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发现宇宙最早期恒星仅包含氢氦两种元素

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南方一颗昏暗的恒星事实上只由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重元素的含量只有太阳重元素含量的20万分之一。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宇宙最早期恒星几乎只由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银河系南方一颗昏暗的早期恒星的重元素含量只有太阳重元素含量的20万分之一。 宇宙大爆炸后,宇宙中的物质几乎全部都是氢原子和氦原子。只有到了后来,经历过恒星的原子核聚变反应,这些轻元素才转化为如今宇宙中存在的所有其他重元素。但是,天文学家知道,恒星(至少是现代恒星)的制造过程,离不开这些重元素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恒星首次核反应点燃之前帮助原恒星云坍塌。那么,现在就存在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即第一颗恒星又是如何形成的?此外,后来的恒星究竟是何模样? 根据现有的理论,第一代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必须非常巨大,才能够让首次核聚变反应成功点火,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阅读全文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科学家重估类地行星宜居情况

行星Gliese 581c和Gliese 581d于今年四月首次被发现,质量分别约为地球的5.5倍和8倍。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Gliese 581c所处的位置可能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即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然而法德两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Gliese 581d可能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天

盘点哈勃发射20年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

      哈勃从发射之初,就满载了天文学家的期望,试图通过它来进一步了解宇宙中的奥秘。在20年的服役历程中,它帮助天文学家们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并且引导着天文学界产生新的整体理论来解释这些结果,推动了天文科学的进步。以下列举了哈勃的重

NASA科学家揭开太空红色发光现象形成之谜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已收集了大量的太空多环芳烃(PAH)光谱数据,从而解释来自太空的神秘红色发光喷射现象。由于多环芳烃是宇宙环境中燃烧和残留产物,并且致癌,收集多环芳烃光谱的研究价值可延伸至美国宇航局天文应用领域。科学家揭示多环芳烃分子是太空红色发光现

迄今观测到最遥远类星体现身 存在于宇宙诞生6.9亿年时

  英国《自然》杂志5日发表了一项天体物理学最新进展,美国科学家报告,他们观测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类星体,其存在于宇宙诞生6.9亿年的时候(仅为目前宇宙年龄的5%)。该类星体拥有一个超重黑洞,为早期宇宙中的黑洞生长理论提供了支撑。  类星体是已知太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上世纪60年代,类星体与宇宙微波背

美科学家称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将孕育新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近日称,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天文学家们基本了解了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情况:它们将孕育出新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 在距离地球约2万光年的地方,G292.0+1.8是银河系中已知含有大量氧

国家天文台精确计算LAMOST巡天巨星的表面重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等人使用LAMOST和Kepler共同观测的约1500颗有精确星震学(Asteroseismology)表面重力的红巨星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LAMOST DR2的40万颗红巨星的表面重力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表明,新的表面重力的计算误差降到了0.1de

美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被两行星环绕的双星系统

  美国一个天文学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说,他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首次观测到一个双星系统中两个行星围绕一对恒星运转,这就像科幻电影和小说中所描绘拥有两个太阳的星系。   此前的天文学研究已证实,宇宙中的恒星多数不会像太阳一样“孤独地”运转,而往往会伴随另一颗恒星,并且两者相互环绕运转。

天文学家称银河系重约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

  3月10日电 综合报道,日前,天文学家表示,他们透过涵盖暗物质重量的新资料,首度精确算出银河系的质量,称其约是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  近日,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州航天局盖亚任务的观测数据来对银河系质量进行估计,得出的结果是约为1.5万亿太阳质量。(资料图片)  

耀斑有助发现生命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行星主星发出的恒星耀斑猛烈且不可预测,但并不一定会阻止生命的形成,而且可能有助于发现它。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 恒星耀斑是由恒星发出的,是磁成像的突然闪光。在地球上,太阳耀斑有时会破坏卫星和干扰无线电通信。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强烈的恒星耀斑也有能力消

银河系近邻星系核心发现超大质量黑洞

似曾相识:旋涡星系NGC 253的核心可能同样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类似银河系中的“人马座A”。 深入核心:天文学家们现在认为宇宙中绝大部分星系的核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  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个银河系附近的近邻星系核心部位同样存

新研究有望实现太赫兹激光器大规模商业应用

就像那些劣质电影中和星际小说中的英雄选择武器时首先想到那样,都是激光武器,这种装置通过刺激原子或者分子激发出光子而产生相干电磁辐射束,但是这种技术改进的速度已经有点落伍了。  如今,激光已经在工业上有了很频繁的应用,而且在家庭办公室里的文件文件打印方面以及在家庭影院播放电影等应用上都有所涉及。不仅如

新研究有望实现太赫兹激光器大规模商业应用

   就像那些劣质电影中和星际小说中的英雄选择武器时首先想到那样,都是激光武器,这种装置通过刺激原子或者分子激发出光子而产生相干电磁辐射束,但是这种技术改进的速度已经有点落伍了。  如今,激光已经在工业上有了很频繁的应用,而且在家庭办公室里的文件文件打印方面以及在家庭影院播放电影

太赫兹激光器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就像那些劣质电影中和星际小说中的英雄选择武器时首先想到那样,都是激光武器,这种装置通过刺激原子或者分子激发出光子而产生相干电磁辐射束,但是这种技术改进的速度已经有点落伍了。如今,激光已经在工业上有了很频繁的应用,而且

