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牡荆油的鉴别介绍

(1)取 亚硝酸钠约0.1g,加水1~2滴使溶解,加本品0.3ml 与 稀硫酸0.5ml,振摇,油层显翠绿色。 (2)取本品1滴,加氯仿1ml,摇匀,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溴的颜色褪去,继续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至显微黄色时,放置,渐显绿色。 (3)取本品0.1 ml,加乙酸乙酯4ml,振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牡荆油对照提取物,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C)-乙酸乙酯(10: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不得少于4个斑点)。......阅读全文

牡荆油的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交联 5% 苯基甲基聚硅氧烷(SE-54) 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25 m,柱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 6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 C,以每分钟10°C的速率升温至220°C ,保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50°C ,

牡荆油的性状介绍

  本品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澄清液体。具特殊的香气,味微辛辣。  本品能与 无水乙醇、 氯仿或 乙醚任意混合,在水中几乎不溶。 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0.890~0.910  折光率:应为1.485 ~1.500

牡荆油的鉴别介绍

  (1)取 亚硝酸钠约0.1g,加水1~2滴使溶解,加本品0.3ml 与 稀硫酸0.5ml,振摇,油层显翠绿色。  (2)取本品1滴,加氯仿1ml,摇匀,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溴的颜色褪去,继续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至显微黄色时,放置,渐显绿色。  (3)取本品0.1 ml,加乙酸乙酯4ml,振

牡荆油的鉴别及检查

  鉴别  (1)取 亚硝酸钠约0.1g,加水1~2滴使溶解,加本品0.3ml 与 稀硫酸0.5ml,振摇,油层显翠绿色。  (2)取本品1滴,加氯仿1ml,摇匀,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溴的颜色褪去,继续滴加 5%溴的氯仿溶液至显微黄色时,放置,渐显绿色。  (3)取本品0.1 ml,加乙酸乙酯4

牡荆油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检查  脂肪油  取本品1 ml,加乙醇10 ml,放置后,不得有油滴析出。  重金属  取本品1 g,依重金属检查法检查,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交联 5% 苯基甲基聚硅氧烷(SE-54) 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25 m,柱内径

牡荆子的介绍

  牡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牡荆为多种植物为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脂质、强心苷、生物碱以及植物甾体激素类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牡荆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激素水平、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治疗脂肪肝、平喘、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

牡荆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咳喘观察小儿迁延性气管炎所致的咳喘22例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36例,结果在3~4天内分别有18例和23例咳喘消失,3例和7例咳喘明显减轻,其余无效。  其中有合并症的11例,治后9例痊愈,2例无效。  对再发病例应用仍然有效,但对急性期效果较差。  认为牡荆子有化痰止喘作用,能促进呼

聚焦微波辅助双水相萃取定农吉利中牡荆素与异牡荆素

以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萃取溶剂,采用聚焦微波辅助萃取法萃取农吉利中的牡荆素和异牡荆素,HPLC测定,建立了微波辅助双水相萃取(FMAATPE)/HPLC方法测定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乙醇质量分数、微波功率、料液比、萃取时间等萃取条件以及色谱分析条

穗花牡荆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报告显示穗花牡荆子能平衡雌激素及植物性女性荷尔蒙的浓度。牡荆子可以帮助女性体内的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有助于排卵的正常化。穗花牡荆提取物也多应用于女性健康。  穗花牡荆果实提取物1992年已被德国联邦卫生局E委员会批准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和乳腺痛。

蔓荆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单叶蔓荆果实和叶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莰烯 (Camphene)和蒎烯(Pinene),并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 A;果实中尚含牡荆子黄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荆。素(Casticin)。蔓荆果实含少量(0.01%)蔓荆子碱(Vitricin)。果实含挥发油约0.16%,油中主成

白花败酱草中异牡荆苷和异荭草苷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摘 要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以乙酸乙酯∶乙醇∶水(4∶1∶5)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 0 mL /min,主机800 r/min,检测波长254 nm。以此分离条件经一步洗脱,从300 mg白花败酱草粗提物中制备得到异荭草苷24.

