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诺奖得主“古稀现象”:科学大爆炸认同滞后

本月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先后揭晓。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其中“最年轻”的65岁,多数人超过72岁。 追溯到上世纪前50年,科学类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只有”56岁。在科学迅猛发展、研究领域日益细分的背景下,科学类诺奖得主“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些研究诺贝尔奖的专家说,现在的诺贝尔奖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科学和发展成就。 【科学“大爆炸” 等候期漫长】 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谢尔斯特兰德说,大约100年前,世界上只有大约1000名物理学家;如今,全球范围内的物理学家大概有100万人。 “这是(诺奖反映科学成就愈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谢尔斯特兰德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等候时间越来越漫长,你不会在取得(研究)突破后马上得奖。” 如今,即使是同一个细分领域,开展类似研究的科学家也可能数以千计。因此,即使有科学家很年轻就有重大研究发现,诺贝......阅读全文

新科技“高边疆”脑科学进入人们视野 成为大国“必争之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大国在科研领域多头比拼:上天、入海、互联、虚拟……而最近几年,一个新的科技“高边疆”又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身上的最后谜团——大脑的奥秘。  专家们认为,各大国竞相投入脑科学研究意义深远。这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也关乎未来的生产力,有望深刻改变社会。  认知“黑洞”  为什么

特稿:脑科学成大国“必争之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大国在科研领域多头比拼:上天、入海、互联、虚拟……而最近几年,一个新的科技“高边疆”又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身上的最后谜团——大脑的奥秘。  专家们认为,各大国竞相投入脑科学研究意义深远。这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也关乎未来的生产力,有望深刻改变社会。  认知“黑洞”  为什么

脑科学“大国之争”:揭秘人体最后谜团

  脑科学是人类理解自然界现象和人类本身的“最终疆域”。各大国竞相投入脑科学研究,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也关乎未来的生产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大国在科研领域多头比拼:上天、入海、互联、虚拟……而最近几年,一个新的科技“高边疆”又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身上的最后谜团——大脑的奥秘。  专家们认为,

长命百岁背后奥秘:端粒酶是关键

  导读:据悉,这个研究结果将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100岁老人和端粒酶之间的确切联系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叶史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带领的团队已经解开了100岁长寿的秘密,端粒酶和长寿之间有着确切的联系。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端粒酶可对端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沪发布 全球生物制药主题报告

   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美国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在上海举行生物制药专场发布会,联合发布生物制药领域的全球科技趋势报告,包括整体报告《生物制药研发态势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之一《抗体药物研发态势分析报告》。  据悉,本次发布是继2017年

生物制药研发态势分析报告发布 美中日英德占超六成

   日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美国化学文摘社在上海联合发布了生物制药领域的全球科技趋势报告,包括整体报告《生物制药研发态势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抗体药物研发态势分析报告》。  这两份报告分别揭示了近三十年来国际及中国在生物制药总体领域和抗体药物领域的研发趋势。报告认为,生物制药总体及抗体药物的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日本发布《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欲打造“超智能社会”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日本内阁会议于2016年1月22日审议通过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该计划是日本政府自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1996年发布《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来启动实施的第五个国家科技振兴综合计划,也是日本最高科技创新政策咨询机

衰老生物学:寻找人生“不老药”

   【科学向未来】  青春永驻是人类的梦想,我们从未停止延缓衰老的探索。而今,科学的发展或许能让延缓衰老成为可能——这就是衰老生物学。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为大家介绍这一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1.无法长生不老,但健康老龄化并非不可能  我们将生命过程回归到科学本质,其

是什么在掌控你的寿命?

  自古以来,人类就追求青春常在,生命不老。在蒙昧的远古时代,人们企图借助神灵或一种隐形的力量来炼制“仙丹灵药”,达到“长生不老”。近代,科学家则运用日渐先进的研究手段,从群体、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逐层深入,研究衰老的秘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家先后提出的学说不下20余种,但是很多学说并没有得到

人类抗衰老新方法:人工干预“自噬”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项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为人类抗衰老找到新的方法。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为逆转和延缓衰老铺平了道路。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电池”。随着年龄的增长,DNA会分解和突变,线粒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形成身体症状。通过一种开创性的手法,科学家

Cell:细胞重编程让小鼠“返老还童”

  众所周知,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此外,它们还有一个惊人的能力——永葆青春。来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的这种能力延长了早衰小鼠的寿命,并使它们的机体组织重获新生。这项发表于Cell期刊上的突破性研究虽然还不能让人类返老还童,但它的确有潜力让人类的身体在衰老之后保持

人类“返老还童”不是梦?重新编码干细胞或逆转衰老

  据国外媒体报道,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殖科学的研究教授维托里奥·塞巴斯蒂亚诺(Vittorio Sebastiano)的部分工作就是照顾几百万个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存放在斯坦福大学的洛利·罗凯干细胞研究大楼(美国最大的干细胞研究机构之一)深处,塞巴斯蒂亚诺负责维持它们的温度和湿度。在他周围还有众多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