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胡翌霖:SCI与学术公正

胡翌霖 去年中国SCI论文数跃居世界第二,EI(工程索引)论文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论文的品质一直是令人忧虑的。例如中国SCI论文的平均被引率仍然在一百名开外。许多论文只是追随学界热点的跟风之作,有些论文则是一篇拆成几篇发表。令人堪忧的是,SCI在西方只是一个衡量标准之一,用到中国来却几乎成为唯一标准。 这种情况类似于三聚氰胺的出现:我们用氮含量作为指标可以来检测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大家都是把它当做一个额外的检测手段,这个手段一般而言是准确的,而且本身没啥坏处。但是如果是大家都为了追求指标而追求指标,而不是为了蛋白质而提升指标,怪现象就出来了,三聚氰胺这样的问题就会在中国出现。 又好比说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要减肥,那么有一把秤时时来帮他衡量体重状况就会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说他的目的是要“看到秤上的数值变小”,那么他就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而想方设法在秤上做手脚去了,即便说难以在秤上作弊......阅读全文

胡翌霖:SCI与学术公正

 胡翌霖  去年中国SCI论文数跃居世界第二,EI(工程索引)论文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论文的品质一直是令人忧虑的。例如中国SCI论文的平均被引率仍然在一百名开外。许多论文只是追随学界热点的跟风之作,有些论文则是一篇拆成几篇发表。令人堪忧的是,SCI在西方只是一个衡量标准

摒弃论文“SCI至上”正当时

  2月23日,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其与科技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自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来的又一项重大推进措施。  “五唯”中最基本和最

马凯:中国“环境威胁论”不客观不公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6月4日说,中国无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还是人均排放量都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中国视为全球环境的威胁是不公正的。 马凯6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没有人说那些历史排放量多,人均排放量高,

七问SCI:与科研人热聊

6月28日,本报刊发《》后引发科技界热议。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以类似问卷的形式设置了七个关于SCI的问题,并广泛发出采访提纲,与多位科研人热聊SCI。 下面,我们摘选出他们的精彩回答。Q1:会根据SCI期刊热门文章定选题吗?A:会参考 需带着一种批判性的观点评估热门文章。热门文章之所以

七问SCI:与科研人热聊

6月28日,本报刊发《SCI刷屏背后的隐忧:打不破的影响因子“神话”》后引发科技界热议。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以类似问卷的形式设置了七个关于SCI的问题,并广泛发出采访提纲,与多位科研人热聊SCI。 下面,我们摘选出他们的精彩回答。 Q1:会根据SCI期刊热门文章定选题吗? A:会参

SCI易主:科研评价怎么办

  汤森路透旗下的信息科技业务,最近以35.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Onex Corp和霸菱亚洲投资公司。这个消息旋即在中国学术界引起极大关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的SCI(科学引用目录,Science Citation Index)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SCI

钟万勰:科研领域须破除“SCI迷信”

钟万勰  “国内在衡量科研能力的问题上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分倚重SCI论文,这显然不是我们该走的‘正道’。”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表示,对于SCI的过分迷信,表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并不完善,也反映出国内科研人员缺乏“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怎么调整?

  最近,有关部门下决心破除“唯论文”顽瘴难疾,打出一套组合拳,发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中备受诟病的论文“SCI至上”,为此,传统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也面临重大转变...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方式面临重大转变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

学术论文常用句型汇总 再也不愁SCI了!

Beginning   1.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2. This paper proceeds as follow.   3.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4. In this

学术女神颜宁:我的学术志趣与科研追求

  被誉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颜宁,在2017年3月31日摘取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桂冠。她带领着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时间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未能解决、最受人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  清华走出来的学术女神  2017年3月31日,世界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年轻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