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 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促胃液分泌素瘤可引起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症状表现为难以治愈的消化道溃疡 。后期可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引起如腹痛 、消瘦 、黄疸等症状。......阅读全文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  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促胃液分泌素瘤可引起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症状表现为难以治愈的消化道溃疡 。后期可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引起如腹

胰岛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胰岛细胞瘤(tumors of pancreatic islet cell tumor) 又称胰岛细胞腺瘤(islet cell adenoma)。  发生在胰岛细胞的肿瘤。  胰腺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由β细胞形成,临床上很少见,据国外统计发病率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疾病病理介绍

  胰岛细胞瘤比较少见,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胰岛素瘤(insulinoma)最常见,占60~90%,肿瘤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通常较小,大多小于2.0cm。其次是促胃液分泌素瘤(gastrinoma),占20%,常常多发,可发生于胰外,以十二指肠和胃壁多见。其他少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西医诊断介绍

  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临床表现有:  一、 Whipple三联症:  ①饥饿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症状;  ②发作时血糖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西医诊断介绍

  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临床表现有:  一、 Whipple三联症:  ①饥饿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症状;  ②发作时血糖

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辅助检查介绍

  1、发作时血糖0.3,如>1.0可肯定诊断。空腹血浆胰岛素>200uU/ml可肯定诊断。  3、口服糖耐量试验:典型者呈低平曲线,部分可糖耐量降低,少数呈早期低血糖或正常糖耐量曲线。  4、饥饿试验:阳性有助诊断。空腹血糖>2.8mmol/L者方可试验。90%以上禁食24-36h可激发低血糖。少

胰岛细胞瘤的病理变化介绍

  病理变化:  (1)肉眼观:肿瘤多为单个,体积较小,约1cm~5cm或更大,可重达500g,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或不完整,色浅灰红或暗红,质软、均质,可继发纤维组织增生、钙化、淀粉或粘液样变性和囊性变;  (2)镜下:瘤细胞排列形式多样,有的呈岛片状排列(似巨大的胰岛)或团块状,有的

关于嫌色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嫌色细胞瘤(chromophobe cell tumor) 本病为垂体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1~50岁。首先症状多为视力影响及典型的视野缺损,双颞侧偏盲。6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症状,一般不严重,早期头痛多为肿瘤牵拉鞍膈所致,呈发作性,但不因头位改变而加剧或消失。内分泌失调症状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细胞,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

INS-1细胞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1) 来源:传秋生物细胞库2) 形态:贴壁 多角形3) 含量:>1x106 个/mL4) 污染: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检测为阴性5) 规格:T25瓶或者1mL冻存管包装6) 运输:顺丰发货培养条件:培养基:RPMI1640+10%FBS+0.05mM 2-巯D基D乙

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B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发生的实体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分型众多,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现在被认为是起源于B细胞的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MCL

治疗胰岛细胞瘤的简介

  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肿瘤,若手术探查未发现肿瘤或肿瘤已转移,则可行药物治疗,如甲氰咪胍治疗胃泌素瘤,氯苯甲噻二嗪治疗胰岛素瘤,生长抑素(SMS-201 995)治疗胰高血糖素瘤,阿霉素治疗生长抑素瘤等。5-氟尿嘧啶,氮烯唑胺或链脲霉素也可以用于胰岛细胞瘤的药物治疗。

胰岛细胞瘤的定性诊断

  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Whipple三联征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诊断胰岛素瘤首先要确定症状是否由低血糖引起。经典的Whipple三联征至今仍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即空腹时症状发作;空腹或发作时血糖水平< 2.78mmol/L (50mg/dl);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90%以上的

胰岛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目前, 胰岛素瘤诊断的主要挑战是定位。80%以上的胰岛素瘤直径< 2 cm, 一般不引起胰腺轮廓的改变,常规的形态学定位方法如B 超、CT 和核磁共振(MRI) 均难以发现。胰岛素瘤定位诊断检查一般分为形态学定位和功能定位两大类。形态学定位主要有:  (1)腹部超声,总体诊断率不高,约35.1%