牡荆叶的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  牡荆叶挥发油1.04g/kg和1.73g/kg灌胃,小鼠酚红法实验表明有显着祛痰作用。此作用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切断迷走神经后祛痰作用减弱。给小鼠灌服或注射牡荆煎剂或粗提牡荆黄酮甙后,可由肺部排出,其祛痰作用也可能与此相关。也有认为牡荆叶的祛痰作用,与其减少痰液内酸性粘多糖纤维和促进其

微波辅助多相溶剂体系萃取分离农吉利中有效成分研究

农吉利(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是猪屎豆属植物野百合的干燥全草,具有利湿、清热、解毒的功能。在我国广泛应用在多种疾病如耳聋,耳鸣,头目晕眩及各种癌症如食管癌、宫颈癌、皮肤癌等的治疗。农吉利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等有效成分。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如热回流提取,冷浸提取等,不仅

片仔癀牌金牡感冒片的成分介绍

  金银花、牡荆根、贯众、三叉苦、葫芦茶、山甘草、薄荷油。辅料为淀粉。

葫芦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lline)、薯蓣皂甙元葡萄糖甙(diosgenin-B-D-blucoside)、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saponare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葫芦巴甙Ⅰ、(

片仔癀牌金牡感冒片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金银花、牡荆根、贯众、三叉苦、葫芦茶、山甘草、薄荷油。辅料为淀粉。  性状  本品为灰褐色的片;味凉、微苦。

繁缕提取物的功效成份及含量

  全草含皂甙4.5%,主要皂甙元为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又含黄酮类成分: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rient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牡荆素7,2”-二-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2″-di-O-

牡荆叶的配伍应用

  ①治风寒感冒:鲜牡荆叶24克,或加紫苏鲜叶12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预防中暑:牡荆干嫩叶6~9克,水煎代茶饮。(《福建中草药》)  ③治小便出血:捣牡荆叶取汁,酒服二合。(《干金要方》)  ④治急性胃肠炎:牡荆鲜茎叶30~6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久痢不愈:牡荆鲜茎

同性咪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丙酮酸,乙醛酸[1],脱氧核糖核酸[2],牡荆素,异牡荆素,杜荆素-2"-O-β-D-吡喃葡萄糖甙[3],以及17种化合物:如2-庚烯醛,2-戊基呋喃,反式植醇[4,5],并含中性类脂化合物,糖脂,磷脂以及脂肪酸,α-生育酚,β-生育酚[6]。

同性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丙酮酸,乙醛酸[1],脱氧核糖核酸[2],牡荆素,异牡荆素,杜荆素-2"-O-β-D-吡喃葡萄糖甙[3],以及17种化合物:如2-庚烯醛,2-戊基呋喃,反式植醇[4,5],并含中性类脂化合物,糖脂,磷脂以及脂肪酸,α-生育酚,β-生育酚[6]。  药理 

亚麻子的化学成分介绍

  种子含脂肪油约30%-40%,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并含牻牛儿基牻牛儿醇(geranylgerninol),多种甾类及

野甘草的化学成分

  全草(地上部分)含生物碱1.6%、野甘草醇(Dulciol)和抗糖尿病成分阿迈灵(Amellin)。根含甘露醇(Mannitol)约1%,并含鞣质等。根皮合廿六醇(Hexacosanol)。B-谷甾醇(B-Sitosterol)、D-甘露醇。全草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野甘草酸(du

莲子心的化学成分

  1 生物碱  莲子心中的主要成分为不同种类的异喹啉生物碱。从莲子心里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包括甲基莲心碱、莲心碱、异莲心碱、莲心季铵碱、荷叶碱、前荷叶碱、S-N-甲基异乌药碱。  2 黄酮类化合物  从莲子心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异夏佛托苷、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夏佛托苷、异鼠李素-3-O-

野甘草的化学成分及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  全草(地上部分)含生物碱1.6%、野甘草醇(Dulciol)和抗糖尿病成分阿迈灵(Amellin)。根含甘露醇(Mannitol)约1%,并含鞣质等。根皮合廿六醇(Hexacosanol)。B-谷甾醇(B-Sitosterol)、D-甘露醇。全草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野

金莲花的化学成分

  金莲花含生物碱、黄酮类。花含藜芦酸(veratric acid),荭草甙(orientin),牡荆甙(vitexin),黎芦酰胺(veratram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2]

亚麻子的分布范围及化学成分

  分布范围  亚麻子在中国的产地主要有6个,分别为: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和云南。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约30%-40%,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蔓荆子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蔓荆子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蔓荆子商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三叶蔓荆V.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单叶蔓荆分布广,产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一带。蔓荆子作为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

蔓荆子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蔓荆子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蔓荆子商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三叶蔓荆V.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单叶蔓荆分布广,产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一带。蔓荆子作为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

蔓荆子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蔓荆子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蔓荆子商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三叶蔓荆V.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单叶蔓荆分布广,产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一带。蔓荆子作为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

扁蓄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quercetin),扁蓄甙(avivcularin),槲皮甙(quercitr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木犀草素(luteolin),鼠李素-3-半乳精甙(rhamnetin-3-galactoside),金丝桃甙(hy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