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和海山区软体动物新属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所博士张树乾和研究员张素萍在对2015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脐螺科Neomphalidae标本,其附着在黑色岩石上,形状如帽贝,但早期壳层仍保留着螺旋状,后足上具退化的厣,这些特征与同科其它属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为脐螺科动物由螺旋状向帽贝状演化的中间过渡类型。据此建立了一新属:片脐螺属Lamellomphalus Zhang & Zhang, 2017;记述了一新种:马努斯片脐螺Lamellomphalus manusensis Zhang & Zhang, 2017。该研究成果近期在贝类分类学杂志The Nautilus(2017, 131: 76–86)正式发表。脐螺科为......阅读全文

最早软体动物像鼻涕虫

  现在的软体动物包含诸多类型,从章鱼和牡蛎到蜗牛和蛞蝓,如此复杂的构成让科学家难以想象,这些动物的最古老的共同祖先看上去像什么。  现在,研究人员从摩洛哥东南部挖掘的少量具有4.8亿年历史的化石显示,这些软体动物的祖先可能类似一只长有刺的蛞蝓,其头部有一个小小的脚趾甲状的壳。古生物学家将这种动物归

我国学者揭示海洋软体动物发育演化机制假说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发海洋所刘保忠研究组题为“Dorsoventral decoupling of Hox gene expression underpin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ollus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Hox基因在软体动物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软体动物体轴发育机制新进展

  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研究团队在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冠轮动物发育演化新认知:BMP2/4-Chordin调控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的研究论文发表于生物学Top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现代软体动物祖先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种好似从萨尔瓦多·达利画作中走出来的动物。根据他们的分析,这种怪异的生活在大约5亿年前的海洋动物可能就是鱿鱼、章鱼、乌贼以及其他所有头足类软体动物的母亲。   在对来自加拿大伯吉斯页岩的化石样本进行分析之后,科学家发现了这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和海山区软体动物新属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所博士张树乾和研究员张素萍在对2015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和海山区软体动物新属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所博士张树乾和研究员张素萍在对2015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

我国率先研发出液态金属“软体动物”-能“吃食物”

  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中出现的T-1000和T-X型号终结者,可根据环境随意变形,被子弹打穿后可自动修复。让人们领略到了液态金属机器人的魅力,虽然科幻与现实研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理化所联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镓基液态合金吞食少量“食物”后,可以在各种

软体动物体轴发育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研究团队在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冠轮动物发育演化新认知:BMP2/4-Chordin调控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发表于生物学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背腹轴发育是动物发

植物多样性能预测昆虫多样性

  日前,应用宏条形码技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俞维理课题组对“植物多样性精确预测昆虫多样性”的重要结论进行了验证和扩展。  昆虫具有宿主特异性,因此植物多样性应该能够预测昆虫多样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并不支持该结论;直到Basset 等人在一个热带森林里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采样,并结合复杂的统计模

澳大利亚拟更改食用软体动物的标签要求

  2019年10月22日,澳大利亚农业部发布168-2019号行业建议通知,为防止食用软体动物用作诱饵或饲料而引入病虫害,澳大利亚农业部正建议更改食用软体动物(除牡蛎和蜗牛外)的现行标签要求。  拟议的修改包括,需在最小包装单位食品标签上标注“仅供人类食用--不得用作水生动物的诱饵或饲料”。若条件

“活化石”软体动物基因组揭示眼睛进化密码

   眼睛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这个多样的世界。但人类的视觉和其他物种有着很大的差别,更有一些物种眼睛的结构和色彩感知能力远不如人类,虽然其近亲进化出了复杂的眼睛,那些眼睛只有简单结构的“古老”物种,是如何保持其原始眼睛特征的?  5月11日,《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

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一新属两新种

新种的贝壳及齿舌(图片来源:海洋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组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发现了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2个新种,并为此建立了一新属、新亚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深海研究》。  研究团队对海洋所历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了这

从普通无脊椎动物系统获取配子实验——软体动物

实验材料蛤蜊泥螺试剂、试剂盒海水仪器、耗材剪刀Nytex 滤器实验步骤一、蛤蜊1. 在分开的两壳间插入一个小物件以防止其闭合,用小孔针头在接近性腺附近的铰合部注射少量海水,抽出液体检查其是卵子或者精子,以便鉴定性别。2. 隔断闭壳肌打开动物以便获取配子。3. 将动物从壳中取出,解剖出位于鳃下面的性腺

海洋所等在软体动物系统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软体动物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掘足纲(Scaphopoda)贝类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在系统基因组学水平证实了Diasoma假说(掘足纲-双壳纲为姐妹群),解决了长达半个世纪关于掘足纲分类地位的争议。软体动物门起

生物多样性损失每年耗费欧盟4500亿

  欧盟议会日前称,欧洲生物多样性正在静悄悄地流失,为此每年消耗欧盟4500亿欧元,这让本以脆弱的欧盟财政雪上加霜。   来自荷兰的海布兰迪(Gerben-Jan Gerbrandy)撰写了损失评估草案,并向欧盟环境委员会进行了汇报。   “欧洲境内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自然界被

Nature:癌症具有跨物种传染性?

  海洋是不计其数的多样性的海洋生物物种的家园。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这种让海洋生物繁荣生长并保护它们的水域可能也促进某些癌症在物种内和跨物种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idespread transmission of independent c

Nature:癌症具有跨物种传染性?

   海洋是不计其数的多样性的海洋生物物种的家园。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这种让海洋生物繁荣生长并保护它们的水域可能也促进某些癌症在物种内和跨物种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idespread transmission of independent

抗体的多样性

  人血清中的抗体多种多样,B淋巴细胞可产生的抗体种类在108以上,可与众多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外源性因素环境中抗原种类甚多,每种大分子抗原又有多种抗原表位,每种抗原表位均可选择激活体内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2.内源性因素抗体多样性的另一个

物种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类别名称计算公式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D=1-∑Ni2Shannon-Wiener指数H=-∑PilogPi备注:式中,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总数,Pi=ni/N,ni为物种i的重要值,Ni为物种i的个体数。

抗体的多样性

人血清中的抗体多种多样,B淋巴细胞可产生的抗体种类在108以上,可与众多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外源性因素环境中抗原种类甚多,每种大分子抗原又有多种抗原表位,每种抗原表位均可选择激活体内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2.内源性因素抗体多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基因

深海深渊里有道生物“分隔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66.shtm英国科学家报道了海面下超过4000米的一个特殊过渡区,这个过渡区将深海生物体按照不同体型隔开。带壳动物被发现大量生活在这个过渡带上方,而软体动物则主要占据了深渊深处。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在行动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而今年又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难以感受到树林的绿意,还可能失去空气、食物和水。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其他生命形式,不仅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而且人类可能

物种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11月22日,国际权威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刊出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物种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关系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Contras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样性)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介绍

  基于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样性) 和PCR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用来研究分类的技术.原理是:不同物种的DNA序列不同,那么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会得到不同的片段,这些不同的片段中,有很多长度也会有不同.通过同样两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根据酶切位点序列设计互补序列并额外添加一段特异性序列,用T4连

中科院、华大基因发表Nature新文章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的测序、组装与分析,这是第一个测序的软体动物基因组,将有助于填补我们对于种类丰富而较少研究的软体动物家族的了解空白。这一研究在线发布在9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什么是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基因多样性的概念

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 不同。

基因多样性的功能

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 不同。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态学术语。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程度,其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间格局和空间格局。在时间维度上,大到物种进化,小到群落演替、季节性变化,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或周期性的变化。在空间维度上,受热量、水分、地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呈现出纬度地带性、海拔地带性等特点。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