关于胰岛素受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胰岛素受体家族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 的Ò型亚家族,成员包括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I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胰岛素

关于周围T细胞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病约占所有淋巴瘤的%由于地域的差异其发病率为%(香港)到%(温哥华英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这部分反映了致病因素如HTLV-和EB病毒在亚洲国家多见用免疫的方法测定细胞表型表现为T细胞免疫表面标记。   T细胞淋巴瘤常以结外病变居多并且在活检组织中常见坏死/凋亡使反应

概述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依据

  胰岛素瘤分泌过量的胰岛素释放入血,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呈发作性低血糖昏迷,久之将损害脑组织,发生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延长而频繁,发作时间延长, 程度加重, 多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由于胰岛素瘤的临

胰岛B细胞的基本信息

胰岛B细胞也称为胰岛β细胞(英语:Beta cells、β cells),是一类位于胰岛中的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能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数量占到胰岛中细胞数量的60-80%。1型糖尿病即由胰岛B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经过免疫染色的人胰岛切片(胰岛位于中央),蓝色为胰岛素的信号,提示该处分布有胰岛B细胞,

关于黄色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黄色瘤是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疾病之一,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遗传性脂质沉积病,不是肿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其中常见于3~5岁的男性儿童,偶发于成年人,发病原因未明,一般累及颅骨,其他骨骼发病甚少。典型患者临床表现为地图样颅骨缺损、眼球突出、尿崩症三大症状,尚可有低热、贫血、肌肉

关于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介绍

  诊断  密切监测血糖,证实患者存在Whipple三联征。胰岛素瘤常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即:  1.低血糖症状、昏迷及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  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且需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分析已有实验室检

关于基底节生殖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1.进行性轻偏瘫  基底节区CGTs最常见的症状。文献报告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几乎皆为男孩,女孩偶见。最初发生在上肢或下肢,进展缓慢,其肢体肌力下降的程度并不严重。仅表现为一侧肢体动作笨拙,有时手指有不自主扭曲,下肢活动的准确性差。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偶有的骑自行车摔倒,握笔或筷子不稳等。  2.

髓母细胞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其高度恶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长极其迅速;②手术不易全部切除;③肿瘤细胞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的倾向。主要发生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少数见于20岁以上者。多伦多和费城儿童医院皆报道髓母细胞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小脑星形细胞瘤而居儿童后颅窝肿瘤的第二位。在儿童占神经

关于乳腺导管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乳腺导管瘤的病症,位于乳晕周边,大多数导管的乳头状瘤。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为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常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易与其他疾病鉴别,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治疗上有赖于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将存在复发和一定的恶变概率。

关于骨髓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

关于脑膜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

关于乳头瘤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绍

  乳头瘤病毒 papilloma virus 的英文名源自乳头瘤病毒(papilloma virus)、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和猿猴空泡形病毒(similarvacuolating virus)三种该病毒科包括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 virus)和多瘤病毒属(polyom

关于牙龈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牙龈瘤是牙龈上特别是龈乳头处局限生长的炎性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为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关于精原细胞瘤的摘要介绍

  该瘤对放射治疗高度敏感。淋巴道转移较常见,血道转移较少发生。精原细胞瘤约占睾丸肿瘤的60%,发病高峰在30~50岁,罕见于儿童。85%的患者睾丸明显肿大,肿瘤局部侵犯力较低,肿瘤一般有明显界限。精原细胞瘤发展较慢,一般先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后期也可发生广泛血道播散,确诊时,临床期病例占60%~8

关于胶质细胞瘤的基本介绍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严重胰岛细胞瘤患者的麻醉管理思考

胰岛细胞瘤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其临床主要表现在胰岛素过量分泌、血糖水平下降明显等一系列低血糖综合征,血浆胰岛素升高,发作时间延长,程度加重还可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等不可逆的损伤。由于胰岛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例较少,从而常常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一旦明确,治疗则以手术切除肿

胰岛素瘤的基本介绍

  胰岛素瘤指因胰岛β细胞瘤或β细胞增生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低血糖症;其胰岛素分泌不受低血糖抑制。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糖浓度低为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