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系统介绍

经过实践证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在大面积作物栽培区域已受到了重视。这当然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优异功能相关联。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旱情与墒情,然后提供农田灌溉的方案。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用于土壤墒情远程遥测调查监测、节水灌溉、温室控制、精细农业,对各种土质的土壤进行室内或者野外监测,能 够快速检测出土壤的容积水,对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控,现已广泛用于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和水利、气象等部门,并受到各部门的好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最大的 优点是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它使用GSM/GPRS/无线电台等硬件模块,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有时也被叫做无线墒情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适用最新墒情监测规范SL000-2005,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单个系统最多可对60个监测点实现垂向六点法同步检测。因此对于要检测的点,其测定的参数精确度是同类产品中相对较高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其中太阳能供电最为清洁,减少能量消耗。另外......阅读全文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系统介绍

经过实践证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在大面积作物栽培区域已受到了重视。这当然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优异功能相关联。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旱情与墒情,然后提供农田灌溉的方案。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用于土壤墒情远程遥测调查监测、节水灌溉、温室控制、精细农业,对各种土质的土壤进行室内或者野外监测,能 够快速检测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介绍

近日来,由于持续的高温少雨,导致中东部的旱情严重。目前河南多地、陕西商南、新疆伊犁地区遭遇罕见旱情。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显示,河南全省粮食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近半县市达重旱等级,旱情将进一步加剧。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干旱的农业大国。有效防旱、抗旱,减少旱灾造成的各项损失,已成为防汛抗旱各级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介绍

墒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墒情则是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墒情的判断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措施的制定,也直接关系到作 物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只有精准的测定土壤墒情,那么才能够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壤水分灌溉等生产活动,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而判断土壤墒情,最理想的设备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

1.1    产品简介土壤墒情监测是指定点定时对土壤含水量及水势进行测定,及时了解土壤水分过多、适宜、缺少与严重缺乏等情况的一项经常性的农业基础工作,是农作物“三情”(苗情、虫情、水情)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适时掌握土壤墒情,对于合理灌溉、节约用水、抗旱保收、因土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O-6型土壤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特点介绍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型号A760 SM)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特别适用于大量安装和跨区域联网。系统使用剖面式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运行可靠易于安装,可对土壤剖面4层水分、温度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架构,可组成适用于任区域跨度和工作环境的无线监测网络。配套

GPRS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功能介绍

GPRS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又被称为无线墒情监测系统,是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的仪器。GPRS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具有GSM/GPRS/无线电台,因此能 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近几年,中国农业旱情非常严重,每年春季及秋冬季,北方以及西部各地区,都会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旱情危害。如何降低旱情对农业造成 的损失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优点介绍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对墒情与旱情进行实时的监测,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该系统的应用优势。 1.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之一,相对不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不损坏土体,适合于表层和剖面上的重复连续测定,且分辨率高,精度好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   ◆ 安装方式:立杆安装或壁挂安装。   ◆ 供电方式:太阳能供电。   ◆ 对传感器供电电压:10~30V。   ◆ 与监控中心通信方式:GPRS。   ◆ 数据上报方式:实时上报。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监测土壤墒情与旱情的意义

对土壤墒情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采样时段:采样时段按规定4-10月每月逢8取样1次,逢1报出,中间间隔10d;采样仪器:采样仪器应选取常用的一种,且观测仪器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随便改变观测仪器,并注意保养和维护;土样采取:土样应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深度上重复取样3次每次取30-50g左右,土样装入铝盒前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概述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型号A760 SM)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特别适用于大量安装和跨区域联网。系统使用剖面式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运行可靠易于安装,可对土壤剖面4层水分、温度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架构,可组成适用于任区域跨度和工作环境的无线监测网络。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