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将在青岛召开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国际甲壳动物学会主办、中国甲壳动物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将于6月20日至6月25日在青岛召开。大会将邀请8位著名甲壳动物学家作大会报告,并将组织专题报告会和14个分组报告会。除口头报告外,大会还将安排墙报、展板展览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世界甲壳动物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就和发展情况,为世界甲壳动物学工作者搭建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同时为我国甲壳动物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机。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是由国际甲壳动物学工作者组成的学术组织,除了每隔5年主办一次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外,还不定期举办夏季会议,其主办的期刊Journal of Crustacean Biolog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甲壳动物学学术刊物之一。 据介绍,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是世界甲壳动物学最高水平的国际性会议,已分别在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国家举办了六届,第六届大会于2005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据悉......阅读全文

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在青岛召开

  6月21日,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Seventh International Crustacean Congress, 简称ICC7)在青岛黄海饭店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为期5天,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主席、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主席

中国科学家《自然》文章获得进化研究新进展

来自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英国莱斯特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的研究人员从对一些保存完整的化石的精细分析入手,阐述了一个直接与早期生命进化相关的问题。 文章的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为云南大学的张喜光教授,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8年获得加拿大萨斯

相建海研究员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

  近日,国际甲壳动物学会(The Crustacean Society,TCS)理事会授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相建海2017年度“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The Crustacean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 TCSAER)”

《自然》独家:南极千米冰层下发现微型动物尸骸

  在一次罕有的湖泊钻探任务中,一千米厚的冰层下方惊现古代甲壳类与缓步动物遗骸。  距南极点600公里处有一片深埋于冰下的湖泊,科学家最近在那里钻探时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古代生命的痕迹:保存于一千米厚冰层下的微型动物遗骸。研究人员用热水钻凿通一千米厚的冰层,制造出一个直径仅有60厘米的通道。  这些比罂

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副主委、山东省科协第二和第三届副主席、青岛市政协第八届副主席,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八届主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会理

海洋所成功破译对虾基因组并获得国际首个基因组图谱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和李富花研究组主导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合作,历时十年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研究成果于1月21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为甲壳动物研究及对虾基因组育种和分子改良提供了重

云南大学最新Nature文章

  人类大脑可谓是世界上最精细复杂的机器了,比如我们平时最简单的摄食动作,也需要眼,手与神经系统协调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接受信息与作出应答,那么这个动作过程是何时出现的呢?近期来自云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发表了题为“Specialized appendages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甲壳动物新物种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甲壳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冲绳海槽水深1200多米的热液区发现了甲壳动物蔓足类1新科1新属1新种,在我国尚属首次。  海洋所沙忠利课题组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冲绳热液航次采集的大型生物标本中,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铠茗荷标本,其柄部没有鳞片,头部具有附板,

破译对虾基因组 获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和李富花研究组主导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合作,历时十年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研究成果于1月21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为甲壳动物研究及对虾基因组育种和分子改良提供了重

Nature:CRISPR技术开拓新的疆域

  细菌一直在与病毒或入侵核酸进行斗争,为此它们演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的组合,可以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

科学家发现崇西湿地生物学新属:崇西水虱属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学者12月18日联合发表了以上海崇西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属——崇西水虱属。据悉,这是中国内地首个以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属,填补了之前此项研究的空白。   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发现的底栖生物崇

木乃伊尸检揭示最古老肝脏寄生虫病

  一项日前发表于《寄生虫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一具375年前的韩国男性木乃伊由于食用生贝而患上寄生虫性肝脏感染。  1642年,63岁的Jing Lee去世并且被埋葬在如今的清道郡。当考古学家在2004年将其挖掘出来时,他的身体保存得非常完好。  在获得Jing Lee后人的许可后,由檀国大学医学院

守护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

  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据统计,东南亚涵盖了全球约20%的植物、动物和海洋物种,全境都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所谓“生物多样性热点”指的是生物物种高度集中,且面临高度破坏威胁的地区。团队在Zeyardan村驻地处理标本  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就有这样一个研究团队——东南亚野

我国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中国、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5月2日说,他们从中国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中发现了5.2亿年前一种三维立体保存的无节幼虫化石,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这项研究由中国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和刘煜博士与德国、美国科学家联合开展。他们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

勇敢活下去! 寒武纪化石揭示泛甲壳类动物祖先

  “地球生物圈经历了这么多次大灭绝,经历了小行星撞击,经历了多次严酷的冰期,也经历了白垩纪那样的酷暑,但泛甲壳类始终引吭高歌,屹立不倒。”望着手中这块记载着五亿多年历史的耳材村虫化石,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翟大有感慨万分。  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

“深渊中的独角兽”——深渊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研究新发现

  近日,进化生物学期刊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团队关于深渊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入选“Editor’s Choice Article”。  糠虾(mysids)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全世界共有1100

