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新晋女院士张俐娜——用“绿色”技术溶解纤维素

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今年新增选院士名单,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成为唯一一名当选院士的女性。生于1940年的她也是此次4名70岁以上新当选院士之一,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她还是武汉大学校史上首位女院士。 张俐娜院士 变个绿色“魔术” 上周,张俐娜在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为记者变了个“魔术”:把氢氧化钠和尿素调配的溶解剂预冷到零下12℃,再放入一张纸浆板,搅动不到 2分钟,纸浆板就变成一杯透明液体。张俐娜告诉记者,如用作工业原料,这种溶解后的透明液体可成为媲美天然的丝绸、坚固耐用的杯子甚至是环保塑料膜。 这个“魔术”的原理,就是她与研究团队花12年研究出的水体系低温溶解高分子的“绿色”方法和新概念。“我没想过要当大教授、大科学家,我只是每做一件事就要做好。”面对荣誉,张俐娜显得很淡然。虽年届七旬,但依然风度优雅、端庄秀丽,张俐娜每天在科研一线忙碌,她对工作的勤奋、认真,让年......阅读全文

张俐娜:化学大奖中国折桂

   “2011 年安塞姆·佩恩奖的获奖者为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教授,中国!”当地时间3月29日晚,在美国安纳海姆市举行的ACS(美国化学会)年会上,当学会主席最后公布2011年获奖名单时,全场掌声雷动。作为国际上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半个世纪以来,张俐娜教授是第一

张俐娜院士领取国际化学大奖安塞姆佩恩奖

    “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3月27日,美国圣地亚哥,在专门为张俐娜举行的安塞姆·佩恩奖颁奖仪式上,播放着这段视频,身着酒红色天鹅绒旗袍、乳白色西式上装的中国女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高贵典雅的形象,引起现场一片赞叹声和掌声

张俐娜院士:72岁解决可再生能源领域世界难题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张俐娜因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逝世,享年80岁。 今年8月,张俐娜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坚持为参加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中学生上了一堂“绿色化学”科普课,不料这堂课成为她生前最后一堂课。 她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

再失一人!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张俐娜因病与世长辞

  18日凌晨,武汉大学发布讣告,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7日20时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张俐娜院士  讣告称,遵照张俐娜院士生前意愿,张俐娜院士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  据武汉大学官网介绍,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

唯一新晋女院士张俐娜——用“绿色”技术溶解纤维素

  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今年新增选院士名单,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成为唯一一名当选院士的女性。生于1940年的她也是此次4名70岁以上新当选院士之一,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她还是武汉大学校史上首位女院士。 张俐娜院士  变个绿色“魔术”   上周,张俐娜在武大化学与分子

实验室来了法国女博士后

  暑期,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的实验室来了个一位特殊的博士后。走进张俐娜院士实验室,大概40平方米左右,用玻璃墙相隔。来自法国的Sophie Bedel(索菲亚·贝德尔)端坐在电脑旁看资料。索菲亚是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化学高分子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甲壳素(Chitin)的应用与产业化。“在我的研究课题中

武大张俐娜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

  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分会主席宣布,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俐娜教授获得2011年安塞姆·佩恩奖(Anselme Payen Award)。由此,她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美国化学会奖代表国际化学界的水平,其中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上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在江汉大学举行

  2016年12月24日上午,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在江汉大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庆祝大会由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办,江汉大学承办,《化学与生物工程》编辑部、大连微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科新化工仪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中国科学院张俐娜院士和卓仁禧院士等近三百位学会成员出席了庆祝大

“殴打院士”的张某,刑拘!

  5日晚,@平安北京朝阳发布警情通报:2021年6月12日12时许,王某年(男,54岁)到朝阳公安分局奥运村派出所报案,称6月6日其和吴某蓉(女,85岁)在朝阳区某小区被他人殴打。  为准确定性,细致还原案发全程,当日警方依法受理案件后,即开展了以下工作:调取案发现场视频录像,固定证明案件事实的客

张启发院士倡导这种“硬核”操作

  7篇PNAS论文都带中文署名!  自2015年起,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7篇论文都带有中文署名!这样的硬核操作,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带领的研究组。  该研究组最近一篇同样操作的论文在PNAS上发表后引发关注,因为这样的署名方式对于国内课题组来说并不常见。

