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突破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研究获进展

近日,《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出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urface Current in “Hotspot” Serves as a New and Effective Precursor for El Niño Prediction,该研究发现了突破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的新因子——热点区域的表层流场,新因子可有效克服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预报的春季障碍,比传统预报因子的预报相关系数平均提高了20%。 ENSO是地球系统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对我国的洪涝、干旱和极端冷暖等气候灾害发生概率和分布范围有决定意义。在北半球的春季(4-7月),ENSO发展的自身持续性较弱,如何对这一时间段内ENSO的发展进行预报存在很大的困难,这被称为ENSO预报的春季障碍。前人找到了一些可以克服春季障碍的预报因子,如暖水体积和印太风应力等,但这些因子的预报精度还不是非常高,且在200......阅读全文

厄尔尼诺助推寨卡疫情蔓延

  一项基于流行病学模型开展的新研究19日说,2015年发生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寨卡疫情在南美大规模暴发。这项研究还预测,美国东南部、中国南部和欧洲南部存在潜在的季节性寨卡传播风险。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寨卡病毒主要有两种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

厄尔尼诺或在未来几月形成

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暖水池正在向东移动,如果其到达海平面,则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那个“小男孩”又要回来了。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报中心(CPC)于5月10日发布的一项预测结果,厄尔尼诺——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周期性的水温升高现象——很可能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出现。如果足

我们该怎样应对“弱”厄尔尼诺?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2008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厄尔尼诺对农业生产和百姓健康有哪些影响?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立浧,中国科学院

厄尔尼诺“空降” 早稻产量不减反增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从大面积来看,气候对湖南的早稻种植造成了一定的产量影响。但是我们合作社种植早稻的产量,应该比去年还每亩高出30—50公斤。尽管去年是个丰收年。”日前,在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召开的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会上的现场考察中,赫山区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刘创业向科技日报记者

深度学习协助预测厄尔尼诺 |《自然》论文

  《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Deep learning for multi-year ENSO forecasts报道了一种可以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克服了该领域内长期存在的一项挑战。用来预测厄尔尼诺现象的CNN预测系统来源: Ham et al.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于太平洋东部和

全球今年恐迎来厄尔尼诺“大烤”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世界各地频繁创下高温纪录。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

当前“厄尔尼诺”持续时间可能创纪录

记者在中国气象局今天召开的厄尔尼诺专题通气会上了解到,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发展到2015/2016年冬季,强度将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有可能成为1951年有系统记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厄尔尼诺事件。

中国气象局发出今夏厄尔尼诺预警

  29日,在中国气象局5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根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发生。一旦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那么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秋冬季都可能遭遇异常天气。据悉,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我国气候影响比较大,一是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秘鲁亚马孙河水位下降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秘鲁亚马孙河水位近一周来平均每天下降25厘米,使内河航运受到严重影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秘鲁国家水文气象局局长马科·帕雷德斯说,由于气候异常,亚马孙地区今冬的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50%。由于降雨减少,亚马孙河等河流的水位急剧下降。亚马孙河水位未来10天还

突破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研究获进展

  近日,《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出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urface Current in “Hotspot” Serves as a New and Effective Precursor for El Niño Prediction,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