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之感悟

许多人认为现代科学进步,中医药应该视为糟粕被抛弃,而谈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更是被许多医学大咖嗤之以鼻,以我的看法,中医治疗糖尿病不能代替西医的药物和胰岛素,但如果两者能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半年前,一位华西医院毕业的师姐与我谈起他的公公,55岁,近期空腹血糖6.3mmo/L,典型的空腹血糖受损。该患者自觉上半身汗出,发热,饭后明显,舌红苔黄厚,口苦,咽干,脉浮缓,当时候我辩证为湿热阻滞兼外邪袭表。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给他开了三副药,每天三次水煎服。结果一周之后,师姐告诉我,患者血糖不降反升到了6.7mmol/L,而且出汗的症状已经由上半身出汗,转变为全身出汗! 对此我有点慌了,当时的我才刚接触中药处方,基础薄弱。于是,傍晚我咨询我的老师,对该病历重新思考。在这关头,我重新整理了我的治疗思路,为何我的治疗不仅没有让他的血糖降下来,反而有所升高?而师姐又告诉我,在重症监护室遇到一位因为服用了中药,怀疑半夏中毒住进医院的患者......阅读全文

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之感悟

许多人认为现代科学进步,中医药应该视为糟粕被抛弃,而谈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更是被许多医学大咖嗤之以鼻,以我的看法,中医治疗糖尿病不能代替西医的药物和胰岛素,但如果两者能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半年前,一位华西医院毕业的师姐与我谈起他的公公,55岁,近期空腹血糖6.3mmo/L,典型的空腹血糖受损。该

中国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发病率皆高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研究披露,2013年,在中国成年人中开展的一个大型、具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率近36%。  先前的研究已经显示,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增加,如今,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流行状态。为了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率提供

糖尿病前期干预有了中医模式

  糖尿病高危人群近年逐渐扩大,安徽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经过3年研究,初步建立起糖尿病前期管理模式。该基地在安徽、浙江等省的10余家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单位试行此管理模式得到的统计结果表明,约四成糖尿病前期患者经过干预可以逆转。   糖尿病前期,通常指餐后血糖在7.8毫摩尔/升~11.1毫摩

中国糖尿病最新流行趋势:近4成中国成人是糖尿病前期

  6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临虹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永华教授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为35.7%,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JAMA.

【妊娠糖尿病】治疗

    治疗    1.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的条件    (1)糖尿病患者于妊娠前应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D、F、R级糖尿病一旦妊娠,对母儿危险均较大,不宜妊娠。    (2)器质性病

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研究新发现

  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尚樱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大多数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或者死亡,大多数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不会进展,有些甚至会恢复正常。相关研究成果以“Natural history of prediabetes i

中药再创新 挑战糖尿病

“桑枝”是桑树种植过程中的废弃物,“桑枝生物碱片”正是以“桑枝”为药材提取精制而得。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近日,由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和博澳药业)承担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抗糖尿病创新中药桑枝总生物碱片开发”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 据悉,桑枝总生物碱片的开发成功

中药再创新 挑战糖尿病

  近日,由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和博澳药业)承担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抗糖尿病创新中药桑枝总生物碱片开发”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  据悉,桑枝总生物碱片的开发成功,将引领糖尿病治疗新理念,弥补单一靶点药物长期用药存在安全性隐患的短板,突破了目前中药物质基础不明确、质量不可控、量效关

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研究新发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也随之而来,同时,糖尿病这种富贵病也随之而来了!糖尿病对生活的影响相信大家都能了解,经常谈到糖尿病而色变,尤其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危害包括易并发呼吸道及尿道感染、肺结核、皮肤感染及牙周炎等。并发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

糖尿病治疗新法门

近日,一批来自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两种受体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这些细胞表面受体的靶向作用可以促进棕色脂肪组织(BAT)(“良好”脂肪)的代谢与转化。这两种称为TRPM8和TRPP3的细胞表面受体都与人类机体中棕色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