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编者按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的关系。这一自问只是本文引起读者注意的一个侧面,该文讨论远超出所谓“智慧”问题。 《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 我今天主要讲四点: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2)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3)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4)中国未来需要自然科学。 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是误传。误传含有善意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提出我们“古代行,现代不行”以鼓励自己。这种的说法传给外国人,特别是由英国的李约瑟再......阅读全文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的关系。这一

宋学、清学研究及其方法论启示

   宋代与清代是中国前近代学术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在诸多领域达到了中国学术发展的高峰,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和重大的影响。胡适以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史学观为依据对宋学和清学分别作了研究和评判,着力发掘其中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意义,以之作为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传统资源,体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观,

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制约因素:“三重三轻”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有适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人文社会环境的支撑。一个国家产品的创新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依赖于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又与人的思想解放状况和文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我国“重综合轻分析,重人情轻规则,重实用轻求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及其

杨叔子院士:科学人文总相宜

  前不久,杨叔子从武汉赶到北京参加“2012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中国科教界倡导科学人文相融合的旗帜性人物。年近八旬的杨叔子充满活力,言谈中不时有古文诗词脱口而出,儒雅风范让人倾慕。   从“子曰诗云”到机械工程   杨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