2011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武汉有4人当选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9日揭晓。51名科学家从314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数达到727名。   在9日举行的中科院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上,新当选院士们现场签署了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公开郑重承诺。这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第一

张明杰院士发表Nature综述文章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3月18日的《自然综述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chanistic basis of MAGUK-organized complexes in synaptic development and si

张春霆院士:学术评价的评价

  1 引言 学术评价者学术界之大事也,事关国家科技的良性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关乎科研人员的入职、职称的提升、资助和奖励的获取等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 2010年6月17日,英国著名刊物《自然》(Nature)以《评价的评价》为题发表了一篇社论,对本期中发表的三篇有关学术评价的文章加以介绍和

张兴栋院士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国东部时间2月6日上午10点,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官方网站公布了评选出的2014年院士名单(共67名美籍院士和11名外籍院士)。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因在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领域的卓越贡献而上榜,为11名外籍院士中唯一一名中国人,也是该院历史上第9名中国籍院

张弥曼院士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新近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弥曼院士系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她于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并先后于1965年至1966年及1980年至1982年在瑞典国家自然历

中国“她”力量闪耀世界科技圈

  屠呦呦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诺贝尔奖和证书  张弥曼(右一)等“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合影  安塞姆·佩恩奖得主、中科院院士张俐娜  (均来自百度网)  干练的短发、慈祥的面容、深灰色的中式盘扣上衣搭配同色长裙,这就是近日被刷屏的张弥曼女士。近日,这位82岁的中国科学家就是以这样优雅的形象出现

刘源张院士获首届中国质量奖

王勇国务委员为刘源张院士颁发首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奖   12月16日,首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并为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因在我国推广、普及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做出突出贡献,获得首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奖。   

张杰院士: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上海视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当前,我国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面临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资本驱动创新

张钹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科学技术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科技为基础的系统集成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致20

张乾二院士:参与采集工程的感悟

2013年7月,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团队,前排中间为张乾二。张乾二院士采集组工作照  2012年5月,得知自己入选了这批中国科协组织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深感荣幸,同时又感到惶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术工作者,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一生只力求探索自然规律和追求科学真理,不管教学上还是

张启发院士等人PNAS发表水稻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虫害是全球范围内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个主要限制。寄主植物抗性通常是控制害虫的一个关键策略,但是经常被新出现的昆虫种群所克服。在自然界中,植物已经发展出了各种策略用于可持续的防御。近期,来自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一个抗褐飞虱基因BPH9,并表明该基因位点的等位基

张杰院士:强激光焦点下的奥秘

  11月21日,2021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举行。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张杰院士获颁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以奖励他与其团队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高能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和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  激光,是人类最

张明杰院士Cell发布重要研究发现

  我们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元都是通过突触这一微米级的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每个突触都包含一层紧密包装、富含蛋白质的隔室——突触后密集区(postsynaptic density,PSD),PSD负责大脑信号处理和传递。PSD蛋白编码基因突变是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智障(ID)在内的一些精神疾病的主要原

张杰院士:继往开来的一代

  30年来,我们也许走过不尽相似的道路,经历过不尽相同的人生旅途,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是77/78级的同学,从毕业到现在的30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这一代成长于10年浩劫,大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尽管我们有过最困难的物质生活,最贫瘠的文

张明杰院士PNAS发表研究新成果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乔治亚瑞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解析Crumbs尾区与PALS1的PDZ–SH3–GK串联体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出了顶面Crumbs复合体的高度特异性装配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11与1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Ming

张尧学院士:让透明计算更“透明”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

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张杰由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正式当校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千名毕业生听不到他们“杰哥”的毕业致辞了。这个“校长保留节目”已持续了整整10个学年。  23日上午,随着中组部任免决定的宣布,张杰院士不再担任上海交大校长,由常务副校长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1名科学家脱颖而出

  综合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9日揭晓。51名科学家从314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9名,化学部7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9名。至此中科院院士总数达到727 名。   在9日举

化学部召开全体院士会议

  5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召开全体院士会议,化学部第十六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朱道本主持会议。  朱道本代表化学部第十六届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重点对化学部过去两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在院士增选方面,关注和支持“化学生物学”等多个新兴和交叉学科,新当选的9位院士平均年龄53.7岁,是近三次增选中

你好!娜特派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46.shtm湖北兴山县,地处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平均海拔700多米。樱桃李是从高海拔地区引进的品种,要想在兴山扎根,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