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煤炭产能待“瘦身”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去产能。本月初,国务院连发两个意见,分别就煤炭行业和钢铁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贫发展进行了部署。 目标量化:两个5亿吨 根据《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我国将在3至5年内,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记者了解,针对煤炭过剩产能,近年来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煤矿7250处、落后产能5.6亿吨;2015年全国淘汰落后煤矿1340处、落后产......阅读全文

煤炭产能待“瘦身”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去产能

煤炭去产能要避免“欲速不达”

  重重困难并未减缓煤炭去产能的步伐——截至2017年底,两年内煤炭去产能已经超过5亿吨,在连续第二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同时,也“提前完成”了煤炭去产能五年任务三年“大头落地”的目标。较之2016年2.9亿吨的完成量,2017年去产能实际完成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2.1亿吨,比1.5亿吨的年

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加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美尔雅期货研究报告认为,高层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至少要做到去产能的

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安徽经验全国推广

  记者12月21日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1月至11月,全省共关闭小煤矿34个,淘汰落后产能172万吨,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关闭任务。近日,国家煤监局联合国家能源局出台文件,将我省等四个省份煤矿关闭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我省通过完善制度、部门联动、规范整合

产能过剩依旧 煤炭板块反弹空间有限

  在上周一拉升近8%后,8月21日,煤炭板块再度发力,日涨幅1.5%。对于该板块近期的走强,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只是“昙花一现”,从后期来看,煤炭板块想要真正“翻身”还需经历一场“持久战”。   从2012年中期国内煤炭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后,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低迷之中,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下降。已

发改委重申煤炭去产能 政策适度微调

  环渤海动力煤13周连涨的态势,并未让煤炭业人士乐观起来。在9月25日举办的第十一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煤炭需求持续回落、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的态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截至7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负债总额同比增长4.7%,至3.66万亿元。  

中国首次发布煤炭科学产能评测报告

  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是当前中国能源改革的首要任务,但如何界定先进产能尚不明确。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领衔的课题组1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煤炭科学产能评测研究报告》,首次对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进行排名。   课题组将“科学产能”定义为: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科

谢和平院士:科学去产能 助推“煤炭梦”

   到2050年,建成煤基多元、开放、协同、绿色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煤炭行业去产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当今社会,升级换代乃至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现在我国的钢铁、煤炭等产业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去产能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符合世界趋势。  

谢和平院士:我国煤炭提高“科学产能”势在必行

  “煤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煤炭产能不断扩大,但科学产能亟待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煤炭、钢铁等工业企业去产能化任重道远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6.9,比一季度下降0.4;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2,比一季度回落 1.8。考虑到去库存化结束后工业企业还将面临去产能化的考验,当前工业企业层面面临的压力远大于整体经济。预计三季度工业生产者信心仍有较大可能继续回落,何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