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核聚变研究开启“氘—氚”新时代

核聚变研究进入全新阶段。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版11月15日消息称,美能源部下属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日前在其世界最强辐射源——“Z机”(Z machine)装置内开启了氘—氚受控核聚变实验。当未来氘—氚比例达到50∶50时,它所产生的能量将是现有最大能量的500倍。 受控核聚变若能成功,几乎能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其所需的原料——氢的同位素氘从海水中就可以提取,据估测,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若完全参与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而氢的另一种同位素氚,又名超重氢,半衰期为12年,极为珍贵和危险,但它与氘之间的聚变却最为容易,远远胜于目前常见的氘—氘聚变。 研究团队将氚—氘的混合物加注到设备燃料中,在加入氚之后,“Z机”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其原本已经很惊人的产生中子数上限将得到前所未有地大幅飙升,当燃料与强电磁场融合时,中子数会提高60倍至90倍,新混合燃料产生的能量也将是原来的500倍。 然而,这......阅读全文

核聚变是终极能源吗?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更高效更清洁能源的探索,其中核聚变能被认为是终极选择之一。为推进可控核聚变研究,各国联合推动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近日在科技部举办的中国加入ITER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科学家就“核聚变是能源的美好未来吗”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仅在海

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 “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就像儿歌中所唱的,“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创造出“人造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绝的能源

陈贺能:激光核聚变曙光初现

位于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日前有消息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激光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首次超过了燃料吸收的能量。这既是重要的科研进展,也预示人类向着获得“永久的清洁

中青报:我国核聚变人才培养已箭在弦上

  近期发生的日本核泄漏事件持续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和平开发利用核能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就在上个月,国内核聚变界的100余名专家代表也聚集到了一起,由科技部主办的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抓紧培养和储备核聚变人才后备力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美公司设计紧密型核聚变反应堆 核聚变成科技新闻关键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紧凑型核聚变反应堆实验装置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核聚变”成为足够吸引眼球的科技新闻关键词。  10月15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设计出一款能够装载在一辆卡车上的紧密型核聚变反应堆,目前正在寻求商业或政府方面的合作伙伴,并宣称将在五年内制造出原型。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盲目

我国热核聚变核心部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一则关于“人造太阳”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也刷爆了朋友圈。许多人有疑问,太阳还可以制造?其实,这颗“太阳”是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项目上的重大突破,由于太阳是我们在自然界目前能看到的最大核聚变体,所以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那么,这颗“太阳”是如何诞生的呢?  核聚变:未来能源问题的希望  核

耗费巨额资金 核聚变技术进展缓慢

欧洲联营环形托卡马克装置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在未来,核聚变技术能给人类带来无限且廉价清洁的电力。但截止目前为止,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似乎还是举步维艰、遥遥无期。  英国卡拉姆(Culham)聚变能研究中心首席教授史蒂夫?考利(Steve Cowley)

科技部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大召开

  3月17日,由科技部主办的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许武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科大非常重视核聚变研究与人才培养,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原子核物理与原子

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力量

耗资100多亿欧元,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参与各方人口总和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在这个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国承担的ITER计划任务中的首个导体采购包可望出关,运往目的地。“

核聚变反应堆,似近实远

  ■基思·约翰逊/杰夫·布鲁姆菲尔   科学家们一直渴望着,可以掌控像太阳般制造能量的技术。值得欣慰的是,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一个“微型太阳”。   研究人员使用全世界最强力的激光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NIF),朝一个豆粒大小的目标发射

另辟蹊径的核科学先驱:没有大制作一样核聚变

  在北美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由私人资金或政府—私有混合资金支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正在探索核聚变新方法。  聚变能研究领域正在上演离奇事件,企业家精神、不同意见和开创精神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在一个可以被概括为“大科学”的最糟糕情况的领域——进度缓慢、定价高昂和繁重设计,一些人最后说“受够了”,并开始

万元熙:加速我国核聚变人才“聚变”

  日本物理学家本岛修(Osamu Motojima)去年7月担任ITER(国际热核聚变组织)总干事以来,对ITER组织的高层架构和人事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球公开招聘5位副总干事级别的管理人员,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10位专家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对收到的76份简历进行严格打分评级后,每

日本和欧洲共同探索核聚变发电

JT-60SA装置的部件之一。   日本东北电力公司日前宣布,由于遭到当地的强烈反对,计划在福岛第一核电厂附近新建一座核电厂的方案正式取消。   东北电力公司为日本最大岛本州岛几个县提供电力,而2011年发生核事故的损毁的福岛第一核电厂隶属东京电力公司,拟建的新核电厂距离福岛第一核电厂不足

美英科学家合作研发激光核聚变能

  据英国《新科学家》9月13日报道,上周,英国AWE(其前身为英国原子武器发展研究中心)公司、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携手研发激光核聚变作为清洁能源。  当氘、氚等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相遇时会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一过

