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33项1.1类肿瘤新药40%集中江浙

为了摆脱国内市场过度依赖进口原研药的尴尬局面,近年来,政府从财政到政策大力支持推动药物研发,药品研发逐渐火热。 仿制药实用、周期短,但全新的一类新药研制才是我国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化学合成物,1.1类新药可以说是中国药企走向国际舞台的必备王牌。 2013年全年及2014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1.1类新药临床申报名单中,已知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共33项,约占申报名单的30%,无疑是最受药企重视的种类。 巨额利润刺激抗肿瘤药品研发火热 1.1类新药,即在国内外首次上市销售的化学合成药品,需要经过合成、提纯、动物实验以及四个期段的临床实验等重重手段来确保其安全、有效,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一类药物。 “从确认药效、提取合成,到确认分子式,再进行动物实验,这个过程花费了公司近四千万的资金,还不算国家项目资助资金在内”,一西南地区药企高管向记者解释其公司研制1.1类新药成本时说道。 这还仅仅是研发前期,“......阅读全文

关于强心苷的药物分布介绍

  强心苷仅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1.甲型强心苷:主要分布于玄参科(洋地黄属)、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羊角拗属)、萝藦科(杠柳属、马利筋属)、百合科(铃兰属、万年青属)、十字花科(糖介属)、毛茛科(侧金盏花属)等。  2.乙型强心苷:主要分布于百合科(海葱属)、毛茛科(铁筷子属)等。  迄今从各种

肿瘤疫苗的药物分类

1、全细胞疫苗全细胞疫苗根据细胞来源又可分为肿瘤细胞疫苗和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肿瘤特异性抗原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肿瘤全细胞疫苗有其独特的优势。肿瘤全细胞疫苗包含了全系列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富含CD8T细胞CD4辅助T细胞的抗原表位,能同时表达MHCⅠ和Ⅱ类限制抗原,引起全面有效的抗肿瘤应答

雷帕霉素的药物分布与代谢

雷帕霉素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的给药方式较多,有腹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及口服等。口服用药后约1.5—2小时可达峰值,口服后的平均生物利用度在肾移植受者为15%,半衰期为62小时。药物吸收入血后,95%分布于红细胞内,血浆中含量只占3%,游离状态存在的药物极少。因此临床上以全血标本来监测雷帕霉素的血药浓

体液PH对药物分布及转运影响

药物本身具有酸碱性,体液的ph值因此就会对药物的离子状态产生影响,非离子化的药物更容易透过细胞膜或作用于受体,从而产生药理作用,因此,如果是弱酸性药物,那么低ph值得体液就会使非离子化的药物的浓度更多,从而利于吸收和发挥药理作用,相反,弱碱性药物在高ph值体液中则利于吸收和发挥药理作用。药物代谢酶可

肿瘤药物“纳米时代”来临,改善肿瘤患者生存状况

  纳米药物是粒径在1-100nm的药物或药物载体的总称。众所周知,肿瘤具有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即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由于肿瘤细胞新生内皮细胞不连续性,粒径小于200nm的粒子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大量研究

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现状

  靶向药物作用机理   现代肿瘤治疗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40年代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手术和放疗。由于残留癌肿的微小转移存在,约1/3的肿瘤细胞难以彻底杀死。后来,人们发现化学药物可以杀死一些晚期肿瘤细胞并进一步发现物理疗法联合化疗可以很好解决残留癌肿的微小转移问题,自此开启了抗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药物

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20世纪70年代,Folkman教授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抑制血管生成可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治疗策略。近年来,靶向促血管生成基因已成为肿瘤治疗和预防肿瘤扩展的研究热点。目前FDA批准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根据靶点的数量分为两类:

肿瘤坏死因子的的分布特点

TNFR存在于多种正常及肿瘤细胞表面,一般每个细胞受体数目在500~5000/细胞,如ME-800肿瘤细胞系TNFR约2000/细胞,Kd为2×10-10M。不同细胞表面TNFR的数目和亲和力似乎与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并不平行。

影响药物分布因素有哪些?都是什么?

(1)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3)药物对毛细血管和体内各生理屏障的通透性。(4)药物与组织间的亲和力。体内药物与蛋白的结合通常是可逆的,体内游离型药物才有药理作用。

药物体内运转的基本过程中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各组织间的细胞膜屏障分布到各作用部位的过程。药物分布对药物药效作用的开始、作用强度、持续时间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药物分布因素:(1)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3)药物对毛细血管和体内各生理屏障的通透性。(4)药物与组织间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