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启动“鸿鹄专项”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简称“鸿鹄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鸿鹄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相里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鸿鹄专项以“认得清、留得住、用得上”为总目标,将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重载浮空器、持久驻空超压浮空器、可复用动力浮空器、球载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系统、临近空间中高层科学探测平台等三类5型实验平台,建成我国首个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聚焦临近空间环境和生态系统,在青藏高原、低纬度、中纬度等3个典型区域,开展迄今为止覆盖参量最全、高度范围最完整的临近空间综合探测。 该项目旨在深度刻画临近空间天气、电磁环境与辐射环境,探查临近空间生物多样性,揭示临近空间关键环境要素的生物效应,引领国际临近空间科学研究,提升临近空间开发利用能力。 相里斌表示,世界各国对临近空间在科学、军事和经济领域的价值高度重视。加强对临近空间的探测和认知,抢占临近空间战略制高......阅读全文

中科院启动“鸿鹄专项”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简称“鸿鹄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鸿鹄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相里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鸿鹄专项以“认得清、留得住、用得上”为总目标,将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重载浮空器、持久驻空超压浮空器、可复用

空间中心组织首次春季临近空间环境综合观测实验

  2011年春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组织了我国首次春季临近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实验,在空间中心河北廊坊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廊坊临近空间野外站)利用综合探测设备获取我国上空直至120km的临近空间环境多参量数据。目前该实验仍在进行中,且进展顺利。  此次实验自今年3月底

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的前世今生

   6日凌晨,实践十号卫星搭载着19项创新性科学实验,进入了太空。   由于拥有地球上所没有的微重力环境,太空成为特殊的实验场,多年来吸引着人类源源不绝地来到这里开展实验。   迄今为止,在这里开展实验的中国航天器,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近日,记者来到五院探秘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的前世今生

空间中心在临近空间浮空平台原位测风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基于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的风场探测技术一方面可为临近空间大气动力学和湍流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为浮空平台自身飞行提供风场数据保障。由于临近空间低气压特殊环境,地面风速计产品不能在临近空间正常工作。德国科学家曾研发了艇载超声波风速计,获得18km以下数据,但在20km以上平飞期间失

中国空间站首批空间科学实验合作项目完成初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合作第一批项目完成初选,18个项目建议书通过初选审查。  2018年5月,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对外发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第一批合作项目机会公告。截至2018

揭秘神八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

  神八正在太空遨游,其搭载的17项生命科学实验也在静静地发生着变化。此次中德合作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涉及33种样品,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四大领域:基础生物学、空间生命技术、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生物学以及空间辐射生物学。其中一项实验是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的。

白光日冕仪首次观测并获得白光日冕像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山东大学(威海)联合团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仪,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其白光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内观测址点获得内日冕白光像(如图)。此次观测是云南天文台林隽团队承担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鸿鹄专项”子课题“日冕仪临近空间搭载实验”的任务

空间搭载:“泛舟”太空的微型生命科学实验室

  发射场载荷装配  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有这样一个生命“小立方”,在轨期间它自动化实施了多种细胞在轨共培养和分析,进行了一次对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的探索实践。  5月3日,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完全自主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完

我科学实验项目首次登上国际空间站

  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随着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2—1—点火”的指令,北京理工大学的两个墨绿色盒子,跟随“龙”飞船奔向国际空间站。  这两个小盒子,能自动变温、自动加料、自动开始和停止实验……阀、泵、反应器一个也不少,堪称“魔盒”。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介绍,科学载荷的盒子中有两

空间搭载:“泛舟”太空的微型生命科学实验室

   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有这样一个生命“小立方”,在轨期间它自动化实施了多种细胞在轨共培养和分析,进行了一次对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的探索实践。  5月3日,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完全自主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完成全部实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