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大与合肥一中联合建设“杨振宁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市第一中学联合建设“杨振宁班”签约仪式13日在合肥市第一中学举行。记者从签约现场了解到,为响应国家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的号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市第一中学商议,经批准在合肥市第一中学瑶海校区设立“杨振宁班”人才培养基地。“杨振宁班”人才培养基地旨在以大学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模式,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路径,摸索高等院校与中学深度合作的方式。据了解,“杨振宁班”计划每年在合肥市区招收不超过40名学生,中国科大与合肥一中共同参与招生工作,报批后可调整招生人数。中国科大组建知名教授团队,参与杨振宁班学生遴选工作,为杨振宁班学生开发特色课程,定期授课。中国科大提供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杨振宁班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供支持。中国科大在少年班、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或其它类型的招生中优先遴选杨振宁班学生参与选拔。此外,合肥一中组织优秀教师团队,承担杨振宁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对于在高二前未能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阅读全文

祝贺杨振宁百岁华诞,葛墨林院士讲述杨振宁与南开故事

今年10月1日,正逢杨振宁先生100周岁寿辰。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葛墨林先生口述并审定,我校文学院副教授金鑫整理的口述史《我知道的杨振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葛墨林院士在20世纪70年代末结识杨振宁先生,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随杨振宁先生开展研究。后来在杨振宁先生的直接领导下,

杨振宁:非议背后依然故我

6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及夫人翁帆在南开大学为其举行的89周岁生日宴会上。  在有人猜测他已不做研究的时候,6月18日,89岁的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在南开大学向同行报告了他在冷原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修改了自己多年前一项理论的不完备之处。  除了回答提问时须用助听器,这位老人留给听众的印象是思

苛责杨振宁,毫无道理

  这几天,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学者放弃外籍院士“转正”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引来热议,这本是我国院士制度的难得突破,影响深远,可喜可贺,但总免不了有异议钻出来扯拉眼球,“老了想在祖国养老了”一说就最具杀伤力。  杨振宁当年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突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并为祖国强大而鞠躬尽瘁”,常有人拿来

北师大设立“杨振宁讲席教授”职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9.shtm 据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信10月26日消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杨振宁讲席教授”职位。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联合物理学系校友捐赠设立的

杨振宁、李政道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2015年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划时代的进展,5月4日上午,“引力和宇宙学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伽利略—徐光启国际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拉开序幕。会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据介绍,马塞尔·格罗斯曼奖被视为物理学界

胡锦涛考察清华大学 会见杨振宁等教授

  春暖花开时节,坐落在北京海淀区的清华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清华园里,一幢幢庄重典雅的老校舍诉说着历史,一座座富有创意的新校舍闪动着希望,赶回母校的年长校友、正在就读的年轻学子用一阵阵欢声笑语把校庆气氛烘托得格外浓郁……  4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科技观察:说说杨振宁“回国”和颜宁“出国”

  这两天,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受聘普林斯顿大学的新闻引发热议,有人说她不爱国,也有人说她是因为连续两年没有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而负气出走。在沸沸扬扬的网络舆论里,笔者发现了国人的两种观念。  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凡是华裔科学家回国都是爱国的体现,凡是中国科学家去外国都是叛徒卖国贼,这

杨振宁翁帆合作新书《曙光集》在京首发

杨振宁:我跟翁帆说,将来我不在了,我赞成你再婚 2007年12月13日,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偕夫人翁帆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   (中新社发 韩华 摄) 杨振宁和翁帆 “我跟翁帆说,将来我不在了,我赞成你再婚。她说:‘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

杨振宁告诫学生:人生最重要是方向正确

资料:杨振宁 岁月静好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1945年抵美国。1948年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夏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 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

杨振宁:中国教育缺乏“渗透”型学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传统教育哲学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适用于每个时代。事实上,很多知识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失败中,不知不觉学会的。我更愿意称这种方法为“渗透”型学法,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喜欢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