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天然产物中多糖的分离、纯化与鉴定(2)

二、粗多糖的纯化粗多糖溶液加入Sevag试剂(氯仿:正丁醇=3:1混合摇匀)后,置恒温振荡器中震荡过夜,使蛋白质充分沉淀,离心(3000r/min)分离,去除蛋白质。然后浓缩,透析,加入4倍体积的乙醇沉淀多糖,将沉淀冻干。取样品0.1g溶于10ml 0.01mol/L Tris-HCL, PH=7.2的平衡缓冲液中。上样,用Buffer A: 0.1mol NaCl, 0.01 mol Tris-HCl PH=7.2; Buffer B: 0.5mol NaCl, 0.01 mol Tris-HCl PH=7.2 进行线性洗脱,分部收集。各管用硫酸苯酚法检测多糖。合并多糖高峰部分,浓缩后透析,冻干,即得多糖级分。 第二部分多糖的鉴定 目的要求 (1)了解薄层层析法分析单糖组分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红外光谱法鉴定多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单糖组分。薄层层析显色后,比较多糖水......阅读全文

天然产物中多糖的分离、纯化与鉴定(1)

第一部分多糖的提取、纯化目的要求了解多糖提取和纯化的一般方法。实验原理多糖类物质是除蛋白质和核酸之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早在60年代,人们就发现多糖复杂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它可以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调节细胞的生长,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疡和抗爱滋病 (AIDS)

天然产物中多糖的分离、纯化与鉴定(2)

二、粗多糖的纯化粗多糖溶液加入Sevag试剂(氯仿:正丁醇=3:1混合摇匀)后,置恒温振荡器中震荡过夜,使蛋白质充分沉淀,离心(3000r/min)分离,去除蛋白质。然后浓缩,透析,加入4倍体积的乙醇沉淀多糖,将沉淀冻干。取样品0.1g溶于10ml 0.01mol/L Tris-HCL, PH=7.

多糖的分离和纯化几种方法

  经过前期对多糖的提取,去除蛋白质、色素、小分子等物质得到粗多糖,而这些粗多糖其实是由很多分子量、结构不同的多糖混合而成。为了得到纯的多糖即均一性多糖,仍需进一步对这些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  1、分步沉淀法  多糖的结构和分子量不同,其极性大小不同,在有机溶剂(如醇或酮)中的溶解度不同,根据这一原

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香菇多糖

摘 要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仪, 研究了双水相系统对香菇多糖的分离。溶剂系统为w ( PEG1000 ) ∶w (K2HPO4 ) ∶w (KH2 PO4 ) ∶w (H2O) = 0. 5∶1. 25∶1. 25∶7. 0,在转速为500 r/min,流速为1. 5 mL /min的条件下,成功分离了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天然产物的溶剂体系选择

摘 要: 高速逆流色谱(HSCCC) 是一种有效快速的分离方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HSCCC 分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与以往综述按分离物质的种类对溶剂体系分类阐述不同, 将按照溶剂体系的极性对其分类阐述, 并且详细的论述了常用溶剂体系适合分离物质的特征, 列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和被分离物质的结构及分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Ito等在液-液分配色谱的基础上发明了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HSCCC技术主要有离子对逆流色谱(ion

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纯化芦荟多糖的研究

摘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研究,得出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为w( PEG600) ∶ w( KH2PO4) ∶ w( K2HPO4) ∶ w( H2O) = 5∶ 15∶ 15∶ 65,加入NaCl 的质量分数为2%。在水浴温度30 ℃

PCR 产物纯化实验

试剂、试剂盒 TE 或去离子水PCR 产物仪器、耗材 离心机和转子PCR 滤 件微量离心管实验步骤 一、材料1. 缓冲液和溶液TE(lOmmol/L Tris-HCl,lmmol/L EDTA,pH7.5) 或去离子水2. 核酸和寡核苷酸待测序的 PCR 产物3. 离心机和转子带有固定倾角转子的小型

PCR 产物纯化实验

介绍一个采用 AmiconMicrocon-PCR 滤件(Millipore) 的方法,有效地去除冗余dNTP 和引物的方法纯化 PCR 产物。本实验来源于 PCR 实验指南(第二版),作者:种康,瞿礼嘉。试剂、试剂盒TE 或去离子水PCR 产物仪器、耗材离心机和转子PCR 滤 件微量离心管实验步骤

PCR产物纯化方法

Purification of PCR Products in Preparation for CloningJoseph SambrookPeter Maccallum Cancer Institute and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