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沪正式成立,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共同为创新研究院揭牌并讲话。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出席揭牌仪式,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成为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重大科学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研究院构建了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和空间科学卫星的主力军。当前,我国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这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巨大挑战。他希望创新研究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目标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院党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动......阅读全文

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在我们头顶两万公里的太空,有一群星星,它们密布在中地球轨道,穿越无线世界实现精准定位。它们是中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地理信息的“安全卫士”。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团队在工作  200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工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卫星总体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沪正式成立,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共同为创新研究院揭牌并讲话。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出席揭牌仪式,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近800万!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力学测试系统中标竟是……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大型力学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布。本次成交金额达799.6万元,中标供应商是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项目编号:TC220L05S(招标文件编号:TC220L05S)  二、项目名称:大型力学测试系统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苏州苏试试验集

微流控芯片检测微小卫星DNA

微小卫星DNA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低等动物基因组中长度100~500 bp多态性的DNA序列且微小卫星DNA核心序列仅仅是2~5bp,其也称为短串联重复(STR),使用微流控芯片检测可以积极克服传统的垂直板凝胶电泳背景模糊、费时费力、误差较大等,但是也有相对不稳定的部分缺点,微流控芯片检测应

国防科大在微小卫星研制领域取得突破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一号卫星,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与遥感卫星十四号一同发射升空。   天拓一号是我国首颗将星务管理、电源控制、姿态确定与控制、测控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微小卫星,重量为9.3公斤,主要任务是开展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接收、光学成

激光测距让低轨微小卫星避免空间碎片“碰撞”

当前,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的快速发展,如何避免微小卫星受到来自空间碎片的威胁?当微小卫星达到寿命成为空间碎片后,如何实现对其轨道的监测?研究发现,利用激光测距探测近地空间碎片的位置,可以为微小卫星等航天飞行器提供避免空间碰撞的重要信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以下

激光测距让低轨微小卫星避免空间碎片“碰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38.shtm

美制成为微小卫星提供动力的火箭推进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8月17日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微型火箭推进器,能为不足两公斤重的微小卫星提供动力。  这种推进器形似电脑芯片。它由多层金属组成,最上层有500个均匀排列的金属尖端,最底层装有一个小型液体容器,每层结构都有细微小孔,可将离子液体“吸”到最顶层的金属针状物上。  

空间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揭牌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共建空间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于英杰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海斌签署了共建空间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协议,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作为中科院在微小卫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总

中科院“共话新时代北斗精神”报告会举办

  12月3日,由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与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办的“共话新时代北斗精神”科技价值观报告会在京举办。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京区事业单位党委书记马扬出席并总结讲话,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朱振才出席并致辞,报告会由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所举行。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董永初、上海微系统所长王曦院士,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揭牌仪式由

SMILE完成星箭联合试验,实现三个“首次”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任务卫星团队,赴欧洲航天局(ESA)欧洲空间技术中心(ESTEC)开展卫星初样星箭联合试验,顺利完成接口对接、卫星分离和冲击试验。“这是SMILE任务研制过程中的里程碑节点。”

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中科院微纳卫星研制获进展

  翱翔在太空的“卫星家族”中,微纳卫星的身材虽小,能量却很大,因此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国际航天发射的主力军。近年来,瞄准国际技术最前沿,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微纳卫星研制获长足进展。  据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陈宏宇介绍,微纳卫星是指整星质量在1~100千克的卫星。相对于大型

邯郸北大共建创新研究院

  近日,记者从邯郸市政府获悉,该市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促进网络信息、云计算、AI等技术产业在邯郸及周边地区落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实施中应运而生的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2014年9月由北大与邯郸市政府共同组建,是北大在全国布局的4个研究机构之一,立足邯郸服务河北,建设一流

探秘中国小卫星家族-暗物质、量子“成员”领跑世界

  在上海张江园区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有这么一面“卫星墙”,上面“挂满”了已发射上天的约20颗卫星,包括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明星级”小卫星。  11月2日,媒体探秘中国“小卫星家族”,在2000平方米的总装厂房内,见到了系列已“上天”小卫星的初样星,还有

欧洲卫星导航竞赛必将带来创新

Who knows what’s in store for this year’s 15th edition of the European Satellite Navigation Competition (ESNC), which is currently scouting for

实现三项首次!

16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微笑”卫星)任务团队,赴位于荷兰的欧空局欧洲空间技术中心开展卫星初样星箭联合试验,顺利完成接口对接、卫星分离和冲击试验,试验实现三项国内“首次”。 “这是2020年1月SM

自主创新打造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我国渔船总数达到近100万艘,全国渔业人口约3000万人。在海上生活的广大渔民们,长年看不到电视,打不了电话,甚至遇到险情都无法呼救。27日亮相北京科博会的一套移动卫星通信设备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工作人员介绍说,该设备不仅能

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发布首批科学数据

1月11日,中科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上搭载的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英文名Solar Upper Transition Region Imager,简称SUTRI)发布首批科学数据。此次发布的数据为SUTRI常规观测后2个月( 2022年9月5日至11月5日)的数据

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成功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工作,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任务书

碳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工作,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任务书

积极参与世界航天版图重塑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思路、新器件、新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快速迭代与应用,航天技术向极大规模、极智协同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星链”计划为代表的巨型星座,开启了天基规模化部署新时代,对传统定制化卫星研产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通过引入工业化生产制造、

碳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碳卫星在轨示意图和部分CO2定标曲线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

“创新X”卫星完成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6.shtm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  据中科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

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

  3月19日下午,“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以下简称“循环工程院”)正式更名揭牌为“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  工研院的前身是循环工程院,多年来致力于将中科院的研究成果实现工程化放大,向安徽产业界的转移转化。为进一步充实循环工程院的研发和孵化能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

清华成立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4月24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未来,通过建立“能源互联网”,家里的汽车、电器、电脑、手机都将有一个IP地址,其用电量、碳排放指标都能被动态采集,最终呈现在我们的电脑或者手机APP上。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  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系系主任曾嵘介绍,研究院将建立“能源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201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前期,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揭牌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标志着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正式运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等领导同志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据悉,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是注册在苏州高新区、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

改革+创新+奋斗=世界一流研究院

         最近,一篇名为“新三板科技含量最高的企业”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与这篇帖子关联的是一家名为西部超导的企业,因为“大飞机+人造太阳”等项目需求,使其“成为中国高端钛合金和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西部超导的大股东正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依托该院50年技术

乘大巴跨越3000公里,他们开启众筹卫星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97.shtm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的17名队员从大巴车上下来,经历了连续46小时的颠簸后,每个人的腿都肿得不像自己的。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