古地中海变迁重塑水生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获进展

  古地中海(Tethys,又称特提斯海)在6500万年前横贯欧亚大陆南部地区,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青藏高原也被古地中海所覆盖。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非洲板块与欧亚的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标志着古地中海的海退,150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导致古地中海的闭合,550万前盐度

从概念到产业:绿色化学的征程和未来

  日前,首届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绿色化学的先驱者Paul Anastas博士和领军人物如佟振合院士、Klaus Kümmerer、李朝军、Shu Kobayashi、张锁江、赵宇亮、韩布兴、James Clark等绿色化学领域的“big names”齐聚一堂,共同讨论绿色化学和

污水处理设备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全面解析

1、技术说明: 1.1 概述 二氧化氯是消毒剂中zui理想的消毒剂。它具有广谱、高效、无毒、用量小、药效长等特点。其杀菌能力为其它氯系杀菌消毒剂的2 — 5倍。是其它杀菌消毒剂的3-17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AI级)消毒剂。因为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剂而不是氯化剂,与LV

欧盟食品“过敏源”标示法规即将实施出口企业亟需关注

  欧盟食品标示法规(1169/2011)将于2014年12月13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规要求所有预包装食品(包括含酒精饮料)配料表中对“过敏源”存在情况进行标示。欧盟是我国农产品(包括肉、禽、水产制品、加工食品等)第二大出口市场,新规实施无疑将对我国出口欧盟食品尤其是加工食品产生直接影响。

201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批准,确定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现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体名单如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地球上目前最深海沟发现严重污染

  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2月1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在地球上迄今最深的海沟中发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现象。研究指出,在远离工业区、彼此间隔近7000千米且超过10千米深的海沟中发现了如此之高的污染水平,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已能到达地球的“最偏远角落”。  地球目前最深海沟之一是马里亚

研究表明拖网渔船破坏海底微生物

拖网搅动沉积物导致微生物去除的氮减少。过多的营养物质会损害水质。图片来源:Ingo Wagner/Picture Alliance  沿着海底用拖网捕捞海鲜的渔船会不加选择地伤害海洋生物,并且破坏它们的栖息地。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拖网渔船还可能破坏海底微生物清除沿海水域中过量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

没有谁像虾蛄那样来看色彩

  Gonodactylus smithii.   为什么虾蛄的眼睛有12种不同类型的光感受器,而只需要4-7种光感受器就能够编码阳光下的每一种颜色?由Hanne Thoen及其同事所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该研究通过揭示虾蛄所依赖的一种独特的、先前还没有被记录过的颜色视觉系统从而帮助解开这一谜团

渔政206船在钓鱼岛观测二级保护动物褐鲣鸟捕鱼

一只褐鲣鸟在钓鱼岛海面上捕捉到一条飞鱼   记者跟随中国渔政206船在钓鱼岛海域护渔巡航过程中,目睹了众多美丽海鸟在这片海域翱翔觅食的矫健英姿。   钓鱼岛海域“鸟丁兴旺”,中国渔政206船在航行中,经常能看见许多海鸟围绕船头上下翻飞。越靠近钓鱼岛主岛,鸟儿似乎就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孕妇缺乏维生素B12或导致婴儿肥胖及患糖尿病

  众所周知,膳食平衡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对于孕妇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她们不仅要确保自身营养平衡,还要确保婴儿的营养平衡。维他命是孕妇最重要的营养品之一。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s》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孕妇缺乏维生素B12或提高出生婴儿患肥胖及患二型糖尿病的机率。  维生素B12是大脑运

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南美白对虾基因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科研团队历时10年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基因组,并获得高质量的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相建海介绍,对虾基因组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复杂基因组,科研团队尝试了从一代到三代的各种基因组测序平

以虾抗敌:血吸虫病有了对手

  一种致命的疾病可能遇到了对手:一个大眼睛的小型甲壳动物。  一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领导的、在西非塞内加尔的研究发现,在与血吸虫病的斗争中,淡水对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然解决方案。血吸虫病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的寄生虫病,感染了约2.3亿人。  对虾以感染了寄生虫的蜗牛为食,同时提供市场化的高蛋白质的食物

2017年度国际环境与气候十大新闻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通过回顾2017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诸多重大环境事件和相关新闻,通过衡量和参考其中的影响和意义,列出了以下十条2017年度最重要的环境与气候相关新闻。  1.地球目前最深海沟发现严重污染:人类污染已达"最偏远角落"  科学家在目前整个地球的最深点,

2010全国质谱大会大会报告(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国旺研究员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许国旺研究员做了题为“液相色谱-质谱用于代谢标志物的发现和鉴定”的报告。许老师提出,现在是一个组学的时代,代谢组学作为最主要的组学之一,目前在疾病研究、药物研发及职务和微生物等领域均得到重视。   代谢组学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