关于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申报指南的通知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下发“关于发布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图片来源网络    通知中说明2008年以来,“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重点围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关键技术、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装置和关键技术研发、高水

“人造太阳”路上 中国后来居上

  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第30个年头。  核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成为了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在试图探索利用核聚变能这一新的能源。  寻找能源新出路  “核裂变已经被人类利用发电,但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也是难题。”日前,中科

美科学家推导出核聚变“热密度界限”方程

托卡马克核聚变环装置   长期以来,有一神奇的现象导致研究人员无法实现可控自持续核聚变反应。然而,最近美国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找到了解决该谜团的途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新提出的解决方式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话,那么将帮助人们消除核聚变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使核聚变成为清洁且丰富的电力来源。 核聚

中国计划未来十年培养两千名核聚变研究人才

  记者3月17日从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当前中国核聚变人才短缺,急需着手构建一个层次、布局学科合理的磁约束核聚变人才培养体系。用未来10年左右时间培养2000名从事核聚变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技术研发的各类人才,为中国核聚变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在17日核聚变能发

中国造“人造太阳”本世纪将成功诞生

  年刚过,油价又涨了。不断攀升的油价、电价让人们觉得能源危机似乎越来越近了。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理所当然地成为最早被开发利用的能源。但这些新能源在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如同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需要。   现在有一种技术可能将彻底地解决能源危机,一种无限量、安全、清洁的能源正在被研制,这就是人造太阳

《科学美国人》:2015年十大“科技成就”出炉!

  又是一年将尽,到了盘点的时候,且看《科学美国人》评选出的2015年十大科技成就。  眼控机器:运动受损人士的福音  今年早些时候,当艾瑞克・索拓用思维直接指挥机器手臂将一杯啤酒送入口中,媒体疯狂了。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但背后的技术,是在他大脑中植入的一种电极芯片,这种芯片既昂贵又具有侵入

中国成为推动ITER计划的重要力量

  太阳,是地球赖以生存的光热能量之源。  获得像太阳能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清洁能源,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这也是国际科学界推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原因。因为其研究的受控核聚变获得能量原理与太阳释放光热相同,这项计划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科学家想借此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

2014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日本“万能细胞”论文造假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成就始终扮演着“万花筒”的角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不变的多彩纸片,稍加晃动,就能转出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2014年,细胞遗传学、大脑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仍然是热门领域,航空航天作为大国实力较量的焦点从未停歇,科学伦理和危机应

美核聚变十年战略规划招致科学家猛烈批评

ITER核聚变反应器实物模型   最近,很多美国核聚变专家正猛烈抨击一份试图描绘该领域十年战略规划的报告。他们称其“有缺陷”“不尽人意”,并且认为这份贸然而出的报告充斥着潜在利益冲突。于是,来自一个23人政府顾问小组的大多数成员由于潜在利益而不得不在投票表决该报告时作出回避。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离

自然界还有未知元素没被发现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宇宙的狂想曲  1869年,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格上,一共记录了63个元素。  在此后的150年中,科学家不断完善着元素周期表,现在这张表格记录的元素已经达到118个——其中,包括了一些自然界原本不存的重元素。  这些元素是怎么发现的?又是如何产生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开始申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8〕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核聚变领域首批专项标准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2016年10月10日,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成立8周年之际,国内核聚变领域首批专项标准正式进入审查阶段,首批专项标准呼之欲出。  专项标准审查会议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主办,为期三天(10日-12日),将对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

项目官员与科学团队矛盾重重:美核聚变研究面临崩盘

一名研究人员正在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中的“甜甜圈”形状的托卡马克内工作。 图片来源:PPPL  机制失调、中断暂停、混乱无序——这是许多内部人士形容美国核聚变研究工作的词汇,该研究旨在利用让太阳发光的同样过程产生能量。美国能源部(DOE)聚变能科学(FES)项目官员与其所支持的科学团队之间产生了

新型核聚变能源研究 替代聚变技术悄悄升温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反应堆用巨大的活塞把燃料挤压进一个液态铅的旋涡中。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磁化标靶反应堆。将磁化的等离子体环注入液态金属涡流,再用一丛活

2013年世界核电建设及核电技术发展回顾

  2013年多数国家仍将继续按原计划建造核电站,并将进一步加强核安全监管,检查核设施防灾能力,调整核应急措施,积极开发先进核电技术。   ·日本   日本计划建造更多核电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他将批准建造更多的核反应堆。   这与野田佳彦领导的民主党前政府的

抓住机遇,中国氚科技需迎头赶上

  “随着民用核聚变能源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氚科技水平,已无法满足未来聚变堆开展大规模操作的应用需求,必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氚科学与技术。”  今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及ITER组织正式成立三个重大事件十年的里程碑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