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中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价、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区划、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农科院建院61年来,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宏观战略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现场 农经所供图 2018年1月18日,一个致力于影响世界的中国国家农业高端智库——中国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了。 “意义非常重大,即将揭开中国农科院农业政策研究的新篇章。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我们这支队伍的作用,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旗帜,发挥我们的光和热。”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靠两个轮子前进 “依靠自然科学和软科学两个轮子,真正地全面履行中国农科院的职责和使命。”陈萌山认为,启动中心,一是......阅读全文

中国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中国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18日在中国农科院成立,其目标是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联合中国农科院优势资源,产出系统性、引领性、政策性、前瞻性和开放性的重大成果,逐步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成

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创新群体

对团队成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是在2000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  “这一资助对我们的作用是在团队成长、把握学术前沿等方方面面问题上,促进了我们目标的实现。”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

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探讨农业发展、食物与营养安全

  5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举办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论坛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2019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分别对中国重大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进行深入探讨。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出席论坛并致辞。  唐华俊指

专注“三农” 两会代表委员有话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  打通科技入村到田“最后一公里”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当前面临的问题,既有许多农业重大需求还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又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

转基因水稻受困舆论 中国年损失200亿

  近日,云南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所特聘教授顾秀林表示,已经占到中国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其进口检测审批程序存在缺陷。顾秀林的上述表述再次将“转基因危害”摆在公众面前。  “媒体都说转基因食品吃了不好,我们家买油基本上都选非转基因的。”《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在家乐福北京某超

樊胜根:为农业发展贡献管理智慧

  “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殊荣,更是一份责任。管理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这样的研究机构既富有挑战性,也让我受益匪浅。”近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樊胜根荣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该奖项被誉为“中国管理学界的诺贝尔奖”。樊胜根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樊胜根表示,看到中国

中国呼唤科技智库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不管是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还是建设核电、水电等国家级大工程,各国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取科学家的意见。  由此,政府决策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的作用,以及科技如何更好地支撑政府决策,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日前由中科院管

北大任黄季焜:全球粮食贸易照旧,不必囤积,莫误春耕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粮食安全与国际粮食贸易等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为此,不少人甚至开始屯粮。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从国内来说,中国的主粮基本自给,水稻和小麦等库存充足,库存占生产比例全球最高。  消费者囤积口粮,完全没必要,因为在今

转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关政府角力国家战略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

地理资源所召开“创新2020”及“十二五”规划研讨会

  根据中科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要求,11月1日至2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了“创新2020”实施方案和“十二五”规划研讨会,逐个审议、研讨了七个研究领域规划方案。所领导、各研究领域负责人、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负责人、副研究员以上科研人员、所管理与支撑部门负责人等近300

中国农科院绘制未来15年农业科技路线图

  过了一个农历新年,历史的车轮依然不断向前,科技创新仍是这个时代行进过程中最受瞩目的驱动力。哪怕是人们印象里最“土”的农业,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而近日出台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不小的篇幅聚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事实上,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反复强调大力推进农

多部委部署2018年工作 这些重点将影响你我他

2018年正式拉开帷幕,在岁末年初的时刻,多部委都对2018年的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与民生相关的各类举措着实不少,住房、工资、消费升级……这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住建部: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纳入2018年重点工作之一后,住

2007生物产业政策高级研讨会在京举行

用政策构筑生物产业新时代 2007年12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等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科学时报社在北京举办以“用政策构筑生物产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07生物产业政策高级研讨会。 来自管理部门和产业界、学术界、金融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建言献策。 国家发改

中央一号文件九年六提转基因透露了什么信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这是近九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转基因技术。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等专家认为,九年六次提转基因技术传递的正是中央持续鼓励转基因科研,探索其商业化道路的信号。  技术研究:支持科学家抢占前沿技

袁隆平参与开发的海水稻即将试种

  位于青岛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验基地即将收割新一批海水稻,并计划于今年首次在全国五大典型盐碱地试种。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表示:“争取 2018 年能够拿出不低于一个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经过国家审定的品种。”  海水稻指的是抗盐碱的水稻品种。通常情况下,水稻被植物学家列为不耐盐作物

中国农业有了专属“天眼”

  精准掌握农作物面积、物种分类以及作物养分、水分、病虫害等状况的数据,是农业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不可获取的环节,这离不开农业遥感卫星。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用户的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农业有了专属的“天眼”。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六号卫星打破了我国农业遥感中高分辨率数据长期依赖国外同

中国农业有了专属“天眼”

精准掌握农作物面积、物种分类以及作物养分、水分、病虫害等状况的数据,是农业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不可获取的环节,这离不开农业遥感卫星。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用户的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农业有了专属的“天眼”。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六号卫星打破了我国农业遥感中高分辨率数据长期依赖国

农业化工行业科技支撑重任在肩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农化行业发展释放出新的利好信号。  对此,农业部种植业司行业发展处处长许发辉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支撑被列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肥料企业应更多承担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责任;同时“

欧洲欲平衡国家间科研资源分配

“地平线2020”资金框架协议出炉。  经过长时间磋商,欧盟科技部长会议批准了一项“地平线2020”综合框架协议,通过了欧盟2014~2020年研究资金项目。最终,“地平线2020”计划预算大约在900亿欧元左右(约为1110亿美元),这与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的500亿欧元相比增加了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

中储粮:目前粮价上涨仍在可控范围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谈中国的粮食调控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国际米价出现大的涨幅,表面看,由于我们国家在粮食问题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因而亚洲米价此番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但从一个相对更长的周期,它对国内稻谷供需市场是否仍然构成潜在

刘彦随: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深层问题日益凸显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极端多变气候影响下的全球粮荒问题日益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今年9月份发布了《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告,强调歉收、涨价与限制出口等正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