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诺奖活动“疟疾免疫及病理学”研讨会举行

瑞典时间12月9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晚8时),继2015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作获奖报告之后,又一位中国科学家——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畜牧兽医学院院长陈启军教授登上诺贝尔奖大舞台。 陈启军教授是“因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相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而受到诺奖委员会邀请的。诺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疟疾免疫及病理学”学术报告会此时正在卡罗琳医学院微生物和肿瘤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陈启军教授第一位应邀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恶性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理》。 陈启军教授对卡罗琳医学院微生物和肿瘤研究中心并不陌生,他1995年至2010年在此工作,从事疟原虫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他对疟疾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在揭示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避机理方面,于1998年率先发现恶性疟原虫在发育繁殖过程中通过表达变异基因家族中的成员进而使部分虫体逃避人体的免疫清除,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二是发现恶性疟原虫表面变异蛋白质在介导虫体免疫逃避作用的同时......阅读全文

破译青蒿 “基因密码” 培育高含量新品种落地非洲“解近渴”

  历时5年破译青蒿“基因密码”;培育的高含量青蒿新品种在非洲“落地生根”,一举攻破原料就近供应难题;贴心考虑非洲本土居民偏好,预防疟疾的膳食补充剂化身小小“软糖”,携带方便、口感佳,为疟疾爆发地非洲大陆开出“中国良方”;青蒿素神奇新妙用获发掘,有望开发降脂新药……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唐克轩

研究揭示捣乱细胞被“刺杀”机制

穿孔素蛋白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无赖细胞(rogue cell)也叫捣乱细胞,是入侵体内或不受控制的不良分子。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31日报道,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被称为穿孔素(Perforin)的蛋白质可在细胞膜上打孔,从而杀死体内的无赖细胞。他们发现的这种

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 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在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30揭晓,三位科学家因为其在抗寄生虫领域的杰出贡献,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其中,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Satoshi Omura因为他们开发出了抗蛔虫新药阿维菌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

当我们在为陈列平鸣不平时,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10月1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公布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奖项同时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医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同时,业界爆发出对“陈列平”的关注。  华人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陈列平发现了PD-L1抗体在癌症治疗上的作用

12月Nature杂志不得不看的重磅级亮点研究

  时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匆匆划过,不知不觉12月份即将结束,在即将过去的12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重磅!科学家成功揭开多重耐药细菌躲避机体狙杀的伪装策略  doi:10.1038/s41586-018-0730-x

盘点2019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新鲜事

  2019年即将过去,至此年末,生物谷对本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屠呦呦、袁隆平先生共获“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并于

华人科学家如何在美国将中药推向临床实验?

  20多年前,耶鲁大学药理学教授Yung-Chi Cheng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想法:如果他能够开发出治疗乙肝、癌症和艾滋病的古老中药,那将会怎样?如果他能设计出一种植物药,让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更有效呢?  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美国FDA甚至连批准多成分植物性药物的程序都没有,直到2004年,该机构才

屠呦呦获诺奖创六大纪录,回应表示“获奖并不意外”

  据诺贝尔官网消息,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揭晓。一半共同授予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与日本科学家Satoshi ?mura,表彰他们发现了对抗蛔虫感染的新疗法;另一半授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Youyou Tu),表彰她发现对抗疟疾的新疗法。  此次,诺贝尔生

细数那些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们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邵峰:细胞内细菌与受体斗争的观察者

   略长的头发,蓝条纹衬衫,微胖的身材,邵峰看上去比照片上要年轻。   他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被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副总裁Jack Dixon 评价为“无论以哪种标准,他都是一颗学术明星。”   2005年至今,邵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其中有9篇论文在《自然

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将开展临床试验

  记者12日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获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负责的“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研究已于日前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双氢青蒿素在治疗疟疾的同时,将有望为人类治疗免疫学疾病作出新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表示,屠呦呦研究团队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双氢青

2019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出炉 授予细胞生物学领域,3人获奖

  1性别分析  通过检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性别,发现男性占了绝大部分,有204人获奖;而女性只有12个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学者屠呦呦教授,同时她也是女性获奖者年龄最高的,当时获奖年龄为85岁,因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有俩对夫妻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生

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研究获进展 曾因经费问题中断

  日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在卫计委领导探望她时表示,青蒿素是一个全新的物质,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其机制,全面挖掘其潜力。据悉,青蒿素在治疗红斑狼疮临床试验审批有了突破性进展,扩大适应症申请已经获得北京市申请号,并报送食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  青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为什么它既能治

植物次生代谢中萜类的代谢产物与功能

  在次生代谢中异戊二烯焦磷酸酯代谢产生的萜类物质,是植物进化到较高层次的表现。此代谢已经使四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就很说明问题。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约有1万多种。萜类可保护植物细胞膜、产生多种内源激素、保护植物免受强光的伤害、萜类中的信号物质和化感物质在植物防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

往届得主揭秘诺贝尔医学奖:临床与研究难兼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又到一年诺贝尔奖揭晓时,有人说现在,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也许都在凝神静气,期待着那通来自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电话。北京时间昨天(10月3日)傍晚,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率先揭晓,美国、卢森堡、加拿大三国的三名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三名科学家的什么研究

赛默飞组学技术前沿创新高峰论坛,带您发现组学的力量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27日,由赛默飞世尔科技主办、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办的组学技术前沿创新高峰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发现质谱力量”,邀请国内组学领域大咖共讨质谱在组学研究中的“力量”,期望共同推动中国组学研究发展。  赛默飞中国区色谱与质谱业务应用支持总监薄涛博士主持本次大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

重温下那些改变世界的诺奖女科学家

   或富裕,或贫寒,尽管出生的背景不同,但她们却同样摘得了科学领域的最高桂冠。  从1901年到2017年,女性共获得诺贝尔奖49次,获奖者48位。其中,有17人共18次获得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奖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2次、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两次、诺贝尔奖化学奖4次。  她们通过个人的贡献改变与影

屠呦呦团队科研新突破 抗疟名药青蒿素着手对付肿瘤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担当。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2018年,她和团队将重点攻关青蒿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畅谈前沿工程科技

   从飞机噪音控制到削减风致灾害,从智能材料到大数据存储,从肿瘤治疗到厕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全院学术报告会上,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6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与在场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从低噪音飞机到噪音控制  提

Nature:2015年度十大科学事件出炉!

  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伦理,研究人员在2015年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他们还作出了重要发现,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诞性的证据以及关于细胞内分子机制的细节。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开始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随着12月联合国气候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首次承诺控制或减少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