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平衡观测异常困难、资料弥足珍贵。为此,天山冰川站长期致力于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站点的扩展、数值模型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试验。 针对已有物质平衡模型较少考虑冰下热通量的问题,天山冰川站通过耦合冰川能量-物质平衡模型与多层冰温模型量化了冰下热通量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模拟的影响。此外,天山冰川站于2010年开启祁连山中段十一冰川物质平衡观测工作,基于实测资料,利用发展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重建了该冰川1964年—2017年物质平衡。 通过RTK-GNSS、无人机和地基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天山冰川站创新冰川观测技术,提高了观测效率和......阅读全文

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

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平衡

记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

何元庆(左一)及其团队在玉龙雪山。  “一次我踩到了被积雪覆盖的玉龙雪山冰裂缝上,在即将掉入几十米深冰缝的一刹那,手里的冰镐正好搭在了冰缝的裂口上,我双手死死抓住冰镐才捡回了命,现在 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玉龙站)站长何元庆博士的一段真实经历。近日

西北研究院在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

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降低会加速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发育有大量冰川,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数条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冰川正在发生消融,表现为冰川末端退缩以及冰川物质亏损,并对周边河流径流、人均水资源量等产生深刻影响。冰川退缩主要受到气候变暖及降水的影响;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可导致冰川表面

专家解读南极冰川“遗孤”

  回放:   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一座巨型冰山自今年7月份从南极派恩岛冰川断裂后,正缓慢向公共海域移动。据美国国家航天局最新卫星观测结果显示,估计目前该冰山有35公里长、20公里宽,面积大约为7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一个新加坡或两个美国亚特兰大市的面积。研究人员称,未来它可能进入

第三极”冰川科考探究阿里地区冰川特殊变化

  13日晚,在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阿里日土县东汝乡阿汝冰川前,竖起蓝色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旗帜。这标志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在阿里地区正式启动。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科考队将在这一区域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阿里地区冰川的特殊变化。考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

气候变化让冰川融水"透支"祁连山冰川正加速消融

  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960年到2013年,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了390.7米,平均每年退缩超过7米;仅2009年到2013年就退缩了79.4米,平均每年退缩将近20米。  “冰川本身就是气候的产物,对气候也十分敏感,一旦气候发生变

我国首个冰川监测塔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建成

冰川监测塔主体   气候变暖造成全球冰盖和冰川消融加剧,冰川面积和储量大幅减少。近30年来,冰川的消融退缩又出现加速趋势,许多小山岳冰川消融殆尽,由此产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负责世界冰川监测的专门机构---世界冰川监测

ICP光谱观察方式比较:垂直观测、水平观测、双向观测

  在ICP光谱仪炬管组件中产生的ICP光源,其观察方式有3种,分别是:垂直观测(Radial)、水平观测(Axial)和双向观测(DUO),下面介绍他们的区别:ICP光谱仪垂直观测:又称为垂直观测或者测试观察,是采用垂直放置的ICP光谱仪炬管,“火焰”气流方向与采光光路方向垂直;从光谱仪能够接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