小约6cm×5cm×5cm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可。外院超声检查:子宫浆膜面外多发实性低回声占位,大者位于左侧,大小约13.4cm×7.5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与肌层关系密切,子宫肌

简述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方法

  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肌瘤变性需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在宫腔镜下肌瘤切除,突入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可以经阴道摘除。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肌瘤过大继发严重贫血或者疑似有恶变的患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关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病因分析

  1、病因  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绝经后萎缩,提示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另外,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  2、检查  B型超声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有些患者需要宫腔镜检查。  3、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征,B型超声综合判断,诊断多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