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为生命工厂奠基合成生物学研究期待完美基因工具

从进化的角度讲,酵母与制作止痛剂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通过对这种微生物的基因重新进行编辑,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Christina Smolke使其精确地拥有了这一功能,Smolke团队用糖作为一种原料,将酵母转变成了一个“生物工厂”,生产出了有效的止痛剂氢可酮。 这是合成生物学的有名案例之一。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对细胞进行了重编程,复制出自然界中发现的物质,甚至是生成了自然界有机物从未正式生成过的物质。 合成生物学家雄心勃勃。“我们都喜欢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能够用生物学方法,反复、快速地按需生产任何产品。”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合成生物学家Michael Jewett说。全球各个团队正在通过基因编辑酵母、细菌和其他细胞,制作塑料、生物质能源、医药以及纤维,其目标是建立比工业同行更加廉价、简便、可持续的生命工厂。例如,日本鹤冈市生物材料公司Spiber,已经通过重新编程细菌加工出蛛丝,可用于制作坚韧且轻便的冬装。 但是......阅读全文

为生命工厂奠基 合成生物学研究期待完美基因工具

  从进化的角度讲,酵母与制作止痛剂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通过对这种微生物的基因重新进行编辑,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Christina Smolke使其精确地拥有了这一功能,Smolke团队用糖作为一种原料,将酵母转变成了一个“生物工厂”,生产出了有效的止痛剂氢可酮。  这是合成生物学的有名案例之一。

完美的微生物培养

图1.  由于致病病菌的侵害,右边的水果变成了左图的样子。 在食品安全的要求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证食品卫生,而这其中,食品发病机理的识别尤为重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例如琼脂培养技术就能把食品样本中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微生物辨别出来。这些一次又一次成功实验的取得有赖于实验设备的准确性。培养

基因合成实验

基因合成可应用于:(1)代谢通路合成;(2)基因网络构建;(3)疫苗设计。实验方法原理基因合成是指在体外人工合成双链DNA分子的技术,与寡核苷酸合成有所不同:寡核苷酸是单链的,所能合成的最长片段仅为100nt左右,而基因合成则为双链DNA分子合成,所能合成的长度范围50bp-12 kb。基因合成是用

基因合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基因合成是指在体外人工合成双链DNA分子的技术,与寡核苷酸合成有所不同:寡核苷酸是单链的,所能合成的最长片段仅为100nt左右,而基因合成则为双链DNA分子合成,所能合成的长度范围50bp-12 kb。基因合成是用人工方法合

基因合成实验

实验材料 DNA试剂、试剂盒 dNTPDAN聚合酶乙醇TE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缓冲液仪器、耗材 水浴锅培养箱实验步骤 1.  将两种寡核苷酸各1 μg加入微量离心管中,加水至17 μl,再加2 μl 的10×测序酶缓冲液。70℃加热5 min,然后在合适的退火温度下保温5  min,取2 μl 留待以后

基因合成实验

基因合成可应用于:(1)代谢通路合成;(2)基因网络构建;(3)疫苗设计。难度系数  2.0共2人点评打分点评实验,有机会获丁当奖励 +收藏 8人收藏基因合成实验标签: 基因 合成基因合成可应用于:(1)代谢通路合成;(2)基因网络构建;(3)疫苗设计。基因合成实验实验方法原理基因合成是指在体外人工

尼古丁生物合成基因获得中国和澳大利亚ZL

  22nd Century Group, Inc. (OTCBB: XXII)今天宣布,该公司的NBB基因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许可通知书和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颁发的ZL,该基因能调控烟草植物中的尼古丁合成,该公司已开发出烟草减害的突破性技术和一些戒烟产品。   中国和澳大利

脂肪的生物合成

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场所是细胞液,需要CO2和柠檬酸的参与,C2供体是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反应有二个酶系参与,分别是乙酰CoA羧化酶系和脂肪酸合成酶系。首先,乙酰CoA在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下生成,然后在脂肪酸合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酶学研究和突变体分析,目前已经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途径有了详细的了解。  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生物合成前体是ALA(氨基乙酰丙酸),两分子由谷氨酸合成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反应生成胆色素原(PBG)。4个PBG 分子形成原卟啉IX 的环状结构,叶绿素合成的第一步是由镁螯合酶插入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生物合成前体是ALA(氨基乙酰丙酸),两分子由谷氨酸合成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反应生成胆色素原(PBG)。4个PBG 分子形成原卟啉IX 的环状结构,叶绿素合成的第一步是由镁螯合酶插入Mg 离子,形成Mg-原卟啉,之后形成原叶绿素酯,再还原生成叶绿素酯。[1][2]  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