太赫兹激光器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就像那些劣质电影中和星际小说中的英雄选择武器时首先想到那样,都是激光武器,这种装置通过刺激原子或者分子激发出光子而产生相干电磁辐射束,但是这种技术改进的速度已经有点落伍了。如今,激光已经在工业上有了很频繁的应用,而且在家庭办公室里的文件文件打印方面以及在家庭影院播放电影等应用上都有所涉及。不仅如此,

独特双星系统解开脉动恒星之谜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天文学上精确测定恒星和星系的距离长期以来一直是让天文学家们困扰的难题,除去三角视差等经典方法,有一类特殊的天体,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量天尺”。这就是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和太阳不同,造父变星会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地变亮再变暗,周

天龙星团多体数值模拟成果发布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外专千人”教授瑞奈尔•斯普泽母(Rainer Spurzem)率领的、中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国家天文台“老虎”小型GPU集群,以及德国马普计算与数据装置的高性能GPU集群,首次实现了对百万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的多体模拟。这是迄今为止, 国际上规模最大、最为逼真的星团

中国SONG项目1米望远镜成功实现获取首批时序恒星光谱

  8月30日凌晨零点刚过,SONG项目1米望远镜通过连接在库德焦点的高分辨光谱仪,成功地获取了紫微左垣七(gamma Cephei,V=3.21)的短时序光谱,这标志着SONG项目团组为期4年的努力终于达成了初步的目标。这颗恒星是作为科学目标恒星进行试运行的候选源(图1)。gamma Cephei

乔瑟琳·贝尔:被诺奖遗忘的天文玫瑰

  贝尔错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戏剧性经历,成为了科学史上经常被人提及的争议性事件。又到十月“诺奖季”,全球科学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贝尔的故事此时听来,不失为理解诺奖的“另一扇窗口”。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Jocelyn Bell Burnell)   穿着同一件

NASA绘制超新星遗迹地图 揭示冲击波如何粉碎恒星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消息,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   高能X射线天文台已绘制出超新星遗迹中放射性物质的

三位科学家获2018年度邵逸夫奖

  2018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26日晚在香港举行。来自法国、美国的3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典礼并颁发奖项。  邵逸夫天文学奖颁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奥赛太空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洲太空总署普朗克计划高频仪器首席研究员

2018年度“邵逸夫奖”得奖者名单公布

   邵逸夫奖基金会于今天5月14日(星期一)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届共有三位科学家获颁奖项,得奖者名单如下。  “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二十万美元。今年为第十五届颁发,颁奖典礼定于本年9月26日(星期三)于香港举行。  “邵

X射线的诞生及应用

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中,发现射线管中发出了某种未知的射线。由于当时对这种射线的本质属性了解甚少,所以他将其称之为X射线。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伦琴就因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物理学奖,X射线也由此被称为伦琴射线。伦琴的发现为之后的科学家开辟了一条探测X射线的

两位LIGO科学家谈引力波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合作组织核心成员、加州理工学院陈雁北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1.广义相对论以时空几何来描述引力,而引力波的发现,代表了人类直接探测到了时空几何的动态扭曲。2.作为恒星演化的末态,黑洞是天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物体。引力波让我们详

2018年度“邵逸夫奖”得奖者名单公布,每项奖金120万美元

  “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二十万美元。今年为第十五届颁发,颁奖典礼定于本年9月26日(星期三)于香港举行。  “邵逸夫奖”得奖者如下:  天文学奖 颁予  尚-卢•普吉 (Jean-Loup Puget)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

科学家完成银河系暗星云普查:恒星诞生之地

示意图:我们生活的银河系 示意图   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亚利桑那大学领衔的研究组日前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针对银河系高密度气体云的巡天考察工作,这些密集的尘埃气体云是新生恒星诞生的地方。   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扬西·雪莉(Yancy Shir

物依稀为贵,这些恒星为何多点锂?

茫茫宇宙之中,似乎有极少数的小质量恒星不知道从什么神秘的地方得到了一些多余的锂元素,使自己成为了极其稀有但却非常重要的一类恒星——锂超丰恒星。最近中日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斯巴鲁望远镜(Subaru)合作发现了其中的十二颗。这些小质量的锂超丰恒星着实给理论学家出了个难题。物以稀为

天文学家发现强磁场恒星 挑战黑洞诞生理论

magnetar概念图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天文学家表示,最近发现的一颗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对恒星的演变和黑洞的诞生理论形成巨大挑战。这颗“磁星 (Magnetar)”位于距离地球1.6万光年的天坛星座的著名恒星簇Westerlund 1里。  瑞士天文学

珠峰夜空:御夫座星群熠熠生辉

珠穆朗玛峰上的夜空图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众所周知,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几乎没有任何事物可令其俯首称臣。然而,近日摄影师拍下的一幅壮观的夜空图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在夜空图中,浩瀚的夜空和璀璨的星群令宏伟巍然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黯然失色。   照片中,壮观

北大学者发现宇宙中迄今最亮类星体 挑战黑洞形成理论

黑洞外观的艺术化展示  ■最新发现与创新  在北京大学3日上午举行的通报会上,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称,他所领导的团队在距离地球128亿光年的类星体中,发现了质量为120亿个太阳的黑洞,该黑洞在宇宙大爆炸9亿年后形成,最新研究向现有的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26日出版

科学家发现矮星系包含巨大质量黑洞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报告说,在一个由恒星组成的小型矮星系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00万倍。这是超大质量黑洞早于星系形成的更有力证据,也有助于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宇宙早期黑洞和星系是如何生成的。研究发表在近日《自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